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第二十三章 岐山王妃(1 / 1)
一般人在早上总是对被窝有些难舍难分之情的,即便前一晚睡得很香甜,早上也得磨蹭一下,尤其是能清晰地感受到被褥是多么香软温暖之后。
可是有那么一个很温柔的声音比较执着地轻声在耳边说:“主子,时辰不早了,今天要进宫给宜妃娘娘请安。”
她真的很执着,不止说了一遍,而是一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声音是不变的温柔、轻柔,半点变化也没有——真尼玛这不会是个AI吧?
忍无可忍地睁开眼,AI立刻便朝门外喊了一声:“进来伺候。”
在默不作声地被AI打扮一新后,AI还贴心地解释了一下:“主子,这件新衣是宜妃娘娘日前所赐宫缎制成,今日去宫中请安,宜妃娘娘见了,必定高兴。”
宜妃娘娘?哪个宜妃?明朝的还是清朝的?哦,看你发型应该不是清朝的,难道又遇到万历了?
进了宫才知道,原来还是甄嬛朝。
宜妃的儿媳妇嗯,好吧,从来没听说过,又点亮了一片地图,吃个人参果庆祝一下。
好歹是个王妃,还是皇帝的大儿子岐山王的王妃,结果进了宫都没几个人理,一行人低调地直奔宜妃的宫殿。
宜妃是个很普通的中年贵妇人,穿着淡青色的宫装,目测婆媳俩的衣服料子相同,可能是同一批的贡品——太后的国孝还在尾巴上,整个宫中都不见鲜艳颜色,可能最近的贡品都是这个风格。浅色的宫装显得年轻,但分明不适合宜妃,她应该穿绛红或褐色之类会更好,起码显得慈祥。也难怪住在这么冷清的宫殿里,别说有大把大把美人的皇帝,就算是只有一个老婆的老百姓,对着这样的老婆也难有什么柔情。
作为默默求存的老妃子,宜妃向来是从不出头从不张嘴,宣召儿媳妇这种出风头的事她向来是不做的,当然为了维护儿媳妇的威望,她也从不拒绝儿媳妇进宫请安的申请。这回主动宣召,一是太后皇后都死了玉厄夫人受娘家牵连病重,皇帝带着舒贵妃去太平行宫避暑不在家,宫里宜妃庄妃都是常年不得宠的低调分子,庄妃的养子还小,宜妃却是生有皇长子的,这段时间宫里从高到底倒霉的的不少,宜妃这样小心谨慎的难免更战战兢兢,于是冒着胆子把儿媳妇叫来叮嘱一番。
宜妃向来是害怕的,她不想争,也争不了,可她有个大皇子,他们一家再低调也没法像庄妃那样安全,更加小心谨慎是必需的。
可惜遇到了个最近想搞事的儿媳妇。
点根蜡烛,希望蜡烛保佑宜妃熬到老公翘辫子。
是的,熬到老公死才能稍微松口气,毕竟皇帝爹想处置儿子很容易,兄弟当了皇帝基本上是要无视不成器的大皇子的。宜妃求的,就是在一个角落悄儿眯地做个太妃,儿子做个废物王爷就行。
宜妃态度还不错,找儿媳妇来说话,说完了还留下吃了顿饭,虽然以宜妃的地位吃的还不如王府内当家的儿媳妇好。临走了,宜妃塞了一盒子首饰,虽然没什么珍宝,样式也老气了些,但是分量十足。
王妃回了王府,据说王爷还没回来,而且可能又要夜不归宿了,来回话的管家战战兢兢的,显然是怕气死女主人。
当然了,王妃认为王爷永远不回来才好。
晚上吃饭的时候,有三个美人儿摇摇扭扭地走过来,说是要伺候王妃用膳。不过在场的人都能听出来她们没什么善意,就冲这脸蛋、这身材、这娇媚劲儿,这要说不是来找茬的宠妾,谁信啊。
王妃扫了三人头上的金钗玉簪一眼,没想到家底儿还不错,这小妾的首饰比宜妃的都好。
王妃先喝了口紫菜汤,管家回来汇报:“回王妃,人已带到。”
那三人见管家进来,侧过身体,因为管家是外男,作为小妾她们不能像王妃那样接见。
