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同人 > 甄嬛传同人 > 50 第十四章 玄凌

50 第十四章 玄凌(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命劫 穆玄英×莫雨 少帅的万能夫人 沉默的极点 『犯罪心理』凯瑟琳穿越成海莉 我家的大神似乎崩坏了 贺兰夕照 秦时有孟来 为爱回家 问情之寸心缘 冷冻婚姻

玄凌打发走太后派来的嬷嬷,这里真是不一样,太后竟不再是以琳妃升任太后,而是正经的继皇后身份,而玄凌也因此得了个嫡子的名头。虽然隆庆帝依旧宠爱舒贵妃与六子玄清,但玄凌一脉已经不比忌惮玄清了。于是摄政王就没跟玄凌的妈有不一般的关系,反而是家中妻妾甚多,除了依旧是军事第一人,与其他的宗室王爷并无不同。

这倒有意思。就不知是世界它自己变了,还是人力为之。如果是有人掰弯了世界走向,那这个人实在有本事,说不定又是个大土豪呢。

玄凌想找到这个人,这么牛哔——的家伙,一定是个大方的客户。

有改变的,隆庆帝是一个,他把琳妃封为皇后了,这直接导致了琳妃名正言顺,从而不比勾结摄政王夺位。不过他死了,虽然比原来晚死了一年,不过玄凌也没看出他有什么特殊本事。其他的,像太后,不过是顺势而为,算不得变化。剩下的,就是摄政王了。他变化是最大的一个,首先一大堆老婆,其次没跟琳妃勾结,尤其是摄政王一直以来都顺风顺水,他爹当皇帝时他是最得宠最自在的皇子,他哥当皇帝时他是最有实权最自由的王爷,纵横沙场战无不胜,驰骋情场春风得意,完全就是主角待遇。说他没问题都有问题。

不过玄凌查不出来,蠢系统计算了很久也没算出摄政王的破绽。玄凌粗暴打断它,在结论出写上有问题三个字,没问题也是有问题,我说你有问题你就有问题。

摄政王果然有问题。

他不是摄政王,但他又是摄政王。

他是别的世界来的摄政王,不知怎么死后就变成新的摄政王了。本来以为是重活一世,结果发现这个世界跟以前不太一样。以前宫里没有琳妃,也没有冲冠后宫的舒贵妃,而是有个香妃,此香妃是他哥隆庆帝出巡时带回来的美人,因为身有奇香而得封香美人,香美人能歌善舞,而且跳舞时能吸引无数彩蝶环绕飞舞,又是绝世的容貌(小道消息传闻还说香美人的眼泪落地即成明珠),因此把后宫其他人都比成了小透明,当时的皇后因此女被废,太后也因此女被皇帝屡屡顶撞违抗,形同虚设。最后宫里只看得见香妃和香妃生的三对龙凤胎,其他妃子都被打入冷宫,皇子们也都死了。说香妃是祸国妖妃一点儿不假。可是摄政王还挺喜欢她的,因为香妃十分“天真烂漫”,喜欢给儿子穿女孩儿的衣服做女孩打扮,也喜欢玩孩子,根本不培养他们,于是摄政王在皇帝沉迷香妃而三个皇子都是傻白甜的情况下,收拢朝堂军队、出任摄政王、篡位成功、登上人生巅峰!

他最感谢的人当然是纯真善良、天真烂漫的香妃,于是他登基后天天派人拿洋葱熏香妃,丰富了国库,造福黎民,算是为善良的从不存坏心、别人都是自找的、最无辜的香妃赎她“无意中”造的孽。

他死了又活,因为知道后事如何,便先展开布局,无奈他爹死时他还没准备好,于是又便宜了隆庆帝,摄政王也不气馁,无非是再篡位而已。于是专心收拢军队。本来该篡位了,但是香妃却不见了,倒是多了个舒贵妃,然而舒贵妃并不足以引得皇帝神魂颠倒,摄政王等啊等,最后选了四皇子玄凌做傀儡。

玄凌想难怪看不出问题,原来就是一个人。不过眼泪能变成明珠,还真是生财有道,可惜没遇上,不然复制一个,那不是发财了。

两人这一番谈话,达成了个折衷的结果。摄政王不篡位,玄凌则是让他当彻底的摄政王。除了没有个皇帝的名分,摄政王跟皇帝是一样的了,何况篡位什么的也不好听,他上辈子虽然不介意史官记下他篡位的经过,但没有还是更好的。

