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第 79 章(1 / 1)
““当年那场动乱整整持续了三年,到最后一年时,整个河北地区烽烟四起,朝廷要平叛,也顾不上我们,大家避无可避,决定就算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我们决定效仿睢阳城,和叛军决一死战。当时我们聚在一起大概有四五百人,都是从各地逃难来的流民,居无定所,手无寸铁,可是没一个人害怕退缩。我们这个村子当时也还不存在,只有这棵大槐树,周围野草有半人高,荆棘丛生,我们就埋伏在里面,等叛军经过时就冲了上去。”
河北槐荫村,村中心大槐树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慢悠悠的说着过往。在他周围,一群六、七岁的娃娃围坐在一起,正聚精会神的听着,眼都不眨一下。见老人突然停了下来,其中一个小男孩连忙催促道:“赵阿公,后来怎么样了,大家是不是胜利了?慕容爷爷又是什么时候出来的?”
其他娃娃虽然都没说话,也都眼巴巴的望着老人,一脸渴望。
“小虎,别着急,我不是正在想吗?年纪大了,记性就差多啰!”老人慢悠悠的开口,眼睛也眯了起来,惆怅的很:“想当年,我们刚在此处建村时,还是由我管村里日常事务呢,当时家家户户有什么事情我都记得一清二楚。”
小虎冲老人甜甜的笑着,口中也跟抹了蜜一样:“赵阿公一点都不老,村里除了慕容爷爷,就是赵阿公您最硬朗了,我们都很佩服呢!”
老人笑了起来,笑呵呵道:“小虎嘴巴可真甜。行,阿公接着说啊。”
老人目光平静,慢悠悠说道:“我们冲到叛军里面后,刚开始的时候还给他们造成了一些麻烦,可是等他们反应过来后就完全不是对手了。大家都是拼着一条性命不要,想着杀一个就够本,杀两人就赚了。眼看着同伴一个一个的倒下,我心里发狠,想着就算死也要拉个垫背的,抱着一个敌人的手脚让你们李爷爷拿刀捅过来。你们李阿公就是不肯,白费我一番力气,我们还差点被摆脱我束缚的敌人给杀了。就在这个时候,恩人和他的夫人出现,救下了我们,还打退了叛军。”
老人说到此处,神情激动,两眼放光,语气充满崇拜:当时是晚上,月光皎洁,他们二人就仿若从天而降的仙人,凛然不可冒犯,只一剑就逼退了敌军。”
“哇,原来慕容爷爷这么厉害!”小虎瞪大眼睛,一脸向往。
老人平复一下心情,才道:“可不是!当时我们都惊呆了,还是他们为我们疗伤,又问我们有什么打算,我们才回过神。清点同伴人数,只剩下了二三十人,还都身上带伤。我们将死去的人埋在了一起,本准备等伤养好后再去和叛军决一死战。可是恩人说战乱很快就会平息,让我们保重自己。果然没过多久,朝廷就打败叛军,平息了战乱。当时我们的伤还没有彻底恢复,恩人和他夫人一直照料着我们没有离开。后来我们干脆就在此处建村,彻底安顿下来。周边无家可归的流民也慢慢往这里靠拢,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这才有了今日的槐荫村。”
“那慕容爷爷和谢奶奶一直都留在村里吗?”一个小女孩眨着大眼睛,嗓音软软糯糯。
老人摇头:“恩人帮助我们建村后就离开了,十八年前才又出现在村里,虽然事隔多年,可是他们的变化并不大,我们一眼就认了出来。恩人见到我们还很惊讶呢,自那以后他们就在村里定居了。”
老人心里想着,恩人这么厉害,心地又好,被他们救下,受过他们恩惠的不知道有多少人,自然不会对做过的每件事都记忆犹新,可是对被救的人来说,这却弥足珍贵,终身难忘。
“赵阿公,慕容爷爷一直都这么不爱说话吗?我每次鼓起勇气想要和他说说话,可是一见面就什么都说不出了。”
小虎对这个深居简出,不苟言笑的爷爷很感兴趣啊,特别是这个爷爷每天早上都会在屋外练剑,样子特别好看,他也好想学。可是每次话都到嘴边了,一看到慕容紫英那双清明的目光,他就张不了口了。
老人慢悠悠道:“恩人确实寡言少语,可是夫人却很和气,小虎怎么不去求呢?”