王妃喝完那拳头大的一小碗汤,命侍卫把送上门来立威的炮灰压起来,侍卫们做这活不太熟练,要是换了太监或嬷嬷,控制起来的同时会把嘴堵起来,保证不会发出一点声音。换做侍卫就不行了,所以王府今天出了三个女高音。
这声音实在太有穿透力,在安静的晚餐场合更显得有威力,王妃蛋定地吃饭,身后的丫鬟们也一丝不乱,那些侍卫们明显知道自己犯错了,可是又不好对王爷的宠妾太过无礼,一时有些慌乱。
王妃命管家去把后院大大小小的主子奴才都“请”过来,不一会儿,院子里就围了一圈儿美人。今儿个特意选了正堂用膳,就是等着这一出呢。
那些在后院叽叽喳喳的美人哪里见过这样的架势?一个个缩着脑袋不敢吭声,幸灾乐祸地看着中央被六名侍卫两两压着手臂的“狐狸精”,只要事儿不落到自己头上,就当看戏了。
王妃品完了豆腐汤,冲管家道:“把她们簪环绫罗除去。”
管家垂首应了,朝外面的侍卫喊话。侍卫们虽说不好向王爷的美人动手,但王妃有命,就顾不得那么多了。于是一人压着一人动手把美人头上颈上腕上的首饰都撸下来,把外面穿着的锦绣外衣扒下,一时间叫骂声不绝,美人们狼狈地边骂边哭,一会儿威胁一会儿求饶。不过王妃就等着立威呢,只有折腾不够的,哪里会手下留情。
那些看戏的美人也都受到了惊吓,本以为王妃把她们叫来只是要打压叱骂一回,没料到竟是真下狠手了,一时都担心会不会步上那三个倒霉鬼的后尘。
眼见三个娇俏美人鬓发散乱形容狼狈,王妃只看看保下来的首饰盒衣物,便命人把她们压着跪在石板路上,打当然是不会的,王妃这样的老妖怪想出气也不会用这样的小手段,何况他又不生气。
王妃端着一碗小米粥慢慢喝着,配着一桌子素菜,倒是吃不出素菜味儿,想来油也没少放,这时候可没有豆油玉米油花生油,全都是荤油,可见守孝这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不过明面上还是要遵守的,也正好给出了个现成的理由:“国孝在身,尔等竟如此放肆,今日不处置了你们,来日岂不是王府的灾祸到了!”命侍卫们:“剃了头发,关佛堂里抄经书去!”
都说了守孝这事大家心有灵犀,你这突然找茬大家反应不过来啊。
侍卫们当即就开始那刀开始给倒霉鬼剃头,倒霉鬼们叫得好似刀是割在她们身上一般,看那样子快疯了。旁边围观的也是脸色煞白,恨不得昏过去。这时代女子的头发跟命一般,古人皆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不说了,女子一般都靠外貌生存,剃了头发可不就跟要了命一般,没想到王妃这么狠!
有人偷偷抬头看王妃,发现王妃没事人一般在享受美食,就着惨叫声好像还更愉悦了些,小心肝儿一颤,那阴影就无限大了。
不一会儿,侍卫们就收刀了,因为不熟练刀子又不趁手,那三个光头上还都留着些发茬子,看起来比光头还丑,这会儿跟快死了似的被侍卫拖着。
管家朝王妃禀告:“王妃,那三个罪人手上的丹蔻要不要除去?”
“丹蔻?”王妃瞥了一眼,发现美人们个个都是玉指纤长,指甲上染着桃红色,于是点点头:“除去吧,别伤了手,还要抄经呢。”
于是侍卫们抓着三位美人的玉手,拿着磨石一个一个地开始磨指甲。等全处理完,王妃和管家说了一声“王爷问起来就叫他来找我”,便让他们都散去了,他还有事要安排呢。
王妃以前当然听说过大皇子岐山王,知道他就好个漂亮妞儿,也不知道本性如此还是做出来自保的,反正给他美人儿就对了。美人儿这东西王妃会缺嘛?他也好这个啊!美人卡都不知道有多少!
虽然没有灵魂只是个纸片人儿,不过灵魂也不缺啊,他是搞修真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