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把酒诉心结,长夜飞花灯。(1 / 1)
“来!我敬大家一杯!”平阳双手持杯,喜笑颜开。
“平阳将军哪里的话?该我们先敬才是!”忘忧欲举起杯。
“?”华临轻轻转过头,便瞧见琅川大步的走了过来,拎起邻座的酒罐子便痛饮起来。“薛公子,你怎么了?”
“明知故问!”琅川大吐一口气,险些被呛着。
“噢?”华临双手平放在前膝,似笑非笑地点点头,“看来,并未解决。”
“什么未解决啊?华临道长。” 君将军对坐而望。
“无大事,且请将军继续品酒。”华临替身旁的琅川斟上一杯酒,“君子若饮酒,且小且数饮,细细品味其中滋味才知水中意。”
琅川一言不发,接过华临的酒仰头咽下。
“薛公子好酒量!”君将军欢喜至极,捞起两个酒坛子直直摆放在桌上,“今夜定要一醉方休!”
“喝!”琅川大笑着朝君将军点头,“不醉不归!”
一室之内,一时之间,楼里欢声笑语,歌舞升平。流光溢彩,热闹非凡。街坊邻居收到君将军的邀请,一同进入楼里吃酒品茶,享受这美味盛宴。
琅川与君文昭、平阳痛饮畅谈,不亦说乎。
忘忧偷偷地尝了一点刚刚出坛的梨花酒,又甜又涩,又香又辣,好不是滋味。东张西望,想着要寻点甜水茶漱漱口,却瞧见大师兄一人靠在楼外的花园的小桥上,于是赶紧跟了上去。
“大师兄?”忘忧蹑手蹑脚地走到华临身后。
“嗯。”华临依旧没有要转过来的意思,依旧背对着忘忧。
“你想师父他们了?”良辰问道。
“...”
“没关系!我们尽快找到解决百字谣的方法就可以回去了!”忘忧说着拍了拍身上挂着的布袋里的竹简,“等我们明早向平阳姐和君将军辞行了就离开洛阳去外面打听消息!我出发前白溯师父曾告诉我,掌门提到洛阳城外有位叫苏远韬的县太爷好像跟这个有渊源!”
“掌门为何未提起这事?”
“我猜掌门一向少言少语,这种消息也许并不可靠,所以并未告诉我们。”忘忧应道,“索性就到我师父那里就再没说起。”
“虽不可靠,但还需一探究竟。”华临微微抬起头,“离开太华山不到几日,不知山中怎样了...”
“没想到大师兄还有恋家这种——”
“休得胡说。”华临皱了一下眉头,转身而去,并捎上一句话,“夜深风大,随我进屋。”
“是是是!”忘忧忍住笑跟在大师兄身后进了屋子。
没过多久,琅川便醉如烂泥,疯言疯语,君将军也一并异常闹腾,忘忧扶着晕乎乎的平阳上了前来接主子的大轿子。
“我告诉你——嗝——我...我再也...不能有机会和鸳鸯在一起了——嗝——”华临将琅川硬塞进轿中,“我这辈子——我发誓——我绝对不会——再——嗝——辜负任何——人”
“好,不辜负。”华临皱着眉应道。
“忘忧——我没事——”平阳摇摇晃晃地坐在轿子里,使劲将前来帮忙的忘忧往外推,“真的没事!”
“我怕你这样会被甩出去——平阳姐,就让我和你坐一块儿吧!”
“真的——不用——”平阳涨红着脸,摆摆手,“我要下去——文昭呢?我要见文昭!”
“平阳姐,你没事吧?你别乱动,这是在轿子上!”忘忧一边支撑着自己坐稳一边扶着平阳。
“我要下去!我头晕——”平阳功夫太好,一掌将忘忧从轿子里拍了出来。
“砰”地一声响声,忘忧摔了个狗吃屎。
“哈哈哈哈哈哈!”薛琅川刚好挣脱华临的手从轿子上跳了下来便看到这幕。忘忧呸了两声,连连拍掉身上的灰,神情凝重地看了一眼狂笑的琅川。
“你别这么看着我!哈哈!我不笑便是了!”琅川一个趔趄又猛地往后一仰栽进了华临的怀里。
“......”华临一脸无言的瞄了一眼怀中的人。
“哇!你看!好多孔明灯!”不远处的一个小孩儿拍着手大呼着。
“好漂亮啊!”
“好多啊!”
老百姓们纷纷赞叹,开心地笑道。
“一盏孔明灯便代表这一个心愿,灯啊,希望你能实现我的小小心愿。”一旁的妙龄女子合起手掌,微笑道。
“许愿?对着这个许愿能实现吗?”忘忧凑上前来,好奇的问着这个女子。
“当然了,这个就是许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