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肃文生事(1 / 1)
这会儿,在下面看热闹儿的肃文不禁心生好奇,也蹿到台上架秧子起哄。他拉住马戏团的人就是一个嘴巴,骂道:“他妈的,给老子把那东西轰上来,我也骑两圈儿!”说着就往台口跑。但没动几步儿就被那公子拦住了。“我说,你这人咋这样儿,是我先说的,你来抢啥?你给我滚,不然,对你不客气!”
肃文平时尽耍刁使横了,哪儿吃他这一套,拨开他的手道:“把爪儿拿开,别指手画脚的,许你骑,就不许我骑?那狮子又不是你家的?”那公子把眼一瞪道:“是我先来的,骑也得我先骑!”“先来有个毛用啊,老子后来也得先骑!”“哈……真横啊!”那公子气得脸变了形,一挥手道,“来人……来给我揍这小子,给我狠狠地揍,看他还横不横,还硬不硬……”他的话音未落,上来几个人按住肃文便打。见此,台下众人都狂呼乱叫起来。
看到兄弟又去惹事,金莲她们忙挤过人群,爬到台上。此时,肃文已被打得鼻青脸肿,躺在地上蜷成了一团。那公子揪住他骂道:“狗东西,看你还嘴硬不?说声好听的,就饶了你……”“说你妈个球,老子死也不怕你们,死也不服你们,你奶奶的……你有能耐就打死我……”肃文虽然吃了亏,但仍不服软。那公子道:“嘴硬是不是?那么,还给我打,狠狠的打……看他还硬不……”说着,那帮人又挥起了拳头。
“都住手!”金莲高声喊道,“再打,我就喊官差了!”这时她气得满脸通红。肃文见姐姐们过来,有了倚仗,爬起来就要还手,被玉莲和月娥强行按住。“哈哈……行啊!来帮手了,是不是啊?你们想打架,对不对?”那公子不住地冷笑,“你们想打,我还没工夫奉陪……”他朝台下喊,“来人哪,去找几个官差来,把他们全带到衙门里去,让衙役们狠狠收拾他们……”他的话音未落,还真来了几名皂吏,一个个凶神恶煞似的,分开众人,爬到台上。
原来,马戏团的人见有人捣乱、搅场子,马上报了官,这几个是来维持秩序的。“你们怎么回事儿,怎么回事儿,为啥打架呀?”一个皂吏问。那公子一指肃文道:“是他在这儿混搅蛮缠,我才打他的……”肃文啐了口唾沫,骂道:“你真不要脸,反咬我一口,我多会儿混搅了?”他转脸朝皂吏们喊,“你们咋还不抓他们呀?还等啥?看把我都打成啥样儿了……”说来也巧,这几名皂吏全认识肃文,因为他经常在街上惹祸闹事,进衙门已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时间一长大家全知道他是严侍郎的儿子,于是处处都袒护着他,这样无形中更助长了他的嚣张气焰。今天,皂吏们见肃文吃了亏,不分青红皂白,抖铁链就锁打人的几个。此时,那公子急红了眼,骂道:“一群狗东西,你们吃的是谁家的饭,当的是谁家的差,我……我今天非好好地教训教训你们不可……”说着,冲台下一招手,立刻窜上来十几个家人,围住皂吏挥拳便打。见他们动了手,金莲几个立刻乘机溜走了。
此时,场内乱成了一团,观众纷纷往外拥,场外的皂吏使劲往里挤,门口的栅栏都快冲散了。当大批皂吏赶到台上时,先来的几个早被打趴在地上,一个个疼得呲牙咧嘴、乱嚎乱叫。见同伴儿吃了亏,官差们一时都气坏了,举起棍子就要报复。恰在这时,听台下有人喊了一声。“住手,都别动,他们是宫里的!”官差们吃了一惊,慌忙停住手。大家扭脸一瞧,只见有个中等身材,体型微胖的年青人走上台来。此刻,他胖乎乎的脸上充满了愤怒。由于生气,不大的眼睛睁得老大。他走到公子跟前,一挥胖手道:“谁让你来这儿捣乱的?还不回宫去……”那公子急得一跺脚道:“他们……是他们先欺负我的,我……我要往狠里收拾他们……”说着又要打人。但是,手却被这年青人紧紧攥住了,动弹不得。
这时,皂吏中有人认出来,眼前这年青人便是当今圣上的弟弟端王千岁,那公子却不知是谁,于是赶忙跪倒磕头。“原来是王爷驾到,小人给您请安了!”其他人吃了一惊,也都随着跪倒在地。
