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决断(1 / 1)
大臣们低着头一言不发,谁还敢在这个时候为凤轩说话那就是自找苦吃。说不定大好前程就会因这不小心的一说而尽毁。所以他们都低着头一动不动,静静等待着天启帝的怒火发泄到他们身上。
天启帝见大臣们都不说话,怒急反笑的冷声问道:“现在怎么都不说话?都是哑巴吗?还是你们认为朕是三岁小儿,可以任你们欺骗。”天启帝的声音带着一丝阴沉,听得那些大臣心里一惊。
本来站着的大臣一听天启帝这么说,那还得了,立马跪了下去,集体高声念道:“王上,臣等不敢。”
天启帝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用手指指着他们说道:“你们不敢?你们现在还有什么不敢的?在你们眼中所谓的忠厚善良就是像四皇子这样的吗?既然不顾那么多老百姓的生死,一天只知道花天酒地,你们认为,朕能把这大好河山交给这样的人吗?这天凤王朝在他们的手上能长久吗?”他一字一句的问着跪在地上的大臣。他的天下,将来是凤言的,任何人都不能夺走,他也不许任何人去毁坏。
天启帝又看向站在前排的左相,凤轩的外公孙连周道:“孙爱卿,你这么多年来为我天凤王朝也是鞠躬尽瘁,朕也很看重你们孙氏一族。你倒是说说看轩儿这次做出这种事朕能不气吗?”他这个儿子,真是太让他失望了。
孙连周起身站在中间,苍老的脸上布满皱纹,有着岁月刻画的痕迹。他现在年事已高,已不想再理会这些所谓的党派之争,他现在很多事情都看淡了。但凤轩是他的外孙,他也不能不管他。再说了,这个外孙是女儿的命,要是凤轩有什么事,女儿多半也是废了。只是他的这个外孙是怎样的人他还是清楚的,他绝对没胆量做出这等糊涂事来。但看王上现在这态度,怕是认定这钱是凤轩贪的。以王上的脾性,怕是不只是把他抓回来关两天这么简单,他要怎么做才能让他免去这牢狱之灾。
他的脑子飞快的旋转着思考着,突然间灵光一闪,如果这事请凤言公主出面,那一定还有回旋的余地。他恭敬的对着天启帝说道:“启禀王上,臣认为这事还有待查证之后才能再下定论。现说四皇子不顾百姓安危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只是二皇子的一面之辞,谁也没有确实的证据,臣认为这事还得好好调查,调查后发现事情确实如此的话那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臣绝对没有二话。还请王上明查还四皇子一个公道才是。”
天启帝听孙连周说完,又看了看一众大臣一眼,这满朝文武中能担当大任的又有几人。在这朝堂之上,党派之争从来就没有断过,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独善其身。哪些人是孙氏一族的人哪些人又是李氏一族的人多少他还是知道的。他看着孙连周,暗暗想,他该是孙氏一族唯一一个没有牵扯进这次的太子之争的人,他也不想寒了这两朝元老的心,他问道:“那孙爱卿认为谁能当此大任?”
孙连周站直身子,睿智的眼光芒万丈,但让人见了即生亲近之感。他就只是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像家里的爷爷一样和蔼可亲。他直视天启帝的眼睛,淡淡说道:“王上,臣认为这事该让三公主去查。相信见过三公主的人都知道,三公主有着不输于男儿的广阔胸襟和雄才大略。且三公主聪慧伶俐处事公证,绝不会偏袒任何人,臣相信三公主一定能把这事处理的很好。”
天启帝点点头,他的言儿,当然和她的母妃一样是世间最温柔聪慧的女子。现在也是她向所有人证明她能力的时候,可他不是要很长一段时间见不到言儿了吗?他好舍不得。可他更不忍心折断她的翅膀,他要让他的女儿自由自在的飞翔。他看了看大臣们,淡淡问道:“各位爱卿还有何意见?”
李严立马站了出来,看了看一旁的孙连周暗暗想道,这个老家伙做事时总是说的这么冠冕堂皇。平时总说什么不理朝廷纷争,但关键时刻不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出头吗,平时一副清高的模样做给谁看啊。不管怎样,这事是他们计划了这么久的,他一定不允许他的一句话就打乱他们的计划,他反驳道:“王上,现在且不说四皇子是否干过这事,但现在百姓多对四皇子不满,不管怎样王上该处理好这事才对,也不能让百姓寒了心。臣认为还是该先把四皇子关入天牢以堵百姓之口才是,调查后若发现四皇子的确是冤枉的才能再做其他打算。若不这样王上岂能服众。”
天启帝在心中冷冷一笑,这么快就等不及要把对方送入牢中了吗。其实他真的很讨厌这些人在他眼底下耍这些小心思,他都明明白白的看着的。但他还是一笑,假意面带赞许的看着李严说道:“李爱卿说的有理,常言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真有其事朕也绝不姑息养奸。来人啊,传朕旨意先把四皇子押解回京打入天牢。一切结果有待三公主调查清楚之后再做宣判。”
一众大臣再次异口同声的说道:“王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王上英明,实乃百姓之福。”
天启帝在心里冷笑,冠冕堂皇的话有谁不会,这些人的心里又有几人真的希望他万万岁。算了,这些事多想无益还是去看看言儿吧,她这次离开不知要多久才会回来。他离开宝座缓缓走下台阶,向着言栖宫的方向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