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1 / 1)
大将在袁术面前横刀立马,挡住了他的去路。
“我是豫州太守刘玄德的义弟关羽,字云长。此次受家兄玄德之命,为了公义驰援吕布。关某很清楚,现在求我放行的就是最近僭称皇帝、无法无天的狂贼袁术。今天狭路相逢,还不快受关某一刀!”
袁术听了,不由大吃一惊,在争相逃命的亲随们护卫下慌忙策马遁逃。
关羽在后紧追不舍,那些挡道的袁术后卫不断被斩于马下。当他追到袁术的背后,奋臂挥刀大喝一声:“拿头来!”
关羽横刀侧面劈下,砍落了袁术坐骑的几缕鬃毛,由于袁术紧缩着头,关羽的刀刃只触及他的头盔。
于是,这顶僭称皇帝戴的高大金冠因此离开了袁术的头颅,像个别致的小饭桶飞到了半空中。
袁术狼狈地大败而归。他留纪灵作殿军,为了保命不得不退归淮南。
与此相反,吕布趁此良机彻底剿灭了残敌,率军春风得意地返回徐州,并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吕布即席赞道:“此战大胜殊属不易,陈珪父子功推第一,韩暹、杨奉也有内应之功。再者,豫州的玄德公不忘旧谊,捐弃前嫌,见到我求援的急使后,迅速派遣他的爱将关羽率军驰援。除此之外,我军将士浴血奋战,劳苦功高,我对此深表谢意。”
听了吕布充满感情的祝辞后,酒宴上欢声四起,人人喜笑颜开地干杯痛饮。
庆功宴之后,吕布理所当然地又对有功之人进行恩赏。
关羽于次日率军返回豫州。
从此之后,吕布充分信任陈大夫,举凡军机大事都与他密切商谈。
今天,吕布又找来陈大夫,询问道:“我想从韩暹和杨奉之中选一人留在自己的左右,您以为如何?”
陈珪侃侃而答:“现在将军的身边人才济济,如果让一只尚未驯化的公鸡轻率入场,整个鸡舍里的鸡群就会狂躁不安、自相争斗,这样的事例过去比比皆是,将军对此须慎重考虑。我意不如把这两人派往山东驻守,一旦山东地盘稳固了,在这一两年间会有更大的成效。”
“您说的是实情。”吕布信服地点头道。
于是吕布派韩暹去沂都,派杨奉去琅琊。两人应命赴任。
陈大夫的儿子陈登闻听此事后甚感不满。一天,他偷偷地对父亲建言道:“也许我的话过于自傲,但我觉得父亲的想法和我的计划有点不同。按我的想法,应该将这两人留下,紧急的时候可作为帮手,协助我们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众人尚未察觉之前,陈大夫慌忙劝儿子赶快打消这样的念头。他对儿子私语道:“帮手之用,在于机巧,彼等二人难以调教。究其原因,彼二人原来都有自卑心理,与其说他们会加入我们父子一党,倒不如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定会讨好吕布,成为吕布的走狗。若留下二人,反而使吕布如虎添翼,成为我们诛杀吕布时的最大障碍……”
自此,陈大夫再度闭门不出,把自己困居在病室里。即使吕布派人相邀,只要不是大事,陈大夫一般也很少离开家门。
梧桐树叶开始凋零,炎夏将逝,凉秋即临。
淮南的淮水秋色澄澈,风光无限。成群的红蜻蜓在晴朗的天空中快乐地飞舞。
袁术皇帝在这个秋天一直阴沉着脸闷闷不乐。
“该死的吕布!该死的叛徒!”
不管怎样,只要一想起先前蒙受的奇耻大辱,即使端坐在威严的皇帝宝座上也会时时感到锥心的疼痛。
这时,他突然想起曾经是自己部下的孙策。
那个孙策,隔着长江不知不觉地占据了大片沃土建立东吴政权,他号称江东小霸王,现在已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强大势力。袁术曾经把少年时期的孙策放在身边精心培养,他觉得孙策对自己一贯温顺,只要是他说的话,孙策从来不敢说个“不”字。于是决定派使者去东吴说服孙策共同讨伐吕布。临行前,他特意交给使者一封写给孙策的亲笔信。信中写道:“闻汝托庇祖荫大获成功,不胜欣慰。汝与吾之情谊岂能忘耶?近悉汝之东吴日益昌盛,文武大将多集麾下。趁此良机,与吾全力讨伐吕布,共享吕贼之域。吴之国威定能与日俱增。不知汝以为如何?再者,为汝所谋,此亦长久之计也。”
袁术的信使乘船过江进入东吴都城,正式面见孙策,递交了袁术的亲笔信。
孙策见信后立刻写了回信,并对信使道:“详情都写在回信里了。”
说着,轻松地打发了袁术的信使。
袁术打开回信后仔细一看,只见信中写着寥寥几行字:“汝赖吾玉玺,僭称帝号,背反汉室,大逆不道。吾方欲加兵问罪,岂肯反助叛贼乎?”