说来也巧,此人还真是端王。原来他今天也是来看热闹的,可是刚到场门口,就见人们往外跑。一打听,才弄明白有人在打架。于是,挤进场内一看究竟。没想到那闹事的非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妹妹七公主缦儿,她又女扮男装出来惹事了。眼看着妹妹他们要吃亏,这才喊了一嗓子。
这时,那几个被打的皂吏也爬起来谢罪。端王将他们逐一扶起,安慰道:“快快请起,尔等何罪之有,说来真的很抱歉,这次让大家受委屈了……像咱偌大个京城,平日里如没你们维持秩序,维护法制,哪有各街区的繁荣安定,哪有百姓们的安居乐业……今日这场事端,皆是他们不懂事,待会儿我禀明皇上和太后,重重责罚他们……稍后,我派人送各位到郎中那里治伤,每位补偿纹银二十两,请诸位以后千万别记恨……”被打的皂吏感动得热泪盈眶,又要磕头,全被端王拦住了。他一转脸对其他人道:“以后无论是何人,敢在地面上捣乱的,都要重重地责罚,绝不姑息!”皂吏们唯唯连声,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他又好言抚慰了大家几句,便一拉妹妹缦儿道:“走吧,还站在这儿干啥,看回去后咋惩治你……”说着,带领这帮人离开桑家瓦子,坐上车,一同回皇宫去了。
神宗皇帝一生共有十个女儿,这七公主缦儿乃贤妃林氏所生,自幼便聪明伶俐,深得神宗和向太后的喜爱,因此从小就养成了任性刁蛮的脾气,她在宫中向来说一不二,无人敢惹她。后来随着年龄一天天长大,便觉得闷在宫中没意思,常女扮男装领人到外面游逛,不时就惹出些麻烦来,那向太后也不十分说她,这样就把她宠坏了,以至于把谁也不放在眼里,常做些异想天开、甚至荒谬的事。既是她说啥是啥,手下那些宫女太监们又如何不顺着她,也只能是为虎作伥。
说起那神宗皇帝,虽生育了那么多子女,但大部分都夭亡了。十个女儿里头只有大公主、四公主、七公主和十公主存活下来。十四个皇子里头只有六子赵煦(即哲宗皇帝)、九子赵佖、十一子赵佶(即端王)、十二子赵俣、十三子赵似和十四子赵侽活了下来。也许是兄弟姊妹夭亡太多的缘故,剩下这些人彼此都很亲近,感情也十分深厚,关系相处得一向融洽。尤其是端王赵佶与七公主缦儿,两个人相差不到两岁,小时候向太后一手抱一个哄他们;稍大则一同习字读书,直到绍圣三年赵佶十四岁被封为端王,搬出皇宫,她还常去找他。两个人一起谈诗论画、或出游闲逛,有时在王府一住就是十天半月的。说起来缦儿最听赵佶的话。若不是这样,今天谁能把她拉得回来。
在回宫的路上,缦儿不住地央求赵佶:“十一王兄,我求求你,别告诉太后好不好,下次我再也不胡闹了……”赵佶道:“你还有记性?说你多少遍了,你那里肯听……这回,你说你干的是啥?听说你还要骑狮子,你就不知道那玩艺儿危险?你呀,你呀,你呀,真是都傻透了,还有比你再傻的人吗?你也不想想,那毕竟是猛兽啊,万一它返了性,焉有你的命在……”缦儿道:“别人能骑,我为啥不能骑?难道它连金枝玉叶也敢咬?”赵佶道:“你呀,真是啥也不懂啊,太幼稚了……那野兽还管你是谁?它的本性就是杀生害命,发起威来见啥咬啥,你没听说过狮子老虎吃人吗?那可真不是闹着玩儿的!”缦儿道:“那为啥狮子老虎不咬耍马戏的?他们是人,我也是人,难道不咬他们就咬我?”赵佶道:“你和人家怎能比,那些野兽都是人家自幼养大的,平时跟他们都熟了,你从小又没喂过它们,肯定和你认生,幸亏那会儿你没骑上去,要真骑上去似的,它不反咬你一口才怪呢,真是太玄了……”缦儿听他这么一解释,开始相信了,并且越想越后怕,一时间吓得连鼻尖上都渗出了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