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3(1 / 1)
电话那端说了什么,被母亲抢白:“你看着好了,这次他女儿结婚,嫁妆肯定不会少的!”
这么多年下来,谢梦瑶早已习以为常。她轻车熟路地去厨房拿温着的饭来吃。
“就是说呀,我就是说我当初就是一下没看住,才害得孩子跟我一起受苦。我这一辈子也就是苦在这里了。”突然,母亲转变声调:“姐,我上次说让你给梦瑶找对象的事,你有没有放在心上……”
过了一会儿,母亲挂了电话,开始打量女儿。
谢梦瑶觉得妈妈做的菜越来越淡了,她夹一筷子香菇炒青菜:“妈,你又让二姨给我介绍男朋友了?我跟你说过很多次不要了。”
“你懂什么!女孩子好的青春就那么几年的,过了季就不值钱了。就像市场上的白菜,卖场里的衣服,都是一样的。到了时间还卖不掉,就得打折。打折、清仓、贱卖,你懂吗?”
谢梦瑶最反感的就是母亲的这套言论,最初听来很有道理,后来像是讽刺,使她越来越反感。
母亲说起打折,像是想起什么:“对了,我前阵子看到那什么牌子的衣服打折,本来一千多,打三折,四百不到。人家就是断码,就一个号了,等一下吃完饭你试一下。”
“妈,以后别给我买衣服了,款式你也挑不好,白浪费钱。你自己买几套好的穿吧。”谢梦瑶说道。
母亲笑道:“妈妈老了,还穿什么?”
谢梦瑶埋头扒饭。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觉得压抑。她不愿抬头看母亲脸上的皱纹,不愿听那些女孩子一定要靠嫁人之类的话,这些都让她难受。
她的心里,某一块地方,发育不良,永远不会长大。
谢梦瑶无意争风,但母亲一早就起来督促她挑衣服。
母亲打开她的行李箱:“哎,衣服怎么带那么少?”
“就呆两天而已。”谢梦瑶说。
“不是跟你说把拿得出手的都带来吗?”母亲说:“哎,那条蓝裙子怎么没带过来?本来配这上衣刚好的。”。
等谢梦瑶到了父亲家,她看到一个化浓妆的女人在门口迎宾。那女人看见她,亲热地叫她:“梦瑶。”
不远处的父亲看见,和那女人一起走过来,谢梦瑶叫他们:“爸爸,祝阿姨。”祝阿姨是父亲现在的妻子,母亲口中的“那个女人”。
爸爸对谢梦瑶说:“来了啊。”
“嗯。”谢梦瑶说。
祝阿姨牵起谢梦瑶的手,熟络地说:“你妹妹在楼上,我带你上去看看,小姑娘们都在楼上呢,你们年轻人谈起话来才有味道。”
楼梯上,祝阿姨慈爱地说:“你也老大不小了,看看,你妹妹都嫁人了。可别学城市里的什么剩女。没前途的。这女人啊,嫁人才是正经。要不然老来无子没伴,多凄凉啊。”
祝阿姨仿佛突然意识到什么:“哎呀。”
祝阿姨不再说下去。
谢梦瑶心中苦笑,母亲和祝阿姨,没完没了地攀比,恨人有,笑人无,这又是何必呢。
谢怡茜正在房间化妆,伴娘们围满了整个房间,她转头看见谢梦瑶,叫道:“姐姐”
祝阿姨说:“这些都是茜茜的同学。”
有个颧骨高高的姑娘脱口而出:“茜茜,你有姐姐,我怎么不知道?”
大伙一齐盯着谢梦瑶。
谢梦瑶却只能转头看着祝阿姨。
祝阿姨干笑两声,含糊道:“梦瑶来的比较少。那什么,你们要吃巧克力吗?我去拿。”
新郎来接新娘的时候,场面闹哄哄的。
按照习俗,他们在地上铺了一个个麻袋,娘家人要背新娘在上面走过。
谢怡茜眼睛红红的,祝阿姨也跟着掉眼泪,旁边一位阿姨对她说:“把女儿养那么大,不容易啊。”
祝阿姨叹道:“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在家里什么苦都没吃过,也不知道能不能和婆婆处得好。”
另一位阿姨说:“呦,那么乖巧,谁会不喜欢啊。你好福气啊,我都羡慕你。哪像我那个儿子啊。”
“儿子都那样,还是生女儿好,生儿子有什么用?只听媳妇的。”一位阿姨说道。
祝阿姨不住点头,不住掉眼泪。
大伙儿坐上车,车队向酒店驶去,打头的是谢梦瑶和伴娘们坐的借来的七辆宝马车。
小姑娘们叽叽喳喳,谢怡茜默默掉眼泪,谢梦瑶抽了纸巾给她:“妆要花了。”
到了酒店,祝阿姨对一个穿白西装的年轻人说:“小梁,这是茜茜的姐姐。”
“这是你妹夫,在市政府工作。”祝阿姨看着那小梁,却是笑着说给谢梦瑶听。
“你好。”谢梦瑶微笑。
“你好你好,姐姐你好。”那人忙说。
此时祝阿姨看到婚礼贺词没有贴在她挑中的位置,她快步去和酒店交涉。
婚礼开始,主持人正在抒情朗诵:“女人是一天的公主,十个月的皇后,一辈子的操劳……”
谢梦瑶听到这里,心想:“女人的命运,到底谁说了算?”
过了一会儿,谢梦瑶去上洗手间。
“吃坏肚子了吧?”谢梦瑶听到外间有人谈话,是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
“没有。饮料喝多了。”这是第二个女人的声音,她的声音有些尖。
第一个洗了手,用干手器“呜呜”吹着手:“哎,刚才那个姑娘,是老谢的大女儿吧?”
“谁说不是呢。”第二个说。
“我有个侄子,老大不小了……”第一个说。
第二个女人立即会意:“我看不好。”
“怎么?”第一个女人问。
“单亲家庭,你说好不好?”第一个女人答。
“也不见得都不好。我的思想还是很开明的。年轻人也不会想那么多啦。”第一个女人说。
“我跟你说,她那个妈呀,神经兮兮的,自从她男人甩了她她就不正常啦。搞不好女儿也遗传。”第二个女人说。
“那是的,结婚,以前叫结亲,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一点马虎不得。常说婆婆很关键,其实丈母娘很也很重要。”第一个女人说。
“就是这样,我那个儿媳,什么都往娘家搬,在家什么都不干,可愁死我了,不知她妈妈怎么教的。”第二个女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