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Chapter 25(1 / 1)
隆晨
韩行之涨红了脸想要辩解,最终把话咽了下去。他怕影响我的心情,同时心里也有点愧疚,这一页就此翻篇。
我们的青春打马而过,见惯了情侣间的分分合合,很庆幸一路走来,我身边站着的人始终是韩行之。
大四的生活生活忙碌而又充实,我在努力准备考研,韩行之终于放下相机和我一起奋战在自习室。我低头看书,偶尔抬起头就能看到他注视我的目光,他见状立马转过脸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我想上复旦,想去上海,即使这个空落落的城市不是我的归宿。韩行之下定决心要和我一起去上海,我以为我们的大学甚至未来的人生会完整地划上句号。直到有一天,韩妈妈来到学校,约我单独见面。
我是抱着好奇又激动的心情去见她的,许久不见,她一点儿都没变。还是慈祥又带笑意的一张脸,她冲我招手,桌上摆着一杯果汁。
“这么远跑来,累了吧。”她把杯子推到我的手边,非常贴心。
“没有没有。”我立即挥手表示不会,她像是难以启齿,过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我没告诉行之,也没让你告诉他,是因为有些话阿姨想单独对你说。”
“听说你想考复旦?”
我喝了一口果汁,回答道:“嗯,想继续读研究生。”
韩阿姨沉默了一会儿,接着说:“行之的意思呢?”
我的事情突然扯上韩行之,韩阿姨突然到访又不让我告诉他,我隐隐感觉这不会是……棒打鸳鸯的故事吧,电视剧里都是这么演的,恶毒婆婆斜着眼睛一本正经地开口“离开我儿子”。我这么想着,一口水卡在咽喉,忽然咳嗽不停。
“你看你这孩子,心不在焉的。”
好一会儿后,我才红着脸恢复过来,慢吞吞地回答韩阿姨的话:“我们想一起去上海。”
阿姨突然叹了口气,中午说出心中的话:“我猜就是这样,这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想法,只有碰到跟你有关的事才会想到原则的问题。前几年他爸爸事业正处于上升期,我想带着行之一起去北京,他不愿意。你们的事情我真的一点都不反对,当然我此行的目的……也不太合适,我希望你能和他一起去北京,相比于复旦,北京还有更多更好的学校。就当阿姨有私心,公司迟早要交到行之的手上,你叔叔的意思也是这样。我们只有他一个孩子,所以……”
我听完韩阿姨低沉的话语,心中的弦逐渐绷紧。韩行之首先是她的孩子,其次才能是我的男朋友。阿姨没有用盛气凌人的语气逼迫我离开,即使我有不幸的家庭,该知足吗?
“韩行之知道吗?”
“跟他提过,他不太赞同。”
我把杯子送近唇边轻抿一口,良久回复:“我懂,我会认真考虑的。”
韩阿姨再没多说,我们在咖啡馆门口分别。一路上踱着步子,我想起来到h市的这几年。逃避家庭的压力,遇上韩行之,而在以为终于能够重拾梦想,现实告诉我我又必须放弃什么。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要提交研究生报考志愿。
“你出来,有事跟你说,大操场门口。”我飞快说完,飞快挂上电话。
韩行之喘着大气跑到我跟前,一头雾水。
“怎么啦,急急忙忙把我叫过来。”
想来想去,这件事情的确没有瞒他的必要,况且这也是我们两个人才能做出的决定。我把先前和韩阿姨的谈话一五一十地告诉韩行之,他的脸上除了震惊就是苦恼。
“所以,你想怎么办?”他问我。
“我想去复旦。”
他微微沉思了一会儿,把我拉到一旁的长椅坐下,终于开口:“北京也有很多学校,为什么非要去上海?”