“孙策这浑小子竟敢如此羞辱朕,真是气煞我也。”袁术把回信撕得粉碎,怒气冲冲地准备立即出兵东吴。在群臣的苦谏之下,总算暂且按下怒气,等待时机再作计较。
二十一 仲秋风雨天
“袁术看了我的信后会是什么态度呢?”
打发了淮南的信使后,孙策独自一人暗忖。
“他一定会怒不可遏地派兵前来攻打江东。”
孙策这样想着,立即着手积极备战,在长江沿岸一线布置了大量的兵船,严阵以待。
正在这时,许都曹操派出的使者来到江东,传达了天子的旨意,任命孙策为会稽太守。
孙策接受了天子的册封。使者又向他传达了曹操以朝廷命令形式发布的作战任务:即刻出兵淮南,诛伐伪帝袁术!
孙策原本就不敢抗拒曹操的命令,因为玉玺落入袁术之手,他也有一半的责任。
孙策对使者道:“谨遵圣命。”
许都使者回朝复命的当天,东吴长史张昭向孙策进言道:“我们现在已经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圣旨,不管怎么说,淮南毕竟是丰饶之地,且袁氏一族也是身世显赫的名门望族。虽然前不久败于吕布,我们也绝不能因此而轻视他。与他相比,我们东吴是新兴的国家,尽管年青、富有锐气,但财力和军备却都不足。”
孙策不满地皱起眉头:“难道我们就此罢手吗?”
“既然接受了圣旨,怎能言而无信?如果现在违背皇命,朝廷一定会怀疑我们存有异心。”
“那你说我们该怎么办?”
“依我之见,不如现在由主公写一封急信发给曹操,说我们已经决定派兵渡江攻击袁术的侧翼,还请许都派来大军与袁术正面交战。这样就让曹军独揽主战的重任,而主公一方则彻底转变为援军的立场。”
“言之有理。”
“我们这样接二连三地大唱援助曹操的高调,今后主公若遭遇危难,也能顺理成章地向曹操提出援兵的要求。”
“谢谢你的妙计,长史所言实为现时的至理名言,就按此计行事吧。”
孙策发出的急信不日便送到了许都的丞相府。
这年的秋天,丞相府里的人都在忧心忡忡地私下议论着:“丞相近来是否变傻了?”
曹操近来确实有些形迹怪异,整天闷闷地发呆。
这年春天,曹操率大军远征张绣,结果惨败而归。不知是他往日坚不可摧的自信发生了动摇,还是素来多愁善感的秉性流露,抑或至今还难以忘怀芙蓉帐里的美人明眸和晚春之夜如泣如诉的胡笳奏鸣。总之,到了秋天,他的身影看起来真是无比的落寞。
“不,不,丞相绝不是那种自寻烦恼的公子哥。”
相府里的一名官员自从在新建祠堂的道路上常见到曹操的身影后得出了上述结论,从而打消了人们往日愚蠢的臆测。
所谓新建的祠堂,是指曹操为在征讨张绣战斗中奋战而死的勇将典韦建造的庙宇。曹操返回京城后曾亲自设灵堂祭奠典韦,并提拔典韦之子典满为中郎。由此可见,曹操的怪异举止正是对典韦之死的绵绵愁思。
这时,东吴孙策的急信传到了相府,曹操立刻满口应承地作了回复,并即日点兵三十余万赶赴战场。曹操一面如多情的痴儿,常露悲感流泪之态,而另一面则随机应变,立刻显示出果敢、雄迈、叱咤三军的统帅风采。
大军源源不断地离京出发。
时为建安二年秋九月,许都正是宁静、晴朗的月夜。
南征的大军号称三十万,其实只有近十万的步兵、四万骑兵和千余辆车的辎重。
在率军离开许都之前,曹操给豫州的刘玄德和徐州的吕布发去了参战的檄文。檄文中写道:“秋天将至,我向淮水南下,务请中途会合。”
接到檄文后,刘玄德立即率领关羽、张飞等精锐部队在豫州境内等待着与曹操会合。曹操见到刘玄德后,满心欢喜地说道:“平时总想和诚笃信义的足下尽快见面,此次相会,终于满足了夙愿。”
盟军之旗交相辉映。两雄在短暂休憩的同时,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
刘玄德回头看了关羽一眼,吩咐道:“把那两个东西呈上来。”
关羽用手捧出了两颗人头。
曹操见了不由大吃一惊,慌忙问道:“这是谁的人头?”
“一个是韩暹的人头,一个是杨奉的人头。”
“是从袁术内部反水,投奔了吕布的那两个人吗?听说吕布又把他俩派到地方上当官。今天为何如此下场?”
刘玄德从容地回答:“此二人正如丞相所言,他们后来被吕布分别派往沂都、琅琊两县当官,但到任后即开始摊派苛捐杂税,当地百姓深受其苦。而且还纵容部下奸淫掳掠,犯下累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