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第一章寂寞一枝春,娇俏亦动人-朱宜修(1 / 1)
10 完
甄嬛这一跤跌的极重,更要命的是,后宫里的女人们不会等她站起来。
皇后被甄嬛剪破的那件衣服吓到了,又一次生病了,皇帝命人将甄嬛软禁在棠梨宫后殿思过。
三个月后,甄贵人早产诞下双胞胎女婴,随即抱给端妃和冯淑仪。
后宫众人都不再理会甄嬛,唯有惠贵嫔仍与甄嬛来往,一直追查当日走水的事。
转过一年,太后将朱家庶女指婚为大皇子侧妃,九月初五大喜。
太子已经十三岁了,身体也说不得,皇帝已隐隐有些后悔,只怕太子立不住。
这年八月十五中秋宴后,皇帝突然发难,夺去汝南王兵权,将汝南王贬为庶人,于府中终身幽禁。慕容氏因与汝南王过从甚密,一并夺爵,智龄以上男女皆处斩刑,余下幼儿流放岭南。
宫里,有曹贵人告发华妃溺死淳嫔,又有惠贵嫔揭出去年碎玉轩之祸实乃华妃主使,皇帝大怒,将华妃贬为选侍,迁居永巷。曹贵人出首有功,晋为襄嫔,温宜公主由悫妃抚养;惠贵嫔晋为淑媛;至于甄嬛,当初华妃做的事不是完全没破绽,沈眉庄都能查出蛛丝马迹,皇帝当然早就心中有数,可是碎玉轩失火只是甄嬛失宠的借口,真正的原因是那件衣服,皇帝只是意思意思将甄贵人晋为甄嫔。
八月处置了汝南王与慕容氏,九月就是大皇子纳侧妃。迎来侧妃之前,大皇子先收获了分别来自太后、皇帝、皇后、朱宜修的八位美人。
娴贵妃最近越来越懒,渐渐将大部分时间交给朱宜修,幸好他死不了,不然一定是个重度自杀倾向患者。
干掉了不听话的,自然要摸摸听话的狗头,皇帝将四位功臣之女召进宫来封为贵人,虽然娴贵妃懒懒地想着为什么不在几个月前选秀时把人家选进来。
四位贵人各有特色,皇帝又流连了一阵,出宫去了趟晋康翁主府,又领回来一个盗版钩弋夫人。把戏虽然浅显,耐不住皇帝吃这套,当年汉武帝未必不知内情,可送上门来的美人揭穿了多不好,不能辜负美人恩不是。
胡蕴蓉算起来是皇帝的远房表妹,就血缘关系来说,还不如朱柔则朱宜修跟皇帝近,不过她身具皇室血脉,显得好像比众妃都高贵些。其实皇室血脉有什么值钱的?一代一代地发展下来,京城里的皇室血脉怕是有几千人,胡蕴蓉的皇室血脉来自她的外祖母,一个外字就显得有些不硬气,胡蕴蓉跟皇帝早就出了五服了,也难为胡蕴蓉一声声表哥地叫着。不过胡蕴蓉既然因手握祥瑞得封,又是大长公主外孙女,身份不比他人,虽然是后来者,昌嫔倒位居五位新人之首。
此时安陵容早已静悄悄地成为了芬仪,比昌嫔要高一级,但昌嫔从不向“卑贱女子”行礼,每每见了,必要嘲讽安芬仪。昌嫔娇俏明媚出身高贵,很得宠爱,安芬仪圣宠清淡,后面也没有靠山,只有避一避。
祺祥福瑞四位贵人中,祺贵人娇俏张扬,最是活跃,可惜皇帝有了同类型的昌嫔,祺贵人就不太显了。
朱宜修早就不管她们了,大皇子的一个侍妾郑氏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就是娴贵妃送的那两个中的一个,大皇子就为郑氏请封侧妃,皇帝同意了,并且将17岁的大皇子封为齐王。
娴贵妃想着,时间差不多了。