小虎红着脸道:“爹爹说过要凭自己的本事让慕容爷爷答应,不能走捷径。要是我连话都说不出口,就算慕容爷爷答应了也是没出息。我要有出息,一定要亲自和慕容爷爷说。”
“小虎哥哥,我能和你一起去找慕容爷爷吗?我也要想跟慕容爷爷学本事。”一个腼腆的小男孩鼓起勇气问小虎。
“当然可以啊!阿源,那我们现在就去吧。我这次一定可以说出口的!”小虎握着小拳头为自己鼓气。
小虎兴冲冲的往慕容爷爷家走去,还没走多远,就撞到了人,这人可真够结实的,他直接就被撞的往后仰了,双手在空中乱挥。眼看着要摔在地上,挡在他前面的人伸手拉住了他,又轻轻一扯,就将小虎拉了回来。小虎站稳后,抬头一看,面前是一个着蓝白相间服饰,面带笑容的青年,他从来没有见过,并不是槐荫村的人。
那青年歉意的冲他笑笑,对他说道:“小兄弟,对不住,我刚才没看见你。你有没有事?”
此时阿源也跑上前来,拉着小虎的手关切的问他有没有事情。
“阿源,别担心,叔叔救了我,我没事。”
小虎已经从惊险中恢复过来,对阿源说完,又不好意思的对少年说道:“叔叔,我没事,也不能全怪叔叔,我走路也太急了。”
青年人的笑容加深了几分,说道:“没事就好。小兄弟,你对村里熟不熟,我来找一个长辈,可是不知道他家具体的方位。”
小虎摸了摸脑袋,憨憨道:“叔叔要寻人啊?赵阿公知道的最清楚了。”他指着不远处的大槐树道,“赵阿公就在树下,叔叔,我带你一起去。”
大槐树下,老人正闭目养神,小娃娃们分散在周围玩耍。青年对老人行礼,礼貌问道:“老人家,请问这里姓慕容的人家住在何处?”
听到青年的询问,老人还没开口,周围玩耍的小娃娃们呼啦一下围了过来。一个小女孩仰头问道:“叔叔,你要找的是慕容爷爷吗?”
还有一个小女孩问:“叔叔,你和慕容爷爷家是什么关系啊?是慕容爷爷的儿子吗?爹爹娘亲有我还有弟弟,可是慕容爷爷家只有爷爷和谢奶奶,他们头发都白了,可是都没人养老。”
小女孩目光谴责,其他娃娃听了她的话也都鄙视的看着他。青年汗颜不已,忙开口解释道:“小妹妹,你误会了!你们口中的慕容爷爷是我的叔叔,我不是他们的儿子。”这个人是云昭,他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只是因为修道的原因看着还只是个青年模样。听到小妹妹的话,他心里狐疑,慕容叔叔和谢姨修为精深,容颜不老,怎么会被叫做爷爷、奶奶啊!
“哦!那慕容爷爷的孩子在哪啊?为什么从来不来看他们呢?”小女孩又生疑问。
云昭无言以对,慕容叔叔和谢姨他们还没有孩子啊!这要怎么解释啊,现在的小娃娃想法都这么奇怪吗!他都要招架不住了。
“好了,娇娇,不要淘气啊!”老人开口了。他见云昭表情窘迫,眼神清明,向他解释道:“娇娇很喜欢围着她的谢奶奶打转,想法也很怪,但是没有恶意,还请你不要放在心上。”
“他们都很可爱,要是谢姨知道,肯定也会觉得高兴的。”云昭并不在意。
“呵呵,我们村只有一户姓慕容,就在村里最靠里处,我让小虎和阿源带你过去吧。”
老人说完,又对小虎道:“小虎,你和阿源不是正好要去找慕容爷爷吗?正好同路。”
小虎和阿源为云昭带路,一边走,一边好奇问:“叔叔,慕容爷爷每天都要练剑,你是不是也会啊?”
“嗯,我会一点剑术,但是肯定没有慕容叔叔厉害。”
“慕容爷爷最厉害,赵阿公说他当年就能一剑逼退叛军呢!”小虎骄傲的说着,又握着小拳头,向往道,“慕容爷爷练剑的时候可好看的,我每天早上都会去偷看,他一次都没发现呢。我今天一定能说出口的,阿源,你说是不是?”
“嗯,小虎哥哥,你一定会说出口的,还有我,我也想要学慕容爷爷的剑术,长大后做个厉害的剑侠,保家卫国。”阿源两眼亮晶晶。
云昭觉得有趣,故意说道:“你们要学慕容叔叔的剑术吗?慕容叔叔要求很高的,他还没有收过徒弟呢!”
“那是因为慕容爷爷很厉害,厉害的人要求都很高,我会努力的!”
