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三十一. 她顺利地,融入了君昭的家(1 / 1)
翌日,入宫拜见了帝后,连同君熙和曲隐一起用了昼食,带了一堆赏赐独自回了府。
为什么是独自?因为圣人(不合时宜地)把君昭留下,一起去宣政殿议事了。
雍王府。
午后的阳光暖融融的,漫步在扶疏的花木间,满眼都是春光。
这雍王府的前身是晋时著名的皇家园林,廊腰缦回,风景如画。
君昭十二岁出宫开府,五监之一的将作监将此改建,按他的心意,简约为主,并不十分华丽,然精致典雅,布局独具匠心——原本应该是这样的。
但现在琼玖眼里的,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比如这小巧的倚翠亭原本漂漂亮亮地立在这儿,四周栽这么多梧桐做什么,完全把亭子遮的严严实实。
那芙蓉池边几棵杨柳婀娜多姿的,偏和两棵槐树摆在一起,好不和谐。
还有这片竹林倒是很妙,但是竹林里种西瓜草莓二月兰是什么奇怪的搭配啊!不是有一个单独的大温室么?
这就算了,明明叫“桃园”,结果园子里一大半都是梨花,还有一小半是海棠和樱花,桃树只有可怜兮兮的几棵,真的好么?
……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府里原就如此么?”不可能吧?
“回娘子话,并非如此。”名为忍冬的侍女含笑答道。
“哦?那为何……”怎么变成了这么乱七八糟的样子?
“两年前郎君忽然传信回来,嘱咐婢子等将府里‘稍作变动’。”忍冬用词委婉。
这还叫“稍作变动”?虽然她没见过之前的样子,也猜得出这府里花木的布局,必然面目全非了。
将作监的官员看到了,一定会哭的吧?
不过,两年前吗?
君昭,倒是有心了。
如今雍王府里的一花一木,无不是她所喜爱的。
有时她不经意的言语,君昭却一直放在了心上。
他本身对草木不甚了了,除了莲花之外,没有特别喜爱的,如今这般大费周章,以致把原有的格局完全打乱,当然是为了琼玖。
“倚翠亭周围,原本没有梧桐吧?”笃定。
“回娘子,原是垂柳。”
“那两棵槐树也是后移来的?”
“正是。”
……
穿过一条长廊,还未进素商园(素商乃秋天别称),琼玖就止步,饶有兴致地问忍冬:“既名素商,想必原有许多秋菊?”
“娘子冰雪聪明,婢子叹服。”
“什么聪明?只是我不喜秋菊罢了。”了然一笑。
只因她不喜欢菊花,所以好好的遍地秋菊的素商园,变得名不副实了。
抢了菊花地盘的又是什么呢?大概是蔷薇吧。
水陆之花木,她喜爱者甚多,最熟悉亲近的,却是蔷薇。
走进园中一看,果然是上百株蔷薇,高高低低,枝繁叶茂。
园中还留了一小半地方,架了些葡萄和紫藤,紫藤的花苞已经鼓鼓的,一串又一串地垂下来,好似淡紫的风铃。
“叮铃叮铃。”清脆的声音传入耳中,琼玖讶异地循声望去,竟真的在紫藤架前发现了一挂玉做的风铃。
片片玉环也是深深浅浅的紫色,怪不得先前没有注意。
琼玖不由驻足,微笑良久。
“这园子便改叫‘蔷薇园’吧。”
“诺。”
乱便乱吧,也没什么不好。反正琼玖喜欢,君昭也就欢喜。
还未把雍王府逛个遍,一个下午就过去了。
与君昭同用了飱食,各自忙碌起来,不时叙话几句,或者忙里偷闲地转首瞄一眼对方,再继续。
偶尔正好四目相交,含情脉脉,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府里的草木虽有些乱,不过是君昭有意改动的罢了,其他事宜都井井有条。
半夏青黛忍冬,冬青石竹朱槿,还有琼玖带来的凌蓓凌妤等人,只要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诸人各司其职,自然有序。
琼玖从不是个“事必躬亲”的——又不是没人可用。
把该接手的接手了,该处理的处理了,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干脆果断,毫不拖泥带水,
不出两日,府里上上下下都知道,王妃温和贤明,御下有方。
皇后殿下也频频召她入宫,言传身教,悉心指导。
一日又一日,慢慢地,她便与殿下亲近起来,君熙不必说,关系更好了,甚至和圣人及曲隐也渐渐熟了。
在所有人的喜闻乐见中,她顺利地,融入了君昭的家。
一切都很好,君熙怀孕更是一件喜事,可惜生活并不总是风平浪静——
后宫,皇后之下,位份最高的丽嫔突然早产了,据说与殿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