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坏主意(1 / 1)
胡尚之回到家已近三更天,他洗过澡上床后,内心仍很兴奋,不住地翻身,怎么也睡不着,暗想:人要走运的时候,干啥都顺风顺水儿,我这回不就是交上好运了吗,只弄了个球赛就受到太后如此关注,并且还赐了宴,要是能帮他们弄成点儿大事,那端王和太后还不得更高兴?
那时候弄个啥官当当还不是小事儿一件?他越想越美,激动得一夜没睡好。
第二天,他梳洗已毕,吃过早饭,便命人把管家胡忠请了来。这胡忠四十岁上下年纪,生了个中等个儿,论身材不胖不瘦的还说得过去,只是相貌上差了些,他脸上多痣,蒜头鼻,蛤蟆嘴,一双小眼睛乌黑乌黑的,样子很滑稽。
此人很喜相,逢人必带三分笑,不笑不说话,无论见了谁都客客气气的,和手下人也没架子,可内心却极为阴毒,他配合着主子胡尚书没少干杀人越货、栽赃陷害的勾当,所以他在胡府的地位十分显赫,同时在社会上,也凭着天生的圆滑建立了广泛的人脉,是逢难办的事,交到他手里往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办妥,为这他还得了个
“胡万能”的绰号。这胡衙内是胡尚书唯一的儿子,从小就全家爱着宠着的惯坏了,凡事只要提出要求,谁也不敢驳回,所以胡忠从来都是哄着他,但是也确实为他解决过不少
“难题”,两个人狼狈为奸的没少做坏事,他们在阴损狠毒方面是一丘之貉,谁比谁也好不了多少。
今天,两个人一见面,胡忠施过礼之后,便问:“少爷,今儿找小人来,有啥吩咐呀?”胡衙内对他一向很尊重,也很信赖,拉他坐下,笑道:“没事儿就不许找你待会儿?来来来,喝茶!喝茶!”说着,亲自为他斟了杯水,端到了跟前。
胡管家笑眯眯地瞅着他,呷了一口道:“是不是又遇上啥难事啦?”胡尚之笑道:“没啥,只是想你了,随便和你聊聊,怎么样?最近家里都好吗?你身体咋样儿?”胡管家拱手道:“谢谢少爷挂怀!小人家里还好,小人的身体也还凑合,只是这两天儿,肩膀子有时候一阵阵抽着疼,不过,这也不算啥大毛病,不碍事的……”
“疼,就找个郎中看看呀,拖着哪儿行啊!”胡尚之对此很关切,用手为他敲打了几下问,
“是不是受风了?还是漏风肩?”胡忠一笑道:“可能是受了点儿风吧,我找了贴膏药贴上了,没事儿的,一点小毛病儿,不算啥……”两个人聊过些闲话,之后,又谈了点府内府外的事,接着胡尚之开始往正题上引,道:“咱们,能不能干点儿神不知鬼不觉的事?就是漏了也找不上咱的那种……”胡忠有些疑惑,问:“啥叫神不知鬼不觉?这是啥意思?小人不明白,请少爷明示!”胡衙内阴狠地一笑,用手在脖子上一比划道:“就这个呗,还有啥?”胡忠一愣,当即意会出主子的意图,嘿嘿一乐道:“又是谁,又是哪个不长眼的得罪少爷啦?这么下死手,不过,但能过得去,咱最好少干此类事,怪损阴德的!”
“吓!”胡尚之一脸的不屑,
“只要咱自个儿痛快,还管得了那么多?多灭一个就等于是替天行道了,省了他多吃多喝的糟害众生,再说助他早上西天成佛成祖的,他高兴还高兴不过来呢,要没咱帮忙,谁肯度他……”说到这儿,两个人都笑了。
胡忠眯着眼,比划了一下脖子问:“今儿的目标儿是谁呀?咋处理得这么狠?难道没别的办法了?再说咱们这么干,对少爷又有啥好处?这些能不能告诉我呀?我好帮着好好儿合计合计……”胡尚之一怔,他有心将内情合盘托出,但又不敢完全挑明,所以只好含糊其辞地道:“我只是为别人两肋插刀,为别人……这跟我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不过,以后肯定对咱有好处……”胡忠嘿嘿一笑,他也暗中猜出主子在为谁办事,于是压低嗓音问:“目标儿是谁呀?活儿好干吗?”胡尚之朝左右瞅了瞅,见没别人,便把嘴伸过去,小声嘀咕起来。
胡忠一边听一边哆嗦,等他说完,直吓得满身满脸全是汗了,道:“这活儿不比以往,不好干哪,少爷!这……这要弄砸锅了,不光你和我,就连老爷也得牵进去,这……这可不是逗着玩儿的,所以……少爷你要三思啊!”此时胡尚之早已铁了心,哪儿听得进劝告,他咬牙切齿地道:“富贵险中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回咱要做成了,将来必有大的好处……要不冒点儿风险,能干得成啥?这个,你要怕,我也不勉强你,只是你别把这泄露出去就行,大不了,我再找别人去干……”说到这儿,他把脸沉了下来。
见主子不悦,胡忠哪儿还敢不答应,这胡家父子的人格他最清楚,皆是转面无恩之人,说白了就是小人之中的小人,要是不给他卖力,说不准过几天就会收拾你,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他一想就怕,再说他知道的秘密也实在太多了,如果真的受到整治,就绝非辞退那么简单,弄不好连身家性命都难保!
想到这后果,吓得他又出了一层冷汗,战战惊惊地道:“不……不是我怕啥,我的意思是,咱也得多想想啊,只有把事儿想周全了,关键时刻才不至于失手,要不……非坏事儿不可……倘或出事儿,小人的姓命事小,你和老爷的前程才事大呢!”胡尚之见这么说,脸上又露出了笑容,道:“我说你不能那么胆小不帮我呢,咱以前也干过这个,哪一回也没见你胆怯过,这回就怕成这样儿了?不过……有些事,你说的也对,是该仔细想想,想周全了再行动,务必一次就做成……”说到这儿,他压低了声音和胡忠商议起来。
经过反复讨论,两个人终于敲定出一套方案。见事情已经定下来,胡忠当即就找人实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