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1 / 1)
可不是,生时只自己一个人,生了也没人来看她,她觉得自己就如同她妈妈那个年代的小媳妇了,没人疼没人爱,就是个生娃的机器。
不怪田佳丽会有这种思想,只要看看隔壁的情景,谁会不受刺激,人家也只不过是天刚亮那会才生的孩子,可来看她的人是一拨又一拨,人家还不是W镇上的人,而她这个本土人的待遇却是比不了一个外乡人,你叫她情何堪?
田佳丽胡思乱想着,精神很是萎靡,连陈雅芬再三关照的药都没想起来该喝了。她除了乱想,最多只是看看躺她一侧的儿子,可是小家伙再多的动作是睁睁一只小眼,尖个小嘴,用小舌头添几下小燕子嘴,要不就是哇哇的叫几声,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动静了,也是不会有多大的动静的了。
2000年田佳丽大专毕业的时候,那时大学生自找工作都实行年把了。还记得最后一个学期,大家一边忙着写毕业论文一边找工作。
田佳丽没有关系,好在那时国家兴新发展,什么都才蓬勃发展,象她们这种高新人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还是可缺的,所以工作还是好找的,但想好一点的比如进国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可没那么容易进。
所以她工作是找到,但没有想象中的好。田佳丽的工作就在W市里,离她家M镇还好不是很远,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候左右。田佳丽就买了个自行车,上下班,后来是妈妈出来说话了,意思是,公司里没有配及员工宿舍吗,要是有的话也不用天天来去的,晴天还行,下个雨,冬天什么的,还是住宿舍。这去W市走的是国道,车又那么多,会让家里人不安心的,田佳丽想想也好,就住起了宿舍。
田佳丽的工作是做销售的,但又不是真正的销售,她就是那种维护单子的销售,和老客户搞好关系,平时大家沟通一下,再顺带做些后勤的活,拟一下订单什么的,对,她做的是内销这块。
不管是不满意不是很满意,工作就这么不咸不淡的做了下去。好在工作也不是节凑感很强,同办公室差不多年纪的小姑娘有,结婚的也有,大家认识下来也算聊的来,给她平淡的生活增加了不少的乐趣。
当然,她们的那个办公室也有男同事的,大家也相处的很好,在领导不在或不注意的时候还搭着伙网购什么的,电脑那会儿不是很普及,田佳丽她们的公司小是小,但老板的思想倒也算得上是前卫的,这些个现代化的工具配得很是到位的。
哦对了,田佳丽她们公司的主导产品是针织,为主是针织的内衣裤,品种多样化,生意也不错,大多数是外销的,主产地是日本。
田佳丽进去那会公司还只是购入针织面料自己加工做成成品,再销售。等到田佳丽工作半年后,老板又发展了一个公司,那就是生产针织面料了,生产出来的面料一部分自己公司用,一部分销售,等到第二年,老板又扩展了一个分公司,自己生产做成面料的丝线了。同上一个分公司同理。反正啊,田佳丽办公室里的同事们一致认为,他们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老板是只绩优股呢。对,老板发财了,老板挣钱了,员工有福了可不是这个理吗后面的当然是后话了。
田佳丽是越来越觉的得心应手自己的工作了,也可以这么说,她都有点喜欢上了这个工作,一周上班六天,周日休息,可以回家,下一个周一来到的时候,她又可以和同事们斯混了,这么说是有点对不起老板,上班怎么可以用这两字呢?
那就是因为作为销售部门,公司的发财部门,那地位可不是其他部门可比的,相对说来话语权也是别的部门比不了的了,在自由程度上也是同样的待遇了。
肯定的,工作要管好的同时,在办公室里,大家是其乐融融啊,第一件事就是网购了,大家有时乘领导不在凑一起上淘宝买衣服,日用品,女孩子的玩意儿,当然买的最多的是小零食,钱化不了多少,又可在办公室吃。第二件事是女同事喜欢的了,大家会找好看的网络书看,你找来我找来,看到好看的地方就大家互相推荐着看,看过了大家还可以就某一情节扒上一扒,有时说的自己也把自己感动的不得了,这往往会引来男同事的嘲笑,都说一帮疯婆子。其他的小事也是一大堆,反正田佳丽觉得大家都是乐在其中啊。
田佳丽把先前的因为找了个不大不小的公司时的不高兴事早抛到爪哇国了,和同事们打得哪是一片这么简单,当然,办公司里年纪大点的同事也是有的,可能是做这种工作的人多是性子活跃的人吧,也是思想前卫的人吧,要不,一个死板的人能跑得了销售?
