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第 50 章(1 / 1)
2003年11月
子诺和丁翰在杭州的岁月平静、安宁,却也少了冲劲和机会,对于极其聪明又努力的丁翰来说,不进步就等于退步,眼看着周边的同学、朋友都在日新月异的奋斗着,变化着,他开始变得焦燥不安,急于突破眼前的局面,找到新的方向。在这个时候,丁翰的家里发生了一件事,让丁翰彻底下定决心要改变。
2003年底,丁翰的妈妈生病了,初步诊断是十二指肠溃疡,丁翰的妈妈当了一辈子老师,最近几年经常带毕业班,不按时按点吃饭是常有的事,经常胃痛,也没当回事,痛了就自己吃点药,老人勤俭节约了一辈子,小病小痛从来不去医院,最近痛的很频繁,出现了规律性的疼痛,食后经常腹胀,偶尔也恶心呕吐,丁翰的爸爸强行把她带去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开了一大堆药,说这是慢性病,没那么快好,要注意控制,规律饮食和生活习惯等等,治疗了一个月,不见好。
丁翰打电话回家时得知,就向公司请假,和子诺一起返深,把妈妈接到深圳来治疗,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丁翰由于工作繁忙,也有快一年没回家了,这次看见妈妈明显的感觉老了,也瘦了,白头发多了很多,有时在等医生的时候,丁翰看着妈妈略有些驼的背影,忽然很心酸,在丁翰的印像里,妈妈一直是那个说话声音宏亮、严厉、一丝不苟、连头发都总是梳得一丝不乱的妈妈,妈妈做为一个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对自己、对孩子们都严格要求,在丁翰的印象里,妈妈很少请过假,就连他们小时候生病,妈妈也是把他们送到校医处交代一下就匆忙赶去上课了,带了7届毕业班,可以说桃李满天下,这样一个能干的妈妈,怎么说老就老了呢!最让丁翰恼火的是医生的态度,总是泠漠的面无表情,你问多几句都不耐烦,换了二家大医院都没太大区别,都说医生和教师是贡献最多的职业,为什么妈妈贡献了一辈子,轮到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却什么都没有。说到底还是没有钱,如果钱够多,私人医院肯定各方面待遇会好很多,其实有时看病的人也没想一定要什么样的上帝待遇,只是希望能更全面的了解信息,找到疼痛最少,见效最快的解决方案,生怕因为自己的疏忽或无知而错过最好的治疗,但是医生因为天天看着不一样的人却是一样的生老病死,早都麻木了,态度好不好,病情说的详不详,全看职业素养,让普通老百姓们觉得气愤又无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至亲至爱的人疼痛、无助却无能为力,
丁翰的妈妈因为胃痛,食欲也差很多,人日渐消瘦,因为在深圳看,医保报销流程特别复杂,繁长,在病情稍有好转的时候,丁翰的妈妈坚持转回老家看了,必竟胃病不是三天二头可以治好的。
经过此次事件,丁翰彻底下定决心自己成立公司单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赚到更多的钱,给家人和自己更多的保障,说干就干,丁翰把这些年辛辛苦苦做销售攒的第一桶金再加上向亲人筹措的一些钱,全部投入到运营中,还是做回老本行通信设备销售,成立公司运营费用太高,而且需要面对税务等各种风险,丁翰选择了先挂靠在一家有行业资质的公司下面来做,利用这些年在行业内积累的人脉和资源,先接了一些小订单来做,以丁翰的勤奋和资源,半年下来,倒也有小赚了些,丁翰的决定正式注册成立公司“翰丰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并与台湾“宏达”达成了代理协议,“宏达”在台湾有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和口碑,正好想以深圳为突破口来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由“宏达”负责品牌市场推广策划及费用,“翰丰”负责拓展市场并完成承诺的年度销售任务。
阑珊印像最深刻的是当时“宏达”台湾总部的人来深圳正式签协议时,“翰丰”还没正式的办公室,加上丁翰公司总共三人,为了能让“宏达”相信“翰丰”的实力,顺利把协议签下来,丁翰想了很多办法,甚至想到是否要到某个写字楼去临时租个办公室来应付一下,但是问来问去,所有写字楼都最少半年起租,还要付二个月押金、半年租金,费用高昂,最后只能是在丁翰和子诺当时租的住所来连夜改造。
丁翰总指挥,二名员工加上子诺手忙脚乱的买东西布置,临时买了五套二手办公桌椅,打印设备等等,把客厅改造成了办公室。但是只有一台电脑也实在不像样,购置几台后面用处也不大,所以临时想办法借,由阑珊负责,当时阑珊公司也才40多人,大部分台式机,阑珊当时把有笔记本电脑的同事的电脑全部借来,共6台,再打印了一些公司规章制度、文化宣传标语、坐位牌什么的,和子诺一起布置。
丁翰做了专门的汇报PPT,给台湾人进行了演示,展示了公司的情况及五年规划,目前销售分布图、重大项目、营销规划等等,丁翰侃侃而谈,演讲很有说服力,当然这其中有些项目是虚构的,但这并不影响丁翰的发挥,讲的比真的还真,最终在晚宴上,丁翰的酒量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几个推杯换盏下来,台湾人拍着丁翰的肩膀说:“兄弟,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我看好大陆的市场,更看好你,公司那边的优惠政策我会尽全力申请给你”!
其实深圳的很多小公司都是这样发展状大起来的,没有哪个公司可以在刚开始起步时不掺一点水份,包括澜珊所在的公司,由起初2001年的10多人发展到2004年的40人,在拿项目和各种认证、资质的过程中,也必须不断的重复这些所谓造假的工作,客户要来验厂前,要整理和收集、印制各种项目验收资料、公司规章、制度、重大应用案例等等,在ISO审厂认证前,各部门均要加班加点制做各种规范的ISO流程、制度及执行记录等等,可以说80%-90%的公司都经历过类似的事件才一步步风生水起,不只是特区特色,也是中国特色。
那几年,丁翰一直很拼,拼出差、拼加班、拼酒量、拼身体、拼智慧,也赶上了通讯建设年,拼出了公司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