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1 / 1)
青纱自然知道德妃是在安慰她,雪瑶被禁止入宫,而她现在又这样不得势,怕是除了现在这样见一面,以后再没有别的机会了。可是总站在这也是不成的,于是点头,向林雪瑶挥了挥手,坐上了步撵。青纱坐上步撵依旧回头看林雪瑶,直到宫门关起,将她关进这个金碧辉煌的樊笼里。夕阳使得皇宫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芒,让青纱想起多年前她曾经称这里为家,可如今这里只是她的牢笼。
德妃坐上步撵和青纱同去起司居,德妃见青纱身体不好,又伤心难过,一路上不断安慰她,青纱一路无语,只是默默点头。
青纱到了起司居,觉得恍如隔世。她走过庭院,站在门口回头看,一切都没有变,一样的房子,一样的人,可现在看来这就是一座坟墓,它埋葬了一个又一个它的主人,而她也会在那些人的行列中,没有人会记得她。或许多年以后,会有一个像她一样悲伤又寂寥的女人,在这样一个黄昏,想起这座房子以前的主人们。
德妃见青纱停在门口,问道:“怎么了?”
青纱回头,轻轻开口:“没事,只是想看看。”
德妃笑道:“果真是出了远门的,这有什么好看的?快些进来吧,小路子,扶你家主子进来。”
小路子领命扶着青纱进了来,起司居的奴才少,加上小路子才有四个,奴才们见青纱和德妃坐下,行了个大礼。青纱抬了抬手让大家起来,对他们说:“这是碧芊,她在塞外一直伺候我,以后就留在我宫里了。”又对小路子说:“以后你多照顾着她点。”小路子点头答应。
德妃开口说:“你都病成这样了,这些事以后再说,先到床上躺着。”德妃见青纱这个样子,心里也不好受,又道:“早知道这样,就不让你跟着去了,本来是想让你去散散心,可如今竟得了风寒。”
正说着已有太医来了,太医请过安,就为青纱把脉。太医觉得奇怪,看青纱的样子是病重的人,可是体内却没有异常,而且似乎还有一股气护着身子,他问道:“娘娘可有什么不适?”
青纱说:“倒没有什么不适,只是觉得浑身乏力,没有精神。”
太医又问:“娘娘之前可曾受过伤?”
青纱心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说:“没有。”
太医沉思了一会,对青纱说:“娘娘的脉象正常,想来是娘娘在路上劳累的,奴才给娘娘开些补气养神的药,吃些时日,休息休息就好了。”
青纱点头,让太医退了出去,这时小路子对碧芊说:“你在这里伺候着娘娘,我同太医去取药。”
德妃听太医说只是劳累,也就放心了,她对玲子说:“你让人把我宫中的人参给青妃拿来。”玲子一面点头一面出去打发宫女去宫中取。
青纱靠在床上说:“多谢姐姐。”
德妃笑道:“你我之间还言什么谢,同样都在宫中,你我若不相互扶持,还能指望谁?”
德妃看着青纱,“本来还想问你些塞外的稀奇事,可你这样,也不能多劳神,虽然太医只是说你是劳累,可我看着你的脸色像是生了一场大病,可得好好调养。”
青纱笑道:“不碍事,太医都说是劳累的了,过几天就好了。”
德妃听青纱这样说,心中少慰,“既然这样,那你就休息吧,我过几日再来看你。”
青纱点头,让碧芊去送德妃。碧芊返回来的时候,青纱对碧芊说:“万一要是小路子问起你我怎么生病的,你就说是风寒,别的什么也别说,知道吗?”
碧芊点了点头,“奴才知道了,只是万一怜贵妃再来找娘娘的麻烦怎么办?”
