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衣之死(1 / 1)
疯婆婆死了,死在了那个镇东头她独自住了几十年的旧木楼里。
当我们这群不知事的毛头孩子因为捉迷藏而通过狗洞钻进那个长满荒草的院子后,我们吃惊地发现,院中那幢摇摇欲坠的木楼一楼竟是满满一屋子的戏装。虽然已被无情的岁月冲淡了往日艳丽的颜色,可它们依然被主人保管得很好,没有一丝灰尘。好奇心驱使我们蹑手蹑脚地登上二楼,在那里我们发现满头白发的疯婆婆穿着一件漂亮的绿色戏装,躺在竹椅上紧闭着双眼,一动不动。
不久,住在附近的雷爷便来了。他如发了疯般推搡着把我们赶下了楼,而后,我们就听到了他的悲号:“小倩,都是我对不起你啊!”
小倩?是疯婆婆的名字吗?
疯婆婆到底是怎么疯的,我们,包括我们的父辈,都不知道。就是问镇上的老一辈,他们也不是摇头就是叹息。不过,我们可是知道,疯婆婆真的是个十足的疯子。
以前,我们经常扒在围墙上往楼里面看,每次看到疯婆婆时,她总是穿着那件黑色的破袄,即使在夏天也依旧如此,而且,她还会临着小窗,对着镜子化妆成京戏里一个小姐的打扮。厚厚的胭脂附在满是沟壑的脸上,甚是可怖。可是疯婆婆还是颇有兴致地瞧着镜中的自己,还不忘翘起早已变形的兰花指扯着京腔羞答答地念道:“啊,官人,妾身可还看得莫?”每到这时,我们就忍不住笑出声来。疯婆婆看到我们,就如同一只受了惊的兔子。大多数时候,她会飞快地站起身来,大声哭喊着把二楼的那扇唯一的小窗关上,仿佛我们是那些穷凶极恶的强盗,要抢走她心爱的东西。过不了一会儿,雷爷便出来了,他就边拄着拐杖疾走边大吼着把我们轰走;不过,有时候,疯婆婆会目露凶光,好像要杀了我们一般,拿起手能够得着的东西,不论什么便向我们砸来。这时候,我们就四散着逃命,而雷爷则会默默地从他住的那个小屋里走出来,一件件地拾起疯婆婆仍在地上的东西,然后再打开院门上那把红锈斑驳的铁锁,把东西放到院子里,之后出来,把门锁上。
说来也怪,只要见到雷爷,疯婆婆就会安静下来,并且,还会迅速地把楼上所有的门窗关紧。
雷爷可是镇上的“老”好人。听说,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把所得的钱捐给镇上修桥铺路。之后更是力所能及地给别人帮忙。不过,不知道别人怎么想,我认为雷爷给镇上帮的最大的忙就是他毫无怨言地照顾了疯婆婆几十年。甚至把他家在镇东头的大院子都让出来给疯婆婆住,而他自己则住在以前他家的管家住的小屋里。
只是一个无亲无故、疯疯癫癫的老婆婆,值得雷爷这么尽心尽力地照顾几十年吗?我真是搞不懂。
不管怎么说,疯婆婆真的是死了。雷爷小心翼翼地把她干瘪的躯体放进镇上人一块儿帮忙挖的墓穴里,坑底下垫着厚厚的一层戏装,都是疯婆婆在一楼的藏品。来帮忙的人们耐心地待雷爷细细地整理了一遍疯婆婆的装束之后,就拿起铁锹,三下两下把那个不是很深的墓穴变成了一个锥形的坟墓。而在整个过程中都很平静的雷爷,等来人都走光了,便趴在疯婆婆的坟上痛哭了起来,就像是一个被娘打了耳光的孩子。
在这之后没几天,疯婆婆的坟边就又多了一座新坟,是雷爷的。这是镇上老一辈人的安排,也是雷爷临死前的嘱咐。
又过了几年,我们这帮孩子渐渐长大,而镇上的老一辈却是要死光了。后来,当我拿了学校的通知书,就要成为第一个走出清柳镇的人时,伍爷在他的孙子孝杰的搀扶下找到了我。
伍爷说,这个故事本来是要被大伙带进棺材里的,可是他实在是不忍心让自己师傅的女儿在死后还被叫作“疯婆婆”。于是,在其他的师兄弟都已经入土的情况下,作为整个故事唯一的知情者,伍爷把它告诉了我。而且,伍爷还让我把这个故事带出清柳镇,告诉更多的人。
伍爷有着一双鹰一样的眼睛,即使是看遍了近八十个春秋,还是那么犀利。而我就是透过这双眼睛,看到了许久以前,那个平静如水的清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