24 第 24 章(1 / 1)
贾母知道自己身子不好,婚事拖下去,容易生变,便开口说道:“断断没有弟弟成婚在哥哥前头的,婚约都先定下来,出孝后,正是开春,就在春日里选个吉日,宝玉、环儿两个一同成婚。”
王夫人说道:“是不是太过仓促,琏二家的如今病着不大管事,探春她们未曾见过大场面,怕是办不好。”
贾母本对王夫人撮合薛宝钗与宝玉凑对不喜,可断断没有一个商户之女挑拣嫌弃她的宝玉的,便说话不留情面道:“平素见你们姐妹情深,你也要为你妹妹和外甥女想想,她今年十九,明年二十,就是老姑娘了。你要让别人笑话你妹妹一家吗?”
不得不说,薛姨妈和薛宝钗的心理素质那是杠杠的。人家还出来说和:“老太太,姐姐她也是一片爱子之心。姐姐,宝玉自出生便养在老太太跟前,老太太也是一心为宝玉的,还能害了他不成?”
柳川姝突然觉得,娶薛宝钗这个决定,很不错。丈母娘这捅刀子的水平,也是杠杠的。婚事、婚期,贾母又与贾政议定,待贾政回京述职将婚事办了。
因有婚约,薛姨妈为了薛宝钗不被人轻视,便带着两个儿女搬出去,回京城中自家的宅子里住。她带着薛宝钗四处交际,当人提起薛宝钗婚嫁之事时,薛姨妈就给你解释因国孝及男方家孝,才拖至今日。
接到王夫人的请帖,薛姨妈松了一口气道:“你姨妈端着这口气,半年都未理会我们。这帖子既然下了,想来是想通了的。她看不得你林妹妹,这样对你反而好些。”
“听哥哥说,环儿连科考都不敢考在宝玉及兰儿前头,我不是姨妈正经的媳妇,姨妈怕是看不上的。且去看看,也好。”薛宝钗时常会接到柳川姝派人送过来的小玩意,柳川姝也对她说明要小心防范王夫人,不要落得和王熙凤一样赔了嫁妆和男胎,剩下一个空场面的下场。
二人乘马车来到贾府,王夫人十分熟络的让她们坐下:“老太太看环儿将成婚,没个帮衬的管事,就将玻璃一家身契全给了他。我想着,也是这个理。我这个做太太也不好重新指人,便做主,将彩霞一家身契也给了他。这是老太太给的玻璃,这个是自小在他身边服侍的彩霞,这是她妹妹彩云。来,过来见见你们三奶奶。”
薛宝钗有些不知所措,但还是忍着头皮认下了。柳川姝一直在外忙事情,回府才听说。薛姨妈安慰宝钗道:“不过是三个通房而已,你姨妈是想弄得你们夫妻失和,都是婆婆惯常的手法。”
薛宝钗心头不快,又怕妈担心,便笑着说道:“听哥哥说,环兄弟洁身自好,并未收通房。若真是自小情分,情真意浓,怕是早早如袭人那般收用了,如何还要等今日。彩霞、玻璃之事,环儿已与我说了,姨妈安排的人只怕是彩云。”
贾政被参,连降三级回来,情绪虽然低落,可更多庆幸。两个儿子的婚事一冲,心情难免好些。柳川姝刚刚成婚,没几天便听得被调到外头,虽然是未入流的官,可那也是他如今主子安排的。
薛宝钗与薛姨妈告别,薛姨妈听说带上彩霞姐妹,便嘱咐,一定要万分小心,要尽快生出哥儿来,薛宝钗有些艰涩,却依然微笑安慰妈。
等到了地方,住处都要收拾。薛宝钗刚刚新婚,为了贤惠名声,便吩咐彩霞道:“你照顾三爷多年,一应习惯都是知道,如有不知道的,三爷不在时,等三爷回来再说。”
彩霞不敢拿大,柳川姝吩咐她要尽本分,此时她算是通房,便一应要听主母的:“三爷吩咐,一应听奶奶的。”
薛宝钗满意的看着彩霞,是个恭敬的:“既然三爷这么说,你便按我的意思,先给三爷收拾收拾吧。”
彩霞跪下来:“奴婢有件事,想求奶奶。”瞟了一眼黄金莺。
薛宝钗将黄金莺打发下去,问道:“何事?”
彩霞说道:“三爷说,彩云是太太那边的,他无意收房,也忌讳不相干的人伺候人。有意将彩云嫁出去。奴婢家哪里认识什么人,求奶奶做主给她找户好人家。”
薛宝钗斟酌再三问道:“可是三爷的意思?”见她点头:“你妹妹花容月貌,我与三爷再添一笔银子,还愁找不到好人家。”
彩霞磕头道:“谢谢奶奶。三爷跟奴婢说,若有人害奶奶,要奴婢第一个不放过她。奶奶生,奴婢生,奶奶死,奴婢为您陪葬。奶奶若生嫡出,奴婢要保护小主子的命。只有奶奶生出嫡子或嫡女,活了。奴婢才能破身子,生女。”
薛宝钗听后,心中松了口气:“你放心,端看在你的份儿上,我与三爷也要给彩云找个好人家。”
黄金莺也忐忑,她是奶奶的贴身丫鬟,原本应是做姑爷通房帮奶奶使的。奈何姑爷比自己小六岁,自己做通房是不妥当了,还不如自己求去,配个管事。
“奶奶,不知彩霞为什么事情,这般神秘。”
“还能为什么?她妹妹彩云呗,三爷不喜,让我做主给拉出去配了。她求我,怎么也要看在三爷的面子,配个好人家。看着她,我想到你。三爷这样,不知你是什么意思。若有意三爷,我拼着也要留下你。”
黄金莺抓住机会,跪下道:“我自小便知道,要帮奶奶。原来想着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可三爷比奴婢小六岁,奴婢既然在内宅帮不到奶奶。但,奴婢愿意帮奶奶笼络管事、下人,帮助奶奶在三爷这边站住脚。”
薛宝钗连忙将黄金莺扶起来:“你我自小的情分,若不是不得以,我还想多留你几年。可那样又耽误了你,你放心,我与三爷再斟酌一二,必为你找个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