“上海也有很多好公司,为什么非要去北京。你要去北京我绝不拦着你,反正你的人生也不由我掌控。”
“你知道我说的不是那个意思,我爸一个人在北京生活,这几年身体显然大不如前。就像我妈说的,这些都是我的责任,我身为男人必须扛起的责任。”他的语气微微提升,我无名的情绪被适时挑起。
“你尽管去承担你的责任,我的事情也不用你管。除了复旦,我哪都不去。”
我站起身便要离开,韩行之立即抓住我的手,阴沉沉地说:“有话好好说话,动不动甩脸色给谁看。”
“要你管,我今天把话撂在这儿,我是绝对不可能跟你一起去北京。劳燕分飞、各奔前程随你便,我的人生也不会因为你陡然走向滑坡路。”
韩行之气得脸色通红,瞪大的双眼似乎要把我的脸部看穿。急促的呼吸声后,他终于缓缓平静下来,开口说道:“你怎么就不听解释,我根本没想让你去北京,只是问问意见。能不能别一根筋往岔路走,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考研前的焦虑感,毕业前的失落感以及对于未来的迷茫感,全都压在我身上,让人难以喘气。这些偏激又不经过思考的话语一股脑儿从我的嘴里蹦出来。
“什么都别问,我不可能去北京,这就是我所有想说的话。”
“即使我要回到父母身边,即使北京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即使北京有……我,你也不愿去?”
“毕业季分手季,大家什么没见过,我可以接受。如果跟你在一起的代价是委屈自己、牺牲多年的梦想和努力,那我宁愿不要。”我甩开韩行之的手,不顾他在身后孤漠的身影。
韩行之
寝室的其他三人都不准备考研,而我却在辛辛苦苦准备半年后作势放弃,这让他们难以理解,尤其是余遇。
“你什么意思啊,这都快要考试了你才说不考复旦要去北京,隆晨怎么办?”
“我管她那么多,两句话没说好就炸毛,这几年我都是怎么忍受的?有自虐倾向吗,想不通。”
几天之后,报考时间截止。齐飞低声问我:“你到底报了哪个学校?”
“不说了吗,北京。她要去就去,不去拉倒,小爷我才伺候不了她那尊大佛。”
从未想过这出于男人自尊心的一句话,会成为我和隆晨之间多年的鸿沟。我不知道齐飞是怎样回复隆晨我要去北京不可动摇的决心,只是当她淡然地朝我质问,那云淡风轻模样让我心里像有一百只虫子在爬,很痒又抓不住痛点。
“你报了北京?”
齐飞和余遇在一旁担忧地看着我们,我朝隆晨大声开口:“是,我就是要去北京。你不会为我考虑,我也没必要为你妥协。我今天把话放在这儿,去不去随便你,别后悔。”
“希望你别后悔。”她失神地笑了一声,没有任何责骂我的话,但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压迫众人的神经。
隆晨叫我别后悔,我可能会后悔。
她走了,什么话都没留下。三个月后,笔试结果公布,隆晨以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成绩落马。谢一一打电话告诉我,隆晨很正常但又很不正常。正常的是她并没有因此颓废伤心甚至绝望,因为学习对她来说是一件如此重要的事;不正常的是,这些都不该是她的表现。
论文答辩,毕业典礼直至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天,我再也没有见过隆晨一面。这大半年的时间,她就好像人间蒸发,消失无踪。阶梯教室里再没有一个扎着马尾的清丽背影,图书馆里再没有奋笔疾书的临窗玉人,我的身边再没有她。
我们从未正式说过分手,而在所有人眼里,我们已然分手。曾经调侃我的兄弟,曾经羡慕我们的情侣,无一不用扼腕叹息的眼光审视我,似乎在嘲笑而默于感慨,终究摆不脱毕业分手的命运。
我们之间的最后一次谈话,是在男生寝室楼下。我和余遇、齐飞从球场回来,看见她歪着脑袋靠在树干上的身影。齐飞和余遇下意识要离开,我伸手拦住他们:“走什么走,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今天还就不信这辈子都要低头。”