玄凌对这个模式很熟,他很多时候都是做个傀儡的,毕竟当皇帝次数多了,也是会烦的。再一次地把军政大权都丢给摄政王,玄凌自己则是窝回后宫修炼。

不久,传来娴妃的喜讯。

玄凌登基后,就由太后做主,把朱宜修和齐月宾分别封为娴妃端妃。虽然朱家有意把朱柔则送进宫做皇后,不过太后还是选了朱宜修。太后是过来人,深知后宫里的生存技能,朱柔则有本事,但太后不舍得侄女受苦。对一辈子在后宫拼搏的太后来说,嫁一个门当户对的夫婿要好得多,朱柔则能过得很好,有她和皇帝在,谁都得供着朱柔则,不是比后宫这泥潭好?后宫里即便有她护着,朱柔则也少不了委屈吃苦。朱宜修则不同。朱宜修自幼隐忍,这性格可是太适合后宫了,只是庶女身份不够,只能先封妃,等生了孩子,再册封皇后。

不过事情还是有了出入。

玄凌一边喝茶欣赏着天下闻名的第一美人的舞蹈,果然这样的美人舞起来就是不一般,教坊司的舞姬们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

太液池边飞旋舞动的朱柔则,乃是承恩公之嫡长女,当今太后的侄女,皇帝的亲表姐。朱家就这么一个嫡脉,朱柔则从小享受的是比公主还优越的资源,不比别人,就是当今太后亲女、陛下长姐的真宁长公主,因着幼年时太后尚未发迹,也是过得无比艰辛,哪里比得上朱柔则受万千宠爱。

大家族娇养长大的千金贵女,本是要做将军夫人的,因为皇宫险恶,太后不忍这纯善的侄女入了虎口,便择了庶出的二侄女朱宜修进宫为朱家奋斗。岂料这朱宜修素与嫡脉有嫌隙,一朝进为皇妃,便有意抬庶抑嫡,又得太后许诺,诞下皇子便为皇后,眼看着朱宜修兴起便是嫡脉惨淡,朱柔则不忍母亲在家中受姨娘之气,也不愿日后时时战战兢兢,便有意进宫争一番。恰好朱宜修得封娴妃,身怀龙裔后,得了太后亲口允诺产子便封后,正是春风得意之时,思及以往在家中受母亲及长姐“照顾”,便忍不住露了两分小女儿之心,央了皇帝把母姐宣进宫来“探望”。朱柔则背水一战,太液池边一舞倾城。

朱柔则确实成功了。

她引起了皇帝的兴趣,只等皇帝点头,她便是大周皇后了。

朱柔则刻意不去想其他,只要母亲安好,她也就知足了。

挥一挥双臂上的桃红软罗水袖,舞衣虽是极轻薄的料子,但朱柔则用的自然不是舞姬们那样不太庄重的衣服,这件舞衣层层叠叠,如今是盛夏时节,即便是夜里,也不会觉得寒冷。何况现在是未时末,朱柔则又舞了半日,早已香汗淋漓。

玄凌细细看着舞动的美人,不可否认,朱柔则真的是很美。肌肤细腻白皙,在阳光下的太液池边,池水微波荡漾,有一闪一闪的阳光跟着晃动,那一身的雪白肌肤仿佛也散发着柔柔的光,更显白嫩。朱柔则长得也是十分漂亮,比慕容世兰的明艳更能吸引人,甄嬛长了张相似却不如的脸,幸亏是朱柔则死后才出现,不然同框一定会成为炮灰。

玄凌对朱柔则很满意,她肯定会比朱宜修听话,朱宜修老是想跟他谈恋爱,玄凌烦不胜烦,只好让她怀孕了,省的她老是又当知心姐姐又当娇羞妹妹,熟料朱宜修怀孕后更是含情脉脉,好像玄凌多爱她一样,朱柔则比朱宜修知趣多了。

