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观音庙前(1 / 1)
再说郭锦龙,夜里逃出庄子直接就上了官道。他也辨不清方向,只是瞎闯。直走得快天亮时才在一处观音庙前停住。此时,他又累又饿,见庙前台阶上坐满了衣衫褴褛的乞丐,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人正在等庙里施粥呢。眼下他身无分文,也顾不得体面了,便混在这帮人中间,想着先弄口吃的填饱肚子再说。
天光大亮时,和尚们打开庙门,将粥抬到石阶下,敲响了锅勺开始放粥。人们排着队一点一点往前挪动,那些打到饭的就陆陆续续走开了。轮到郭锦龙时,打饭的和尚问:“你的家什呢?”郭锦龙一愣,道:“没带!师傅可否借我一个?”和尚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道:“你找了家什再来吧!要都像你似的,我们庙里要准备多少碗筷?你先站开些,请下一个!”郭锦龙仍站着未动,道:“我真的没带,你们出家人方便为怀,借我一个,用一用,又能咋的?”
那和尚有些不耐烦,用手一拂他道:“站一边儿去,别在这儿碍手碍脚的……我看你八成是来捣乱的,就你这身打扮儿也要饭?”郭锦龙见他话里带刺儿,也不客气道:“你看看你,一个出家人咋这么说话?难道和气点儿就不行?”和尚这时也有些火气,他把饭勺一丢骂道:“放了这些天粥,还没见过有你这么不要脸的,我们庙里施舍难道还得面面俱到?你……你给我滚远点儿,不然打断你的狗腿!”说着,揪住郭锦龙的衣襟就往外拽。
郭锦龙本来因结亲的事心里就不痛快,这回又见和尚如此无理,不禁怒火中烧,挥手就是一拳。和尚见拳头打来,忙一闪身,回手照郭锦龙便是一掌。两个人跳出人群,相互厮打起来。和尚的同伴儿见那边动了手,也停下手中的活计,追过去助阵。不成想刚一上前就挨了一脚,疼得他大喊大叫:“哎呦!疼死我了,来人哪!有人捣乱打人啦!”他这一喊不要紧,马上冲出几个健壮的小和尚,也不问青红皂白,围住郭锦龙便动起手来。
按理说郭锦龙的武功也不错,可是今天却遇上对手了。原来这帮小和尚全是护寺的武僧,平日就练胳膊练腿儿的,这回可遇上施展功夫的机会,谁不想露一手儿,所以他们像群狼斗虎一般猛踢猛打,只一会儿工夫就把郭锦龙掀翻了。
打饭的和尚不依不饶,喊道:“拿绳子绑上他,押到后院儿去,一会儿问问他,是谁派他来捣乱的!”小和尚们不由分说,捆上郭锦龙就抬到后院儿的柴房里。庙外边,和尚们照常放粥,直把粥放完了,这才把家什收拾进庙里。接着,洒扫的洒扫,挑水的挑水,劈柴的劈柴,人们都忙忙碌碌的,谁也不理郭锦龙。此时他已饥肠辘辘,无奈只好暂且忍着,也不知这帮人怎样对付他。
临近中午时,打饭的和尚过来了,冲他笑笑道:“绑着啥滋味?不好受吧?这回饶了你,下回再来捣乱就捆你一天的!”说着,伸手就把绑绳解开了。郭锦龙站起来,活动了几下胳膊道:“有能耐你就老捆着我,还放我做啥?”和尚道:“哈,你还别不识抬举,再不滚,还把你捆上!”郭锦龙道:“我还没吃饭呢,给我弄点饭吃了,马上就走……”“哈!真想得美!你来捣乱还有功了?谁管你饭,你给我滚出去!”“不给饭,我就不走!”“不走就捆上你!”“捆就捆,谁怕你!”
