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曼陀罗花汁的问题(1 / 1)
正在惊讶中的皇帝一听到太后的吼声,马上就蔫儿了,乖乖地坐在座位上,一动也不敢动。
初九嘴角微微抽蓄,天呐,太后您老人家的震慑力真是强大无比啊,连皇上都被吼蔫了,您这是要爆发狮吼功的节奏吗?
太后意识到自己的失礼,有些尴尬地解释。“见笑了。”
太后极其无奈地摇摇头,“皇帝虽然执掌着皇位和大宛江山,却也还是个不经世事的人儿,若非由逍遥王辅佐在一旁,那大宛就……哀家刚才出言相斥也是情非得已,你们可不要介意。”那句大宛江山就保不住了,还是没有说出口,毕竟这可是禁言,身为皇家人,得为子民做好榜样。
初九和莲皑皆是不语,只是摇摇头,表示没关系,他们并不介意。
然后又静静地坐着,等待着太后继续发话。
许久,太后又继续了刚才的话题。
“等到册封大典那天,哀家会把初九接进宫来住,你也可一同前来,皇宫的大门随时为你们敞开。”太后睁开了一直眯着的凤眼,望着莲皑。
初九随即也马上望向了莲皑,想征求他的意见。只见莲皑对着自己微微点头,示意她可以答应太后的意见。
这一细微动作被莲皑和初九毫不避讳地展示出来,他们也并不怕别人看到,反正这个动作又不能暴露他们的什么,只是普通的眼神交流罢了。
在别人看来最正常不过。
只是,这个动作,似乎配合得十分默契。
于是这一动作当然就被太后看了个一清二楚,看来,莲皑果然是如云影那天所说,是安排和主使一切的主子,连初九都要征求他的意见,难道不是这样吗。
这也说明了莲皑才是真正保护大宛江山的那个恩人,不过,他一个大男人,怎么能无缘无故地住进皇宫?所以,就只有安排初九了,毕竟经过了今天的这么多事物,初九才是有理由被册封的那个人。
总不能直接昭告天下,说是他们两人,哦,保护了大宛江山,然后就无比感恩戴德地封了他们做官吧。
现在的权宜之计,就是先安排初九先进宫来,其它的以后再说。
“两位意下如何?”太后一颗一颗地数着紫檀香木佛珠。
初九站起来,微微弓下身体。“既然太后都这样吩咐了,民女也不敢不从。”
太后点点头,嗯,果然是个好姑娘,知礼仪,懂进退,不愧是她选中的人才。
“那就请皇上拟旨吧。”太后转眼对上皇帝。
“好。朕一会儿回去就把圣旨拟好,三日后昭告天下。”直到现在,皇帝才终于明白了太后的用意,这的确是一个能更进一步,而且是能光明正大保护大宛江山的好方法,况且就算他不知道太后的用意,也是不敢去违抗她的命令的。
“嗯。”太后微微颔首,忽而又闻到了一股牡丹花的幽香扑鼻而来,刚才也没有注意,现在被这花香冲的神清气爽,顿时心神一喜。“初九真是深合哀家心意啊,你送的牡丹,哀家甚是喜欢。”
“呵呵,那也是太后您福泽万千,才得了这样一盆好花。”初九憋出了一丝笑意,眼底却并没有丝毫是笑着的。
太后这下就乐开花儿了,这姑娘,小嘴真是甜呐,就像当年的那个丫头一样,那个丫头啊,最终还是红颜薄命,跳崖死了。
那时,她还是伤心了好一阵子呢,现在出现了一个和她一样如此可人的姑娘,心里还是高兴的,这回,她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姑娘,不让她受半分伤害。
莲皑一顿,这太后倒是个可爱的人啊。
牡丹花,当时也是惊艳了不少人的眼,那曼陀罗花也是。
莲皑突然就由初九送的牡丹花想起了白月舞姬送的那些曼陀罗花汁,紫眸一冷。从头到尾惜字如金的他终于开口。“太后,草民有一事禀报。”他的话显然是打破了初九和太后的谈话。
太后并未生气,只是语气淡淡。“何事?”
莲皑唇角一抹冷笑一闪而过。“太后可还记得白月舞姬献的礼?”
太后点头,表明记得,也是想让他继续说下去。
“您不会真的要用那花汁吧?”莲皑的语气带着试探性,他相信太后应该不会那么蠢的。
“怎么?那花汁有什么问题?”太后把玩这紫檀香木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
哼,她可没有那么傻,去用白月舞姬那狠毒的女人送的东西,况且就算那东西并没有什么问题,她也断然不会去用的,顶多就拿来赏人了。
“那花汁的确有些问题。只是现在暂时还查不出来。”莲皑故意停顿了一小下,又继续说道:“可否请太后分一些给草民带回去,好查明白月舞姬献礼的用途?”
其实他也不是不知道那里面的问题。在闻到花汁的那一瞬间,他就已经明了,只是,现在当着太后和皇帝的面直接点出,只怕他们也是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的,又何必多此一举来惹是生非呢?
太后毕竟也不会拒绝自己儿子救命恩人的请求,而且又找不到报答他的东西,这次,就当还他恩情好了。“好,一会儿哀家会让若梅带你去取一些的。”
“那就谢过太后了。”莲皑就那么悠闲地坐在椅子上,薄唇轻启,仿佛这一切都不关他的事一样,根本就不像是想谢太后的样子,反而显得他轻薄无礼了。
皇帝其实忍了莲皑很久,现在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想站起来斥骂莲皑。
这个人也太无礼了,仗着他救了大宛江山,就如此趾高气扬的,根本不把他这个皇帝还有他的母后放在眼里吗。
正当皇帝想要“破口大骂”的时候,却见太后对着自己摇摇头,示意不要动气。
皇帝气恼的放弃了这个念想。但眼睛还是不住地盯着莲皑,似乎要把他盯出一个洞来。
莲皑对此视若不见,还是这么悠闲地坐着。
太后其实也不是不生气,想她堂堂太后,有人对自己这么无礼,怎么会能不生气呢?
只是,她断然不能为了争一个脸面,就得罪了能够救大宛江山于水火的恩人,不然将来宛州的大好河山,由谁来保?
所以,不能意气用事。
------题外话------
亲们,我木有存稿,这一章实在是没有灵感,所以进度比较慢了哈,不要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