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第一章寂寞一枝春,娇俏亦动人-朱宜修(1 / 1)
6 华贵人
二皇子予泽才出生就被封为太子,不是没有人反对的。不过没有另一股势力能让皇帝忌惮,册封大典也就顺利进行了。
太后对于朱柔则的儿子受到重视是很高兴的,不过多年的宫廷生活下来,太后知道这会让皇后和太子处于风口浪尖,着实算不上好事。想想当年舒贵妃和六皇子,多少人日夜诅咒他们,有人下手了只要能推波助澜就绝不会袖手旁观。
不过就像当初没能拦住朱柔则进宫一样,这次太后也没能拦住二皇子封为太子。或许太后根本就没有真正用心阻拦。
皇后是没力气劝了。她如今还躺在床上养身体,难产时差点死去,恐怕没个几年是恢复不了的。而新鲜出炉的太子殿下,比皇后还虚弱。真正是一群个太医日夜不停地在凤仪宫外轮换着等候宣召,就怕一时太子上不来气。
不过太子虽然看着随时要升天的模样,到底还是长大了。
太子的三周岁生辰如以往一样办的很大,皇后身体好了些,只是仍然看着气虚体弱的,宫务早在三年前就分给了娴贵妃和端妃、悫妃、冯淑仪,也不必日日向皇后述职,多数时候是太后总领。
这次的宫权也是不必推拒,毕竟娴贵妃知道皇后十年内都不一定能恢复成生产前的样子,这时候拿过宫权并不会为他人作嫁,反而是充实自己实力的好时机。而太后大概觉得娴贵妃也是姓朱的,怎么也比端妃起来对朱家有利。皇帝就更单纯了,爱妻身体不好自然不能再劳累她了,菀菀只需要在凤仪宫静养就好,那些劳累事就让底下的宫妃们去做嘛。
如今娴贵妃早就在后宫只手遮天,太后皇后都半点不觉,还暗暗对娴贵妃表示愧疚和赞赏。
朱宜修真是冷笑不已,还以为我会做个唯你们马首是瞻的奴才?真是哪里来的自信!
如今宫里活跃了不少,除了娴贵妃的大皇子予瀚,皇后所出的太子予泽,还有悫妃所出的三皇子予漓和欣嫔所出的大公主。四个孩子中,大公主尚在襁褓;三皇子才将将满一周,每日对着人笑;太子就不说了,所有人暗地里只能摇头,连未满月的大公主都比太子壮实些。唯有大皇子,年满六岁,早已开蒙,并于未央宫接受文武师傅教导,虽然时日尚短不知才学如何,但师傅们由口及心的称赞可稍见大皇子之聪慧。
许是大皇子和太子的对比实在太强烈,连太后都渐渐放弃了太子,转而观察起大皇子。
皇后生产时难产,伤了身子至今未愈,显然不太可能再诞育孩子,更不一定是个皇子。而娴贵妃也是难产,虽然比皇后好多了,可要再怀孕也很渺茫。这样一来,怕是朱家女诞下的皇子只有大皇子可以扶持了。太后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结果,自大皇子开蒙后,时时将他叫到颐宁宫温声关怀,并不时有文房四宝等物赐下。
自皇后入主中宫,只在当年有一次小规模的选秀,三年来皇后卧病在床,如今到了选秀时节,便由娴贵妃代皇后主持。
太后并不参与,还在前两轮拉走皇帝的注意力,她本以为娴贵妃会闻弦歌而知雅意,删掉某些出众的,岂料到最后的殿选时仍是一片桃红柳绿。
娴贵妃“贴心”地为太后留下了一堆美貌的小儿媳,其中慕容氏小小年纪明丽逼人美艳不可方物,唯皇后全盛时能说一句春兰秋菊各擅胜场,如今,说句艳冠群芳也不为过。
冲着她的父兄和美貌,娴贵妃定下正六品贵人,并拟了几个封号“华”、“明”、“荣”,皇帝勾了第一个“华”字,是为正六品华贵人。
朱宜修可是记得,当年慕容世兰初封便是正五品华嫔,当时的慕容家还没有后来那般赫赫扬扬,她知道太后和皇帝心中所想,无非是抬起慕容家又不愿其做大,便将慕容世兰放在前头,既给她荣耀又绝了她的后路。当年朱宜修从未将慕容氏放在心上,一味欢宜香,日日夜夜替朱宜修在暗处嘲笑慕容世兰。如今皇后尚在,慕容世兰只得贵人位份,皇帝倒是好深情,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