就在两个人斗嘴之际,忽听旁边有人说话:“是谁在这儿吵嘴呢?佛门静地,岂容喧哗,还不做事去!”打饭的和尚听此言不禁一惊,忙规矩地站到一旁合掌道:“知道了,住持!”说完,转身便走了。郭锦龙扭头一瞧,见有个老和尚正朝这边走来,看他年纪已有七旬开外了,脑瓜儿剃得锃亮,两只眼睛特别有神,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让人觉得十分亲切。
这时,老和尚也看见郭锦龙了,他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道:“这位施主,你因何至此,来这儿有事么?”郭锦龙上前深施一礼道:“晚辈给老师父请安了!晚辈没有别的事,只求庙里施舍点儿吃的,我实在太饿了!”老和尚又念了声佛号道:“这个容易,庙里每天都舍饭给那些穷苦人,不多你一个,我让他们给你弄饭来!”说着,喊来个小和尚,让他端来两个窝头、一盘蔬菜放在郭锦龙面前。此时,他真的是饿坏了,抓起窝头片刻间便吞进肚里。老和尚道:“不要急,慢着点!不够时,还有!”说着又让人拿来两个,放到盘子里。郭锦龙十分感激,一边狼吐虎咽地吃,一边道谢。老和尚笑道:“出家人慈悲为怀,方便为本,不须谢的!”他又仔细打量了郭锦龙几眼问:“看施主衣冠齐整,不像是受苦的人,应该是哪个府上的公子才对,你这是从何处而来,打算到何处去啊?府上又是哪里的呀?”
他这几句话,勾起了郭锦龙无数的心思,心想:对呀,我这是要往哪里去呀?本来是随父亲护送月娥进京的,谁成想半路上父亲给我应了亲,我不愿意这才跑出来了,这回要去哪儿?难道回家吗?母亲要问起来又怎么说?想到这儿,他心里一急,不觉眼泪流下来。老和尚见他如此难过,便不再追问,道了一声佛号道:“天下受苦众生太多了,皆居火宅谁得而安……你的身世老衲就不问了,只是……我看你一表的人才,应该大有前程才对!”郭锦龙道:“前程不前程的我不敢妄想,眼下只要有个吃饭睡觉的地方就行!不如我留在您这儿吧,我可以干活儿,可以做事,只要收留我就行!”老和尚连连摆手道:“你又不是出家人,如何使得,不可,不可!再说庙里有庙里的规矩,这如何能行!”
此时,郭锦龙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也不知如何是好,便央求老和尚道:“要是庙上收不得我,您老给我引荐个地方也行啊!”老和尚想了想道:“地方倒是有,只怕你这富贵人家出身,受不得那苦!”郭锦龙道:“老实说,我家并不算富裕,也非什么公子,我啥都能干,你看我壮实着了!”说着,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肌肉来。老和尚笑道:“能干活儿就好,我能引荐的也不是啥好活计,全是卖体力的事……”他缓了缓说,“离此不远有个八里桥,从夏天那会儿桥就塌了,目前正在施工,也正缺人手,如果不嫌苦,你就去那里干一阵子吧,工地上吃饭睡觉的地方都有,只是辛苦些,你可以多干些日子,等攒点儿工钱了,再做长远的打算……你看这样儿行不行?”郭锦龙听这话不禁喜出望外,当即便应允下来。
老和尚让人取来纸笔,片刻间刷刷点点写了封信,交给了他,道:“你到那里找赵春安,把信交给他,他会给你安排的!去了那儿,要好好干,不要偷懒耍滑的,年轻人多勤快些,才招人喜欢!”郭锦龙接过信,给老和尚磕了一个头,然后千恩万谢地从庙里出来。
他顺着官道往南走,不久便赶到了八里桥。只见这里人们正在忙碌:有推车的,有担担的,有垒桩的,有砌石的,有指挥策划的,也有运灰送料的,无数船只来往于河上,打夯的号子声此起彼伏,非常的热闹。郭锦龙跟人一打听,有人便将他领到了工棚里。一个身材粗壮的汉子接过信,上下打量了他几眼道:“你找工头儿干啥?他才出去!”郭锦龙道:“我想找点活儿干,以前啥力气活儿都干过……”汉子道:“你来的正好,我们这儿正缺人手,你等会儿吧,我这就给你找工头儿去!”说完,他便出去了。时间不大,有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走进来,就见他个子矮矮的,腰肢长得粗粗壮壮的,非常结实;也许是风吹日晒的缘故,脸色特别黑;他头束幅巾,身着黑色短褐,一双大手,沾满了灰土;一看便知,这是个干粗活儿卖力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