第二年选秀,皇帝选出了一个傅如吟,活脱脱的二八芳华的朱柔则,一个三分相似的甄嬛都能刺激她,这个傅如吟可有九分像呢。
皇后本就身心俱疲,这个傅如吟的出现更是一个巨大打击,得知皇帝将她封为小仪后,在太子又一次病重后,皇后终于倒下了。
这些年,慕容氏、甄嫔、惠贵嫔、安芬仪、昌嫔、祺祥福瑞,个个都膈应得慌,这个傅如吟更是像狠狠地一个巴掌抽在脸上,里子面子都好像被扒了个干净。
皇帝宠爱傅如吟,连连晋封,不多时已是婕妤。沉迷过后,就发现傅婕妤实在没有内涵,跟皇后天上地下,不由想起了甄嫔,于是甄嫔开始复宠,一路升回甄贵嫔。
太子愈发病重,娴贵妃已经不打算等了,这次太子会病死。
不久,太子死了,所有人都没诧异,实际上,对于太子能活这么长时间,倒是让人佩服太医。
皇后因着太子的死而呕血,在凤仪宫熬日子。皇帝也从甄贵嫔、傅婕妤、胡容华等温柔乡离开,去凤仪宫看望皇后。
傅婕妤因渐渐失宠,便听了甄贵嫔的蛊惑,用了五石散,皇帝当晚呕血不止。
久不理事的太后大怒,将傅如吟贬为庶人处死,傅如吟供出了甄贵嫔,甄贵嫔不认,但仍旧被盛怒的太后贬为美人,幽禁佛堂。
虽然太后命太医治好皇帝,皇帝仍然死了。朱柔则本以为会是她先死,没想到她倒是还能给四郎戴孝。
大皇子登基,尊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朱氏为太后,生母娴贵妃为太后,其余庶母各有尊奉,只是日后住的挤些了。将侧妃朱氏立为皇后,侧妃郑氏封为贵妃,其余七个侍妾都是嫔。新皇后宫里,皇后无子,贵妃一儿一女,争斗也少不了。
太皇太后本来要将朱茜葳立为皇后,只是没人听她的。
番外
朱柔则
朱柔则一直病重,但一直死不了,跟太子一样,这当然是娴贵妃的手笔。如今朱宜修是皇帝生母,与皇帝感情深厚,可比朱柔则这个嫡母太后有地位得多,朱柔则活着,就要仰人鼻息,朱宜修现在也不肯让她轻易死了,日后也让她尝尝有苦说不出的滋味。朱柔则住在颐宁宫侧殿,因为正殿住着她姑妈,后殿是先皇遗妃,一大群人闹嚷嚷地住在一起。如今太皇太后与这位母后皇太后都是没有实权的,太皇太后还好,太妃们跟她仇怨不多,朱柔则就不同了,即使她没有欺负过她们,可看着昔日高高在上的皇后娘娘如今连她们也不如,大部分人都是很容易就心理变态的,毫无理由地落井下石。其实说来说去不就是嫉妒。太皇太后在世时还好说,能护着太后,可太皇太后没几个月就见先帝去了,朱柔则日子就不好过了。胡太容华尤其牙尖嘴利,领着一帮人时常明朝暗讽。朱柔则也没办法,当年的事她说不心虚是不可能的,如今看皇帝的态度,她也开不了口。只能就这样了。
朱宜修
那个人走了。
朱宜修时常想起那个人,他说他是不知道哪里来的孤魂野鬼,可她还是把他当神仙,他救了她的儿子,还把他送到皇位上,最后还把太后的位子给了她。朱宜修在寝宫里设了个神牌,日日香火参拜,还拉着儿子一起,他从救了予瀚开始就没再瞒着他了。她也早就将那一辈子告诉了皇帝,不管他是回天上了还是又成为了别人,都希望他过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