三日后,皇帝下旨,立承恩公之女朱氏为后,入主凤仪宫。

朱柔则比任何人都气运强大,只是华而不实,大概是因为死得早的缘故,不然这个女子一定会从一个传奇走向另一个传奇。

皇后身着明黄色华贵凤袍,八只九尾彩凤分别盘旋在胸背、双肩、双前摆、双后摆,望之俯首;头上是高高的凤髻,赤金九尾大凤钗端坐正中,凤凰口衔三排珍珠流苏,末尾一颗杏核大小的水滴状红宝石垂至眉头之上,凤尾颤颤,宝光灿灿;金凤之上是一朵火炼金丹,端端正正坐在发髻顶端,大红配金黄,正是富贵浓烈之极的煊赫。

朱柔则高坐在凤仪宫主位接受众嫔妃的朝拜。皇后微微扬起头,凤目威严品相端庄,不苟言笑的面孔更显国母尊贵,高高在上俯视底下的宫妃们。

最前面的是娴妃朱宜修,一个月前她还是坐在上位抚着隆起的肚腹等着母亲请安自己跪拜的娴妃娘娘,当然现在她也是娴妃,而且朱柔则会让她以后一直是娴妃,只不过卑微地跪伏在凤仪宫的地上,即便凸出的肚腹让她不得不艰难地扶着腰,她也得跪伏着。不过朱柔则没有半点怜悯,选择了进宫,就该抛却一切不合时宜的东西,此时娴妃可怜,若是朱柔则没进宫,可怜的就是她们了。后面三个,是齐贵嫔、苗贵嫔、甘贵嫔。齐月宾,虎贲将军之女,养在太后身边的,长大了便做了宫妃。也是很漂亮的,只是皇帝不喜欢,时常冷落她。苗贵嫔与甘贵嫔,将军与丞相,出身高贵堪为皇后,若不是朱家出了一个太后半个皇帝,是完全没法与苗甘相比的。朱柔则看着即便是跪在地上仍旧心有不甘的两人,心里一瞬间只想苦笑,面上却不露痕迹。再后面,就是几个低位嫔妃,朱柔则不认识她们,也没必要认识,这些人级别太低,基本上这辈子就是等死了。

娴妃生下了皇长子,但是后位已经是别人的了,而且朱柔则就把她压在妃位上,生了儿子也没能升半级。皇帝不管后宫的事,太后又偏向朱柔则,娴妃只能硬忍下这口气。

不过朱柔则即使是不一样了,也没能防住朱宜修,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挣扎了好久,孩子生下来却是个死胎。朱柔则倒是活着,但那模样跟死人比就多了一口气。娴妃就接过了皇后的宫权,大皇子比朱柔则情况好点,烧了一夜勉强活下来,但是身娇体弱,娴妃掌了权,把好东西都搬给儿子,也没人说她不合规矩。毕竟是给大皇子用的,你说娴妃中饱私囊,是说大皇子不配用那些好东西养身体吗?还想不想活了。

玄凌不太管后宫的事,儿子什么的,活着更好,活不成也没什么,他死过太多儿子,何况他对那些孩子也没什么慈父心肠。

摄政王不愧是做过皇帝的人,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完全不必玄凌操心。不过摄政王管了政事,北边的赫赫就不好亲自去收拾了。于是提拔了虎贲将军齐敷和手下的慕容迥,而朝中的苗、甘二人,与摄政王不睦,这些年摄政王得势,这俩就不好过,虽然还是占着丞相与将军的位子,但手中权力比个知府也大不了多少。宫里的苗贵嫔与甘贵嫔,是太后做主选进宫的,太后是不愿意儿子做摄政王的傀儡的,于是想拉拢丞相和将军,但是没什么用。苗、甘没从太后的支持中夺走摄政王多少权力,太后也没得到这俩多大支持。

摄政王重用慕容迥,因为这人是他的手下,但慕容迥还需历练,也需要资历,于是把齐敷先提出来,反正齐敷没什么威胁,也没有文臣跟他勾结到一起。慕容氏就是以后取代齐氏和苗氏的新兴武将家族,而文官方面,摄政王不打算培养心腹,反正他自己就能两手抓。

犹豫齐敷和慕容迥得了重视,宫里的端妃地位也有相应提高。娴妃被皇后压制着不得晋位,皇帝不管事,太后又怕给娴妃晋位会一不小心气死皇后,也就默认。娴妃老实窝着,端妃也不能跑到娴妃上头去,于是奖励就是娴妃分了一部分宫权给端妃。

