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四章(1 / 1)
既然是隔出来的房间,自然也就大不了哪去,狭小的地方几步就走到头了。
于郑妺音而言,早早就给这家人定下了“穷人”的定位,就是郑浩年的房间也同样不被她看在眼里,整个房子还没郑墨音当年书房的四分之一大,更别提他那个曾经相当于小园林的院子,放在现代,恐怕就是国家元首也未必住得起。
既然怎么比都是小得可怜,郑妺音也就不计较和那个便宜哥哥房间的差距了,一心布置自己的小房间,令它看起来不那么糟糕。
房间小,东西也不多,不过一张床,一个放衣服的柜子和学习用的旧书桌。连个书架都没有,书本都杂乱地摞在桌子上,地上放着个纸箱,里面盛着小学课本,倒也整齐,许是徐美娟收拾过。
郑妺音讲究干净整洁,不熟练地把该洗的衣物拿出来放到卫生间里,把乱七八糟没有用的东西都扔掉,又用湿了的布把不干净的地方擦了个遍,拖拖地,直到房间规整,纤尘不染了才停下来。
原主是个懒惰的人,从来不收拾房间,郑小公子娇生惯养,身边仆从姣婢成群,打扫的事也是不在他人生里出现的,两相结合,也亏得早上锻炼的一番身体,才不至于一开始打扫就筋疲力尽,耽误了事情。
看着差不多能居住的房间,郑妺音也终归有了一丝归属感,至少再这里,这是属于他的地方。
吃饭的时候,徐美娟大大表扬了小女儿勤快的举动,郑博也不例外,当即给了郑妺音50块零花钱,让她自己买点喜欢的东西。
虽秉承“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令郑妺音从头到尾都没开口,心里却是因为带有赞许意味的举动而欣喜。
一方面,前世郑家奉行严教,即使身为最受宠爱的小儿子,从小到大郑墨音听到的夸奖也是寥寥无几,多数都是父亲告诫自己要虚心,不要比别人稍微好点就狂妄自大,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身上的错误;而现在的伪父母却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夸奖,毫不在意是否太过溺爱孩子,纵使郑妺音告诫自己要谦虚谨慎,却也为别人的夸奖而高兴。
另一方面,郑妺音的所作所为显然与前身不同,这也是她故意弄出的一个破绽,郑父郑母不在意自然是好,她就不用一直装着,一点点改变他们心中的印象;若是在意了,郑妺音就装着还和以前一样,等有了条件,她就立马搬出去自己住,对这对夫妻尽到义务就好。显然郑博和徐美娟光是高兴女儿懂事了,全然没想到为什么从来懒惰的女儿会勤快的打扫房间,可见这小小的一关是过了。
郑妺音稍舒了口气,她也不愿一直装着别人,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怕装久了人也变得和原主一样养成一身小毛病。
看着郑父郑母的态度,显然还是希望自己或者说他们的女儿往好的方向发展,短时间内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将来嘛,还是个未知数。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郑妺音对自己的未来有着前所未有的茫然。
郑墨音有郑墨音的路和责任,郑家称世家,奉行道德传家,因此传承百年之久。家中子弟首重德行,不论嫡系旁系,凡德行有亏者,不得继承家业分得家产;其次重诗书学识,家中男子读诗书,考科举,入翰林,女子除女书之外,亦要略通诗书,故而郑家多出才女。
若还是在大元朝,郑墨音是郑家男儿,将来左不过入朝为官,或居高位,或碌碌庸庸,两者之一罢了。
可如今郑墨音成了郑妺音,从男子变成了女子,前世之路显然在此时已不能实现。
这里讲究男女平等,男子能当官,女的也能。
郑妺音考虑过这条路,发现真正有所作为的女性并不多,而这样的女人也不是他所欣赏的。固然,前世的环境令郑妺音心中还存着些小看女人的心思,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但如今既成了女儿中的一员,总不能自己轻视自己,便也抹去了女人无能的想法。
可对那些外面说的女强人,郑妺音是嗤之以鼻的,认为这些人是女人中的异类。
