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1 / 1)
引子:
“你的病我治不了。”
“我只是失眠而已。”
“因往事而惊梦,由心结而生悸,从何而始,原该从何而终。”年轻的大夫淡然而笑。
来看诊的人缓缓离去。
药童问:“师父,他命火将尽,为何不救?”
——————————————
正文:
八年,我其实很害怕回去。
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噬魂的魔咒。我害怕,一旦踏足,那些回忆就会蜂拥而来,让我手足无措。
可今日,我还是回来了。
慈康太后薨逝,城楼上飘着白幡,来来往往的行人身着素衣,祭奠着曾经辅佐了两代帝王的女人。
满目的缟素,我不禁眼睛一酸。
忽的想起七年前,那个人的死讯传到偏远的小山村,我正在新买的木屋里,给自己沏好一壶茶。
他死了。
那么突然!
却又在意料之内……
我呆呆地端着手里的茶,茶水将黄釉的杯子烫地灼灼,我却将它捏的更紧。
仿佛疼痛,可以转移。
帝都比我走之前,更加繁华。那些新修建的府邸阁楼,装饰着彩画雕栏,浮华旖旎,在这一片缟素之中,显得那么别致。
我到了以前常去的酒楼,料想近年新刷了漆,所有的木栏杆和柱子都油亮油亮的。
一个小厮陪着笑脸迎上来:“客官里边请。”
“多谢!”我答。
要了厢房和酒菜,我靠在窗边,眺望远处种满桦木的府邸。
那是他长大的地方,也是我小时候爱去玩儿的地方。
他的父亲是当朝大将军,为皇家立下赫赫战功,他跟在他父亲和大哥身边,耳濡目染,即便从未上过战场,却俨然有一股少年英豪的气势。
后来,他成了校尉,常常去军营中训练士兵,最长,我有三个月见不着他。
小时候的情分慢慢的疏淡了。
有一次,他请我喝酒,笑我总是一副书生模样,亏得我董家世代文武不输,我的父亲和三个兄长,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儿。
我轻叹一声,说,同为老幺,我却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自然是过于宠溺了一些。
他却突然收住了玩笑的模样,很是认真:“可如今,你父亲已老,侄子才五岁,董家就只有你了。”
果然,军营能让人变得成熟么?
他从前,不会管这些家族势力。
我还记得我十六岁的时候,他说,有一天,他要离开将军府,策马天下,恣意江湖。
我问他,可以带上我么?
他答,司徒大人会杀了我的。
然后,我俩仰头大笑。
后来,一场大战,他和他的父亲,以及我的三个哥哥一起上了战场。
我在帝都翘首以盼。
片纸书信,几行字,已是几番生死错落,多少英雄埋骨沙场,难数闺阁泪湿夜枕。
次年三月,大军凯旋。
我看到胜利的战旗从城外远远的飘扬而来,马蹄下翻滚的烟尘将他们衬托得那么英勇俊飞。
今上率群臣在城楼上,一脸高兴。臣子们纷纷赞扬,段大将军不负皇恩。
今上看了父亲一眼,说:“你的儿子也不错!”
父亲拱手:“多谢陛下。”
今上的眼睛突然移到我身上,问:“奚棠今年多大了?”
我没有品阶,因为慈康太后恩典,才得以站在此处等待我的兄长们,和他的归来,便长辑答:“回陛下,草民十八了。”
“今年也来殿试吧!”今上看上去很高兴,可群臣们却相顾摇头。
三年前会试,我考了第九,原本要接着去殿试的,却因为发烧而错过了。
很多人都觉得,我董奚棠因为害怕殿试名落,才故意装病,就连会试的第九,也是我的父亲暗中为我谋求的。
然而,我不如他们想像的差,也不如表面上那么好。我知道,父亲一定做过什么。
今上今日之言,就是给相关官员透一个风,就算我殿试成绩有多差,也一定要我榜上有名。
只因为今上的生母慈康太后,是我的亲姑姑,已故皇后董夕屏是我的亲姐姐。
他们嘲笑的,是外戚二字。
“是!”我答,没有看那些人的眼睛,我的父亲也没有看我一眼。
大军慢慢走到城楼下,大将军率众副将下马跪在城楼下。
众人有些疑惑,各自相看,低低的发出声音来。
我伏在女墙边,瞪大了眼睛。
随后,穿着麻黄衣裳的士兵抬来两口棺木和一个在肩舆。
我捂着嘴暗暗地叫了一声,然后看向我的父亲。
父亲苍老的脸微微的颤抖,握着玉笏的双手像是要将玉笏捏碎一般。
父亲退了几步,有臣子将他扶住,纷纷说着:“司徒大人请节哀。”
我飞快地跑下城楼,跪在那个肩舆,喊着已经昏迷的兄长。
有人过来将我扶起,我转头一看,是他,满脸风霜的他,他说:“你三哥为救我身中剧毒,军医已经极力救治,如今回了帝都,定然康复有望,你不要担心。”
我的三哥,董息扬,如今好像只有驱壳而没有生命,我喊他,他不会回答。
“那我大哥和二哥呢?”我问他,我在帝都心心念念盼着他们四个平安归来,可如今……为什么?
他依旧扶着我,说:“最后一战,我军中了埋伏,你大哥被擒,英勇就义,你二哥带着小队突围,又抢回你大哥的尸体,在与我们汇合的时候,被……万箭穿心……我们赶到支援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
我将信将疑的看着他,他不会跟我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