十九岁的韩行之莽撞,做事不经过大脑;二十岁的韩行之抱住隆晨,说再也不会让她哭;二十一岁的韩行之以为牵手的那一秒就是永恒的未来;二十二岁的韩行之用男人的“自尊”亲手摧毁这一切。
“希望你别后悔。”她这么对我说。
我有无数个机会接近她,有无数个机会安慰她,有无数个理由去叫她,也有无数个借口自我逃避。终于等到她消失在我的生活里,我才知道后悔。
楚瑜拉着拉杆箱从寝室楼里走出来,这是清校的最后一天,她看到我的眼睛里带着愤恨,厌恶以及我能感知到的惋惜,为隆晨的惋惜,她说了一番我将终身不能忘怀的话。
“别去找她,当然你也并没有找她。这件事只有我一个人知情,现在终于能够告诉你。有秘密不痛苦,守秘密才痛苦。
你妈来找她的那天,我原本跟她在一起。后来回到寝室,她的情绪很不对劲。在我再三逼问之下,她才对我说了你们之间的分歧与矛盾。说实话,你们两个都在作死。
你们一起认真准备了大半年,怎么可能说放弃就放弃。你也是,她也是。复旦大学是她从小的梦想,高中父母离婚,情绪受到影响而发挥失常,因而错过了。北京有再多再好的学校,那也不是当初隆晨追逐梦想道路上前进的方向标。你不能想象她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而你一个自私的决定就要让她放弃这一切,和你远走高飞。
她很敏感,又很脆弱。父母婚姻的失败对此造成了很负面的影响。能让她妈放弃事业和爱好安心在家当主妇的公司老板,最终敌不过一个顶着啤酒肚快要秃顶的普通男人。
志愿申报的最后一天,她找齐飞打听你的报考消息,最终确定是北京。情理之外而又在意料之中,说不失望是假的。但是,她却下定决心对我说‘我相信他,他不会做出让我失望的事,我愿意用我的后半辈子当做和他的一场赌注,结果双赢。’她放弃了复旦,选择了北京的学校。
那天在男生寝室楼下,她想告诉你这个好消息。而事实上,你把她所有的骄傲和自尊狠狠踩在脚底,只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齐飞和余遇都看在眼里,他们骂你了吗?
别怀疑,隆晨躺在病床上高烧不退甚至于后来考试的发挥失常,全是因为你。你叫她别后悔的那一天晚上,那个傻姑娘站在你们寝室楼下等了一夜,她给你发了短信说在外面等你,你却始终没有回复。
我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晕倒的,醒来的时候人已经躺在医院。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我们分手了’,我真为她高兴。
这半年来,你自问有没有为她做过什么。别说你的内心自责了千百万次,恐怕你只是在嘀咕隆晨为什么没有找你,抑或是反正后面有一堆女人在排队等着。
她永远不会后悔。”
这是楚瑜对我说过最长的一段话,有逻辑有条理还有情绪,只是没有爆发。我看着她拉行李箱的身影越走越远,直至消失在尽头的拐角处,依然不敢上前去问一问“隆晨到底在哪,她过得好不好?”
三年来,我漂泊于干燥而又沙尘漫天的北京,流离于繁华而又虚无缥缈的上海,这些地方没有一处是我的安身之地。或许曾经,我想过要在上海安家落户,也想过在北京闯出一片天,终究没有做到。
隆晨、谢一一、楚瑜、张瑶清。
韩行之、齐飞、宋书言、于遇。
这些飘散在青春里最美丽的剪影,终于随着岁月长河逐渐飘零。我们无畏地爱过某一位女生,也任性地丢掉某一段感情。
我有一个不算秘密的秘密从未对人启齿,今天却想说一说。齐飞问我志愿填报事情的时候,我说了本世纪最大的谎话,“复旦大学”四个大字显示在黑色的框框上,我望着它,心里得意地笑了一下。
我和隆晨少年时代的完结,不是因为爱情里的分分合合和喜新厌旧。我们用竖起的盔甲与防备来护卫自己的最后一道防线,却未想到真的武器只在自己手上。
如果我对齐飞说了实话,如果隆晨对我解释一番,结局可能完全不一样。青春的残酷在于,永远没有如果,而我却后悔了。 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