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 10 章(1 / 1)
四月二十那日,没有早朝,灵犀公主按着一国公主应有的尊荣完成了繁冗讲究的及笄之礼。
宴会从中午开始,朝臣、命妇们观礼完毕后,便在宫中用午膳。
午后的节目也不只是寻常歌舞杂戏,何远山特意召来的蛮族戏者表演了不少新奇的东西,朝臣命妇后妃们啧啧称奇。
晚宴的烟花异常绚烂,我驻足在花树下,看着繁华绽落,生死一瞬。
“你及冠的时候,都有哪些人?”定姚王不知何时走到我身旁,愣生生地问了一句。
“家人。”我答。
“你喜欢?”指着一朵绽落的烟花,他轻轻的问。
“谁都会喜欢好看的东西。”我答。
“嗯!”他低低的应了一声,又突然喊道,“皇兄,那个烟火还有么?”
我大惊,猛地转身,看到今上笑盈盈地站在定姚王身边:“陛下!”
我赶紧下跪,今上今日很高兴,可能,是因为公主今日很高兴。我难得看到今上如今这样的眼神,好像他只是一个寻常人家的慈父。今上语气很柔,说:“起吧!”
“多谢陛下!”
“这般花了大心思的烟花是没有了,想要也只能等今年的硫磺进贡,匠作府才能做出新的。”今上缓缓的解释,平易近人。
“那不是要等到夏天?”定姚王问。
“是夏末。”今上纠正,“制作烟花尚需时日。”
“那皇兄可要记得,给臣弟留点儿。”定姚王温善地笑看今上,俨然一副兄友弟恭的画面。
“再去寻些好东西,来与朕交换。”今上半开玩笑,“你送的贺礼,公主很是喜欢,不枉你亲自去佘州跑一趟。”
“臣弟就是喜欢四处游历,听说有好东西,自然不肯令旁人先得!”
“朕念着你的好呢!”今上十分受用,“对了,听林卿言,你在佘州买了快地,准备修建府邸?”
我心下大惊,这句话,试探之意明显。
却见定姚王依旧自得地看向一边:“林万功真是个碍事的!”
“怎么?想要别府,与朕说一声便罢,还用修建么?”今上微微的笑起来,慈父的模样慢慢消退了三分。
定姚王低首摸了摸鼻子,挪到今上身边,说:“原本,是想等事情定了再向皇兄求一个恩典的。”
“哦?”今上挑眉,“是何事?”
定姚王朝我看了看,那宠溺的眼神,让我瞬间无地自容地红了脸,他真是太会演了。
我不禁低下头,却听他说:“皇兄可知,司徒大人一直没有给臣弟好脸色?”
“司徒大人一向如此。”今上语带笑意,却也听出了几番意味,“难不成你还想拐了司徒大人的儿子?”
“臣弟只是想请小董大人一同体察民情罢了,也是为皇兄分忧啊!”
我快听不下去了。
“可终究不是办法,你的王爵尚需继承者。”今上故意在我面前说出这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可定姚王却不以为意:“臣弟的侧妃已有身孕,若是男孩,便是世子了。”
今上突笑:“这么大的事情,竟也瞒着朕?”
“臣弟不敢,也就是前几日才被府中医官诊出的,皇兄心悬天下百姓,臣弟这等末节小事,岂敢打扰。”
“随你吧!”今上故作勉强的叹了口气,又问,“你呢,你要随定姚王去?”
突然被问话,我一时失神:“回陛下,臣……不走。”
这段,定姚王没有跟我商议过,但我知道,定姚王想要的,是再给今上一颗定心丸。
可我若是说愿意随定姚王而去,便总有哪里不对,故而拒绝了。
定姚王诧异的看着我,问:“为何?”
“多谢王爷抬爱,下官无以为报。”我朝定姚王拱手为礼。
定姚王一把抓住我,说:“跟本王还做什么腔调呢!”
“家父已老,下官若走,便是不孝。”没有躲开,我保持着低首弯腰行礼的姿势回答。
“好了!你们各有其职,如今尚在朝中,便做好分内之事,若真要离开,朕亦不会为难于你们。”今上意味不明的离去。
没过多久,离开的今上便遇到了被定姚王送入宫中的舞姬。
一瞬错眼,好似魂梦人。
可如此美人,却跪在今上面前,求今上给她一个恩典。
四散的朝臣们慢慢被今上从花树阴影下行出的身影而吸引到了一个空旷的地方。有命妇还记得当初凌昭仪的模样,看到跪在地上,梨花带雨的美人,不禁大惊,却不敢多说什么。
今上心生怜爱,问:“你要求何恩典?”
美人在今上脚边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光洁如脂的额头发红发紫:“求陛下允奴婢腹中之子活命。”
“什么?”今上既惊既怒。
“奴婢自知罪孽深重,愿身死以偿罪责,幼子何辜,求陛下恩典,允奴婢生下孩子再死吧。”又是重重额叩头,一声一声叩在今上心口。
少府监见状,大惊失色。
因为孩子就是他的。
舞姬虽是外献,却也算是后宫之人,被少府监染指已是死罪,更何况那女子肖极了凌昭仪。
少府监秽乱宫廷,获罪入狱。
同时获罪的,还有后宫极为位份极高的后妃。
原因却是因为适才的女子说,陛下垂恩,斗胆求陛下恩及其他姐妹。
其余几个长得像凌昭仪的女子在极为当年恨极了凌昭仪的后妃手下,被折磨的不像人形,今上大怒,当场剥了封号,降了位份,囚于原来的宫殿。
我不禁暗叹,定姚王竟是兵行险招。
那几个后妃的母家都是今上的左膀右臂,少府监更是今上的人。少府监罪证已定,自是无从辩驳,可朝堂上的那几个,都不是善茬。
况且,谁都知道,那些舞姬是林万功从定姚王带来的。
是定姚王亲自说,要献给今上的礼物。
定姚王自小养在遗都,不识凌昭仪面容,尚情有可原,可一众舞姬却有好几个面容相似的,却不寻常。
若是那几个老东西咬着这一点,反打定姚王一耙,又该如何是好?
果然,有一个人站出来质疑,便有同一条船上的人来附议。
可面对重重质疑,定姚王却从容不破:“本王寻到她们的时候,她们便在同一个师傅手底下学艺,本王觉得她们都美若天仙,便都买下,试问诸位臣工,本王错在何处?”
定姚王将瑕疵都处理的很好,即便是后来,今上派出心腹去查证,也只是查到了定姚王口中所说过的“事实”。
君臣失心,由此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