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贰拾壹)黑①(1 / 1)
话说那天晚上游荡来游荡去的记忆体谢途回到家后,惊恐地发现满身吻痕的途途和一脸呆样的谢谨,已经不是小处男一枚的他马上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有种看到了自己两个儿子在一起的即视感。
→→
事实上,确定了恋情的两人真正生活起来与从前也没什么不一样。
当然,在某和谐方面,谢谨也就放纵了那么一次。在他看来,途途毕竟年纪还小,纵欲什么的是绝对不可取的。
对此,途途只有一句话可以总结:
找个好哥哥当老婆真是太赞了好吗?
一个月后,两人都迎来了S国学生年度最长假期。
生活一如既往地平淡,直到假期的某天清晨一阵急促的门铃打破了平静。
谢谨打开门,门口的两人出示了手中的证件。
“谢先生,您好。我们是S市警局刑事侦查科的探员,现在有一件案子需要向您询问一些情况。”
其中一名探员出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龄在五十岁上下的亚洲面孔的妇女。谢谨一眼就认出这是以前经常照顾他和途途的苏阿姨。
“您见过或认识这位女士吗?”
谢谨点点头:“苏阿姨是之前我和我弟弟的监护人请来照顾我们的。发生了什么事吗?”
两位警员对视一眼,叹了口气。
“很遗憾告诉您,今早苏女士的尸体被发现于自家庭院门后,法医鉴定为谋杀。我们警方一定会全力侦破此案,希望您能予以配合。”
谢谨将两名探员请进屋内。
探员:“可以详细介绍一下您对苏女士的了解情况吗?”
“苏阿姨曾经与我父母相识,后来移民到了S国。因此,在我和我弟弟来到S国之后,在S国的监护人就拜托苏阿姨来经常照顾我们。我没有听她说过她个人的家庭情况,只知道她似乎没有结婚。”
“方便的话,可以告知一下您父母的联系方式吗?”
“抱歉,不过他们已经过世了。”
“很遗憾。”
谢谨摇了摇头,没再说什么。
另一名探员抬头:“通过我们对苏女士生前情况的调查,我们认为这次谋杀可能与她从前在C国的社会关系有关。您再看看这张照片,是否有什么别的情况可以提供?”
照片上是一块沾着血渍的门廊地板,可以隐约看到一个血字“长”。
探员解释道:“您应该能看出来,这是C国的文字‘长’,我们翻了所有的CS通用词典,却没有办法找到对应情景下的解释。我想,拥有C国背景的您可能会知道些什么。如果有想法了,请及时通知我们,这是联系方式,谢谢。”
送走了两名探员,谢谨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
长。
形容词?
不对。
动词?
长大、生长……还是不对。
长,长,长,长……张?
谢谨的双眼猛地睁开,身体一下子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刚刚睡醒下楼的途途看到哥哥猛然间的动作有些吃惊。
“哥,怎么了?”
谢谨转过头来,神色有些凝重:“途途,苏阿姨她,被人谋杀了。”
途途一下子就呆住了。
谢谨和途途决定到警局再了解一下情况。途途要上楼换衣服,谢谨就在楼下边看书边等着。
可是等了大概有十几分钟,途途仍然没有下楼。
“途途——换好了没?
无人回应。
“途途?”
谢谨放下手中的书,走到楼梯的方向。
楼上没有声音。
瞳孔一缩,谢谨快步踏上楼梯,冲上二楼。
谢谨和途途的房间里已经空无一人。
作为记忆体的谢途已经再次回到了身体里,此时他的意识已经清醒。
刚才途途刚刚一打开衣柜,就被藏身背后的人捂住了口鼻。随后,谢途就感觉到自己回到了身体中。
捂住口鼻的布巾上应该浸有□□一类的化学物质,导致他很快就晕了过去。
再次清醒的时候,眼前似乎是被一块黑布给蒙住了,手脚也有被绳索类东西束缚的感觉。
从嗅到的气味和细微的声音可以推测,此时他是在一辆车里。
“醒了?”突然出现的男声从他的侧面传来,标准的C国语言与质感悦耳的声线。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喽罗。
谢途没有答话。
眼前的黑布被人解开,光线却并不显得刺眼。
谢途此时坐在靠近右侧车窗的后排座位上,向窗外望去可以看到汽车行驶在一条平坦的林荫大道上,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非常茂密,几乎要将阳光完全遮挡。却并不让人感到阴森,只有清爽和舒适感。
除了他身处的这辆车,并没有看到别的车驶上这里。
谢途将头转向左侧,触目所及的是一个一脸笑意的男人。
男人的年纪在三十岁以内,身姿修长,好看的双手交叉放在腿上。下巴光洁,五官俊挺,嘴角的弧度微微上扬,一双桃花眼映着点点日光褪了大半妖媚,倒显得有几分温和的神色。
“你放心,我对你没有恶意,只是想邀请你来寒舍做客一段时间而已。”
谢途眼神闪了闪:“你们都是这样邀请客人的吗?”
男人的笑容加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这次邀约如果让谢谨先生知道了恐怕就很难进行了。”
“对了,还没有自我介绍——”
“——薛希明,希望的希,明天的明。”
男人伸出的手白净修长。
谢途没有伸出手,扯出一个微笑自嘲道:“看来这段时间我有一张免费饭票了是吗。”
名叫薛希明的男人没有丝毫尴尬地收回手,脸上依然是无懈可击的笑容。
“很遗憾,目前看来就是这样了。”
说话的间隙,车已经驶进了一扇铜质大门。道路变得窄了一些,两旁依旧是茂密的梧桐。梧桐后可以隐约窥见宽阔平整的草坪。
车渐渐减速、平稳、停下。车外仍然没有看见其他人。
“欢迎来到梧桐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