小虎表完决心,又和阿源对着云昭说了一堆关于慕容爷爷的事情,比如说慕容爷爷不爱说话啊,慕容爷爷其实会做很好看又很好吃的甜糕啊,慕容爷爷虽然头发都白了但是身体棒棒,从来不生病啊,等等,等等。
他们说了一路,云昭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地方。门并没有关,云昭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院子里的两人。虽然他们容颜苍老了不少,也完全查探不到灵力,表现的和普通人没有分别,可是云昭还是十分确定他们就是自己要找的慕容叔叔和谢姨。
云昭还在门口看着,身边的小虎和阿源已经走了进去。他听到谢姨温和的嗓音:“是小虎和阿源啊,你们来的正巧,你慕容爷爷做了甜糕,你们也来尝尝吧!”
小虎和阿源偷偷瞧了瞧慕容紫英,见他没有什么意见,这才一人吃了一块。甜糕入口香甜,带着槐花的清香,正是用的村里那棵大槐树上的槐花,他们忍不住都露出笑容,表情也放松了很多。
看到云昭走了过来,小虎一下子红了脸,不好意思的对谢辞章道:“谢奶奶,我忘了告诉您,有位叔叔和我们一起过来,他说是您的晚辈。”
谢辞章已经看到了,她温和的摸了摸小虎的头,含笑说道:“小虎和阿源真棒,已经能帮我们的忙了!紫英,你说是不是?”
慕容紫英看着两个小男孩,微微点头道:“嗯。”
他语气清淡,两个小男孩却激动的快要说不出话来了。云昭就见到先前还十分健谈的小虎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对慕容叔叔说道:“慕容爷爷,我,我想,我想……”他说到这里就卡住了,怎么都说不出剩下的话,急得头上都冒汗了。一旁阿源也表情怯怯,不停的绞着手,想要张口说什么,又不敢说的样子。
两个小男孩支支吾吾好一会,还是没有说出来意,在慕容紫英的注视下,小虎和阿源是彻底说不出话来了,两人结结巴巴的说了一句甜糕很好吃,就红着脸跑出了院子。
见小虎又一次红着脸跑开了,谢辞章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看着慕容紫英说道:“紫英,小虎这都多少次了啊!不就是想要跟你学剑术吗,至于这么紧张,连话都说不出口了!”
她又对在一旁看热闹的云昭笑道:“多年不见。昭儿都长这么大了,我差点都认不出来了。湄儿和你爹最近怎么样?”
多年未见,云昭毫不见外,他笑着回道:“湄儿和爹爹都很好。就是谢姨您和慕容叔叔十八年前只留下了一个在槐荫村定居的消息后就再无音讯了,大家心中十分挂念。”
谢辞章看了慕容紫英一眼,对云昭说道:“当初我们只是心意一动,没想到一住就是十八年。”
当年睢阳之战胜利后,他们带着桃无秋回了琼华,等到桃无秋度过危机,再次化出人形后,他们就放下心,下了山准备往各处走走。
因为平叛主战场转移到了黄河中下游的河东、河北一带,他们下山后就直接往这里而来,中途遇到了不少人和事,不能说没有遗憾,但是总归是尽了自己的力。
当时朝廷已经全面反攻,再加上睢阳之战的胜利给了各地百姓极大的鼓舞,无数仁人志士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加入到平叛的队伍中,叛军每到一处就会遭遇激烈的抵抗。如此在睢阳之战后一年,战火终于平息。
战乱平定,但因为三年动乱而造成的伤害却还需要时间来抹平。山河破碎,满目苍痍,他们一路走来,但见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那简直就像噩梦一样。他们决定留下来帮助这里的百姓重建家园,这样走走停停的不知不觉就过了十几年。
这十几年中,他们碰到了各色各样的人,有人贪图享乐,得过且过;有人艰苦奋斗,劳累半生;有人怨天尤人,自怜自艾;有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人汲汲钻营,从不满足;有人无欲无求,知足常乐;有人迎难而上;有人知难而退;有人矢志不渝;有人立志常改;有人知恩图报;有人背信弃义……
人生百态,各有缘由,红尘滚滚,初心何在!
他们看的多了,想的多了,慢慢就生出眀悟。将一生修为尽数封印,再去走这一遭红尘,虽不是刻意去求历一遍生老病死,却也如普通人一样生活。经过槐荫村时,他们早已不记得为这里村民做过的事情,所以村民认出他们,对他们讲述念念不忘的恩情时,他们一时都没有想起来,惊讶不已。
等将事情回想起来,望着村民感恩的诚挚面容,他们心念一动,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一住就是十八年!十八年里,他们再没有动过一丝灵力,慕容紫英的容颜如常人一样慢慢苍老,谢辞章的容颜也悄无声息的变化着,成了这些娃娃眼中的谢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