有时,空暇的时候,田佳丽也有想过要不要向哪个老销售取一下经,老做这种半后勤的工作,总不是个事啊,谁不想钞票多多的。可是,这也不是一时三会儿就能办到的事儿。
第一关父母那过不了,有次,田佳丽周六回家,吃晚饭的时候和爸爸妈妈提了想做真正的销售,哪想话才说完,邵淑惠第一个反对,说女孩子的跑来跑去不好,还要出差,这一出差就十天八天的,有没有钱多不知道,家里人会放心不下的,还说,我们让你把书读好不是为了叫你去这种工作的,要不这销售有人没上过大学做的很好的也不少。女孩子嘛,不用挣多少钱,是不是以后养家都得靠女人了?
田佳丽憋了憋嘴说,我还真是想多挣点钱,不好吗,办公室有的同事做业务就是做的很好,有做的很好很好的就有独立的办公室了,有的还当上了领导。
第二个反对的是田佳丽的老子田建国,说他也不赞同,虽然家里钱不多,但也还过的去。
说村里谁谁家的女儿,现在都三十了还没嫁人,村里人多少在背后说,什么话难听就说什么话。这事田佳丽也有听说过,说是村里的谁家的女儿,不过那人没有上过大学,是高中毕业后做的销售,做的挺不错的,开头的时候,村里有人知道后都是一脸的羡慕,只夸那家人生了个有本事的女儿,但等到有不好听的话传出来的时候,就跟着说难听的话了,说全靠一张脸才做的销售,还说不要脸这类的话。
一方面码头跑多了见的世面广了,眼界就高了,那么要求也会跟着提高了,一般人就看不上了。二方面因为开头的事把名声弄不好了,这村子里年纪大的多半封建思想很是较严重的。
这么二来,那姑娘就好象处在没人要的地步了。就剩下了,至于以后是不是还会剩着田佳丽不知道,反正目前是剩着了。还被村子里的人当做了反面的教材。
两票都通不过,田佳丽也只能作罢。爸爸妈妈是这么说的:读大学是你嫁人的最好资本了,现在又不是大学生很多,到时找个工作稳定的比如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的这样就行了,我们不求你们发大财,比一般老百姓过的滋润点就可以了。
田佳丽也不想就此忤逆父母亲,后来大概的想了想也只好作罢,从此就一心投入到办公室同事们的乐乐中。
转眼要到年底了,这不田佳丽的工作生涯都半年了。
说年底到,头等大事是等年终奖了,平时也没少听前辈们说起,年底会发多少红包。田佳丽谋算着,她来了半年了吧,以前辈们的比例怎么着也有几千的,要是领导大发善心多给点,那就更好了。是啊,每月一千多一点的工资,再加上几千块的年终奖,田佳丽想想觉得还行。转而一想要是能做销售,那钱肯定是会再多点的。
这事田佳丽在心里是可惜了几天,不过后来时间一长也就不了了之了。
真的等到年终红包到手的时候离正月初一不过只剩下四五天的时间了。田佳丽在最后的几天里稍稍收拾了一下自己的床,把该带回家的东西整理到一块,就等再后一天带回家了。
邵淑惠这几天心情不错,年底了,晚上和老公在被窝里一合算,一年下来,除过吃用,余额还行,当然大女儿上交的不算在内的。想她一家子五口人,小女儿田文丽二十一岁在读大学,儿子十八岁快上高三了,正是旺用钱的时候,不过好在她老公田建国是开拖拉机的,说来在村子里也算是个能人,想那会儿,不是谁都能被生产队看中开拖拉机的,也是,要不是田建国有这一特长,自己也不一定会相中他,和他结婚生小孩。
后来生产到户了,开始田建国凭着他的技术,他借买了个拖拉机,做起了开拖拉机的生意,主要是给造房子的人家拉建材,石头,水泥,砖瓦等等。
八几年到九几年正是农村里大造房子的时候,所以田建国的收入就是比一般人家好了去了,每天车子开也开不过来,生意好的不行。等快到造房子的尾声的时候,他又托关系送礼,在公路段开起了拖拉机,帮着运造路材料,有时还做运造房子材料的生意,一直到现在。
现在她家里正中是二间三楼的楼房,后面还有厨房间,中间有个小院。前面一个大院,当然一个大铁门是少不了的。在村子里她们家可以算得中上的了。
想她嫁过来的时候,家里的房子不过是合别家串并的一间,并且是没楼上的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