她欣赏外柔内刚的女人,认为女人本性为柔,以柔克刚才是上选。
郑妺音本性追求完美,既已不是男子,做女子她也要是女人中的女人,女人中的极品。
言归正传,入官场不是一项好的选择,性别有差,人脉全无,能力嘛,又不能肯定是否真的适合。
来了这里,她拥有了前世不曾有的自由,少了一份束缚,所能做的范围就广了。
如果按部就班的读书,三年之后,足够她适应这个世界的了,找到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嗯…至少要摆脱“贫困”的生活。
趁着天好,阳光充足,郑妺音坐在书桌前翻阅小学的课本。
小学的语文都很简单,背背写写,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就那么点内容,中间的几个小故事很有用,就是简体字还得学着写。她有着原身的记忆,认识简体字,却是不如繁体字那么熟练,还得再练习练习。
因为初次拿笔,写起来也十分生硬,比起郑妺音用毛笔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差的不是一两分。都说写好毛笔字,写起字来也漂亮,但让一个古人骤然用圆珠笔来写字,能规整就已经很好了。
语文简单好学,数学就正好反过来。
君子习六艺,郑墨音一丝不落。六艺中本就包括“算术”,可显然以前学的跟现在学的不一样,或者说现在的数学更难,更加深奥。
郑妺音于算术只懂个皮毛,普通的算数还好,往高深里学就白搭了。好在小学的知识简单,郑妺音又是个成年人,理解起来比小孩子好多了,学起来倒也快。
小学语文、小学数学,还有……小学外语。
翻开外语书,一排排小蝌蚪似的符号错落分布在图片上,看得人眼晕头痛,郑妺音心里涌起一股不耐烦。
大元朝物华天宝、国运昌盛,强大的军队驻守边疆,蛮夷数十年不敢侵犯,周边小国亦臣服于大元,年年来朝缴纳岁贡,全国上下莫不以此为荣。
这地方有着与大元朝相似的历史,几百年后,明明疆土广阔,军力亦是强盛,百姓安居乐业,上天入地,日行千里都做得到,为何还要学劳什子外夷语?
连老祖宗的知识都没研究透,反而看重夷人的东西,学夷人的语言,岂不是舍本逐末?
明明白白地摆出是重点科目,等上了高中管你是学文学理,外语一样得学,就是上了大学也一样。
纵使心有不满,郑妺音却无可奈何,高中是一定得上,外语不可避免的一定得学。
认命般的拿起了课本,回想曾经留下的学习片段,
嗯?原主学的就是哑巴外语啊,都读不成段,学了有何用?
将来遇着个夷人,找张纸写给他们看?
似乎还不光她一人这样,郑妺音简直无语了。
虚度光阴!半点无求学精神!
一天的时间,郑妺音半是看书,半是锻炼身体,一点都不浪费。
夜晚,一家人吃过饭后,徐美娟在厨房里洗碗,郑博坐在沙发上看新闻联播。
郑妺音打算回房看会儿书,就听郑博说:“学了一天了,坐下来看会儿电视歇歇脑子。”拍了怕沙发上的空位,“就坐这儿,等会你妈洗完碗,咱们一家三口坐一块。”
郑妺音刚要拒绝,徐美娟也来了一句:“你爸说得对,别整天光盯着书,一点也不放松。你也多出去转转,多看看外面的光景,整天窝在家里对身体不好。”
都这么说了,郑妺音也不好再说要去看书学习,索性坐下来,安慰自己说,多看电视也能长点见识!
新闻联播很快就播放完了,徐美娟在厨房里听着声,赶忙放下碗,不顾满手的泡沫,开走到客厅对郑博说:“咱昨天说好的,今晚看H台的电视剧,快快赶紧换过去!”
那架势,要不是手上净是泡沫,就是伸手抢遥控器,郑妺音也不意外。
郑博“嘿嘿”一笑,“你耳朵还挺灵,刷着碗都能听到电视声,我还没反应过来你就来了。”痛快地如了徐美娟的意。
徐美娟得意道:“那是,我可是等了一个晚上的,要不是你非得看新闻,我昨个也就不能拉下一集没看。今天电视归我,也是你自己说的。”
“好好,是我说的,”郑博也不跟她争论,想到女儿好不容易坐在这儿,就说:“今天小音在这儿,那就不能光归你,咱也得征求征求闺女的意见不是?”
(⊙_⊙)怎么扯上我了?郑妺音无辜地看着两人。
徐美娟不舍地看了一眼电视,犹豫了一会儿,下狠心说:“好,今天就让给小音,你可不准插手。”
郑博应了声“好”,把遥控器给郑妺音。
看着手上盒子大小的遥控器,郑妺音木着脸,心中欲哭无泪。
天知道她连怎么用还没弄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