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三、主爵都尉(1 / 1)
本以为回长安的消息能让汲黯开心起来,病也能好得快一点。但是他显然把这消息当做是我孩子气的话。真是的,不相信就算了。
这消息还是我费了好大劲儿弄来的呢。
从汲黯的眼睛里,我只能看到一片星空,看不到别的东西。他的过去将来、人品性格之类的,看不到。我去看天上的星星,也看不出汲黯的过去未来。我只好用了一种比较麻烦的办法,就通过看与汲黯相关的人的未来,来推断汲黯的未来。超复杂的,而且做起来超累的。
好不容易知道了汲黯一年后能回长安,好心告诉他,他还不领情,真是气死我了。早知道就不费这么大的劲了。
然后很快的,一年过去了。汲黯这一年里还是从早病到晚的,不让人省心。
不出我所料的,刘彻打算召回汲黯。汲黯一得到确切消息,就收拾行李往长安赶。真是的,刘彻的官就这么好当?让他病都没好全就上路了。
汲黯把头从马车车窗中探出来,说:“阿凉,想不到你挺聪明的,不过两三天时间,便学会骑马了。”
我连忙把他塞回马车中,说:“在里头老实呆着,等下吹了风夜里又要发热。”“阿凉好凶。”声音闷闷的。
“对了阿凉,你今年几岁了。”“十六岁。”“才十六岁就敢教训起我来了?……”然后又是一通说教。
看来,他确实是忘了,我一年前说的那个预言。他肯定没有把它当回事。
还记得我第一次看到那些星星的时候,娘亲对我说,过了十六岁就看不见了。但是我现在十六岁了,看到的东西反而更多更清楚了。星星也好,别人的过去未来也好。
就连汲黯的过去,我也能从他眼中的那片星空里看出来了。还有他的个性,以及他现在在想什么。
其实他这个人,除了脑子笨一点,脾气直一点,还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缺点了,当然,优点也没有了。所以他其实是一个相当简单的人。
但是,唯独他的未来,我看不见。
一路的车尘马足加重了汲黯的病情,到了长安,也就差不多只剩半条命了。
刘彻任命他当了主爵都尉,享受九卿待遇。汲黯在朝廷中还是按着他在东海郡的那一套来。
自从我们在长安住下来之后,汲黯就限制了我的外出,还用一条布蒙住了我的眼睛。我估计又要重新回到和从前一样的扮瞎子的生活。毕竟这里是天子脚下,他能护我周全的地方,只有他的家。但是我可以偷偷掀开布条,去看别人的眼睛,从而看到长安的繁华。偷偷地。
这段时间刘彻在招纳儒生,大兴礼乐。而汲黯是最痛恨儒家那些条条框框的,他在上朝时,就没给过刘彻好脸色看。刘彻也没把他怎么样。毕竟刘彻在做太子时,汲黯是太子洗马,他们怎么说都是儿时一起读过书的同学。刘彻自会容忍汲黯的这些小脾气。
有一日汲黯退朝回来,心情很不错的样子。我于是从他眼中偷偷看了今□□堂的内容。
刘彻在朝堂上提起了招纳儒生的事,说想要这样那样,然后汲黯就接过去说:“您总是表面上实行仁义,内里贪婪的很,这怎么能学好唐尧、虞舜治理国家呢?!”这样毫无逻辑可言的侮辱性词句,让刘彻无言以对,气得脸都绿了,只好宣布罢朝。
其实汲黯的话处处是漏洞,但正因为如此,让刘彻不知从何处反驳起。这就好比你和一个毫不讲理的文盲讲道理,那种憋屈无语抓狂的感觉。
在退朝的路上,有一位官员走来责备汲黯,劝他不要如此。汲黯听后义愤填膺的说:“皇上设置三公九卿这些左膀右臂,难道就是为了让我们阿谀奉承、专门看着皇上的脸色行事,让皇上犯错吗?我们已经被放在了这个位置上,如果只顾自己保官保命,那不是朝廷的耻辱吗?!”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蠢的人。像汲黯一样蠢的人可谓是世间罕有。
那位官员并不是责备他当面批评刘彻,而是责备他身处朝堂,说话却像泼妇骂街一样,毫无缘由毫无逻辑又没有正当目的,纯粹是为了泄气似的。他觉得汲黯给朝廷丢脸。
简单来说,汲黯敢于直谏没有错,但他发表的意见是错的,还固执如一头牛,认定自己是对的就是对的,拉都拉不回来。那么骄傲的把错得离谱的话大声说了出来。
像他这样傻得可爱的人,很少有了。
汲黯看着我在这儿狂笑,觉得我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