青纱说:“这是宫中,有皇后娘娘在,料想她不会太放肆的。”
过了一会小路子拿了药回来,立刻让人拿去熬。这时小路子才和青纱说上话,小路子跟青纱时间久了,自然情分不一样,小路子见青纱这个样子比他自己生病还难受,他说:“娘娘怎么在塞外受了这么大的罪?本来是好事一件,可现在却病成这个样子,不过好在是回来了,太医说慢慢调养着就好了。”
青纱笑说:“人有旦夕祸福,哪有不生病的,过些天就没事了,你不必担心。”
两人倒是相互安慰了一下。
小路子又说:“娘娘不在宫里,奴才觉得浑身不舒服,劲都提不起来,以后娘娘去哪可得带着奴才。”
青纱知道小路子是故意逗她笑,说道:“好啊,下次我要是再去哪,必定求皇后娘娘让你也跟去。”
青纱这样一说,小路子和碧芊都笑了起来。小路子又对青纱说了会话,药已经端了进来,青纱喝过药对小路子说:“你先带着碧芊熟悉一下起司居的事物,我乏了,你们退下吧。”
小路子点头和碧芊一同退了出去。
可是青纱哪里是乏了?她刚刚见了林雪瑶,内心难以平复,只是小路子极力逗她开心,青纱不想让他担心罢了。如今他们俩一退下,青纱便转向床的内侧,默默流泪,可能是一路颠簸劳累,后来竟真的睡着了。
☆、太后病危
过了两日,德妃一早就来了,青纱刚吃过药准备躺下,见德妃来就让碧芊放了个高枕靠着和德妃说话。
德妃带来了许多补品交给小路子,对他说:“这些补品,每日三次给你家主子炖着吃,和太医开的药不冲突的,要是吃完了,我再让人送来。”
小路子拿了补品谢了德妃就退下去了,青纱感激的说:“我这点小病还总让姐姐记挂着,真是过意不去。”
德妃笑了笑,“你我之间何须这么客气。”德妃又对屋里的奴才说:“本宫和青妃有话要说,你们都退下吧。”
众人领命退了出来,德妃坐到青纱床边,看着青纱说:“你今天的气色看起来好多了,想必没几日就能好了。”
青纱点头并未答话,她得的是心病,怕是一日见不到赫连枭,一日就不会好,青纱转移话题问德妃:“这些时日,皇后娘娘可好?算着日子快该临盆了吧。”
青纱一说到皇后,德妃微微变了神情。青纱讶异,问道:“怎么了?难道皇后娘娘生病了?”
德妃摇头,“不是,皇后的身体好好的,还不是因为皇上。前天皇上回宫,理应留在正禧宫,可是皇上和皇后都已躺下,突然有太监来报说怜贵妃身子不爽,皇上听了立刻就去了琼华宫。把皇后气的**没睡。”
青纱心想:“怜儿身子不爽?她怎么可能会身子不爽?但她那样精明的人怎么会干这种惹祸上身的事?”青纱说:“她这样挑战皇后威严有什么好处?”
德妃轻哼了一声,“好处?跟皇后作对哪有什么好处?不过是仗着皇上喜欢她,作威作福罢了。”
青纱问:“那皇后娘娘现在呢?”
德妃这才改了脸色,“今天我去请安的时候,看着样子还是不好,我陪着说了会话,才渐渐好了,知道你身子不好,特意让我告诉你不必去她那请安,好好养身子。”
青纱心想:“其实皇后为人很好,待人也宽厚,只是对独孤玠用情太深,任何牵涉到独孤玠的事都很难释怀。”青纱叹了口气,“倒劳皇后娘娘记挂了,本来我早就该给皇后娘娘请安的,但是我身子这样,而孕妇又忌讳,怕去了冲撞了皇后娘娘。”
德妃笑道:“那你就安心养病吧。”
德妃见青纱气色不错又说了些琐碎的事,过了一会碧芊在门外说:“娘娘,补品已经炖好,要现在吃吗?”
青纱说道:“你端进来吧。”
碧芊端了补品进来,德妃说:“把补品给我,你下去吧.”
碧芊虽然觉得让德妃喂青纱不好,可是又不敢违命,把补品交到德妃手中就退下了。
青纱却笑了,“我还没虚弱到连个碗都端不住呢,我自己来吧。”
德妃听青纱这样说,就把碗递给了青纱,并说:“你小心些,有些烫。”
青纱点头,慢慢喝着,德妃看着青纱半天没说话,眼睛来回转动想着事情,过了一会才低声说:“你知道皇上为什么提前回来吗?”
青纱听德妃这样说,停住了动作,她还真不知道,于是摇了摇头。
德妃声音又压低了几分,“因为太后病重。”
青纱听了德妃的话吓了一跳,赶紧把碗放到一旁的小几子上,身子往前倾了倾,也压低了声音说:“太后怎么会病重?她老人家不是一向身体康健的?”
德妃叹了口气,“谁说不是,可是病来如山倒,身体康健也没用啊。”
青纱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德妃说:“就在皇上出宫后的半个多月,夜里突然得病的,当夜就告急,我和皇后得知在福寿宫守了**,太医也去了一大片,说是久疾而发,皇后一问才得知,太后早有不适,但是太后没在意,所以才拖成今天这个样子。”
青纱觉得不可思议,太后身边伺候的人都是最好的,即便太后不在意,那伺候的人也不敢大意啊,但青纱转念一想,太后那么强势,想来一开始的小病小痛必定不让人知道。
青纱又问:“那现在怎么样?”
德妃说:“说来也奇怪,本来已经好了,想着皇上在塞外就不呈报了,可是不知怎地前些日子又告急了,所以这才呈报给了皇上,让皇上回来。”
青纱沉思了一下说:“那我明天得去福寿宫一趟。”
德妃也道:“是的,虽然你病着,但是不去也说不过去,再说要是被人说起来,也是麻烦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