而慕容家,正好有个明艳逼人的女儿待字闺中,正好明年的选秀也要选进宫中,不如就早点好了。于是慕容世兰被召进宫来,封了个华嫔。因为慕容家是摄政王那边的,太后就十分防备她,不过摄政王实在势大,太后明面上对华嫔还是很慈和的。于是悄悄命娴妃配制了欢宜香,决不能让华嫔有孩子,娴妃也欣然从命。

现在宫里就大皇子一个孩子,还病弱得很,换成别人就该着急了,玄凌却完全不管。孩子生下来就是责任,二皇子的死和大皇子的弱,说起来玄凌这个做爹的得担一部分责任,虽然不扣功德值,但是道理上是说不过去的。玄凌自己也有点纠结,虽然这两个孩子本来就是活不成的,但冷眼旁观他们死亡的过程,即便是玄凌这个老鬼,也是不自在的。毕竟他还有那么一点点正常的三观,毕竟是亲骨肉。

所以不生就不生吧!不生最好,他只要活着就是皇帝,至于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等几年后齐敷、慕容迥和他两个儿子班师回朝,赫赫已经七零八落,不老实的都化作了草原上的肥料,剩下的都是老老实实被打怕了的。摄政王把他们内迁至摆夷旧地,与摆夷遗民、汉人杂居。齐敷顶替苗将军,慕容迥则做了副手,宫里端妃得了一些赏赐,华婕妤升为华贵嫔。不过朝堂上有人说齐敷、慕容迥屠杀赫赫军队太过残暴,建议皇帝处罚两人。摄政王把这些人都发到赫赫与摆夷去了,既然秉持仁德感化,那就去感化吧。

后来选秀时,摄政王在秀女里挑了甄氏与沈氏、安氏带回去做小老婆,而多年来所有人都知道皇帝不流连后宫,于是就没进人,除了摄政王带走的三个,玄凌又凑了一个凑成两对共四个赐给摄政王,其余的给岐山王、汝南王、清河王、平阳王每人几个,秀女也就分的差不多了。其中清河王一直想找个真爱,像他爹他妈一样过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生活,于是一直拒绝赐婚,把宫里的舒贵太妃急得不知怎么办好。沛国公府的尤氏就很好,舒贵太妃也见过,十分喜欢,可惜玄清就是不要。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玄清爆出了跟摄政王的小妾甄氏不清白,吓得舒贵太妃直接病倒,挣扎着跪求太后给玄清和尤氏赐婚。玄清被亲妈以命相迫,只能去了尤氏做王妃。而甄氏,反正摄政王府再没传出过她的消息。

由于后宫里只有大皇子一个孩子,又不幸地没能活过摄政王和皇帝,导致皇帝无嗣。太后到后来就住进了佛堂,日日拜送子观音,结果也没个鸟用。有眼睛的都看出来皇帝必须过继嗣子了,宗室就有些不安定。玄凌嫌麻烦,就挑了摄政王的儿子。摄政王年轻时忙着犯上作乱,同时不忘游遍花丛,长子还是他四十三虽生下来的,因为摄政王也需要小心,这个皇帝是有底牌的,若是关系破裂肯定凭添麻烦,皇帝没有儿子而大权独揽的摄政王却有了儿子,难免不叫人多想。后来玄凌年近三十了还不着急子嗣,摄政王也就明白了。大皇子那样病弱,活不了多少年,那他的孩子就必须上位了,否则摄政王一脉跟新帝肯定要斗起来,那时候不上位就死得惨,上了位名声不好,还不如现在早做准备。

摄政王的儿子封了太子,在其他人看来就是皇帝真苦逼。被当爹的操控了半辈子,后半辈子还要继续被儿子管。不知道日后史书上会怎么评论乾元帝,也许这个世界的玄凌会得一个最窝囊皇帝也未可知。

玄凌想:管我鸟事。

目 录
新书推荐: 绝嗣王爷狂贴贴,咸鱼王妃三胎了 重生到十年前,大龄剩女要嫁人 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穿越神雕:我为西狂 皇城震惊!绝嗣太子与寡妇生娃了 五零:小炮灰我狂点怎么啦? 后宫生存法则:我是富察不是白月光 竹马走开,高冷天降他又争又抢 前往军区离婚,被禁欲军官亲哭了 随母改嫁,重生后我成皇宫团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