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银庄(1 / 1)
我和罗二穿大街,过小巷,专找小户人家或读书人门前叫卖;大户是不屑吃包子的,就是想吃,也不可能吃这么粗糙的,家里有专门的厨子为他们做点心.所以,小户人家或读书人是这类产品最好的主顾.
徐记在深巷之中,很多人嫌麻烦,当然不会专门去找徐记包子铺了,所以我们只要站到门前,就会有很多人出来买.我和罗二一边忙着卖包子,一边忙着收钱,我的嘴里也不闲着,告诉每个顾客,只要他们想要包子,我们可以订货,并且可以送货上门,如果长期订包子,还可以优惠打折.很多读书人都决定长期预定,他们中午一般不吃饭,因为没什么闲钱请人作饭;但是如果我们给他们送去了包子,他们就可以把中午和晚上的吃饭问题都解决了.
我让罗二朝那些书生借来笔墨,写了住址名字,和预定和约,签字,画押,交了定钱,并告诉他们安心读书,包子铺一定准时将包子送到,而且如果对包子的口味不满意,可以随时跟我们说,我们会及时转换口味.
双方满意!
我和罗二一天之内跑了北城的大街小巷,我打算明天去东城那边转转;在梧城你可以随意的走动,只要不去西南角,那里是达官贵人所住的地方,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是进不去的.
徐老板看我拿回这些定单和订金,自然是十分欢喜,估计自从他把自己的酒楼被迫让出去之后,就没见过这么多钱.
我和罗二每天早出晚归,终于辛苦有了回报,我们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攒到了20两,还额外雇了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伙计,我和罗二慢慢的生活变的轻松起来.
徐老板对我们这两个小伙计满意的不得了,决定明天带着我们两个去银庄还钱.罗二本来就喜欢热闹,而且这次出去不是为了卖包子而是真正的出去玩,自然非常高兴.
清早,我们三个人吃了早饭,徐老板装好钱,跟自己媳妇和伙计交代了几句,带着我和罗二出门去了.这个时代其实非常不方便,到哪里都要走,我们小本生意,没什么钱,只好徒步.只有大门大户的才坐的起马车.
冬天还没过去,所以天气还是很冷,呼出的气立刻起了白雾.
我和罗二紧紧跟在后面,三个人偶尔聊上几句,慢慢的路上的行人多了起来,店铺的招牌又重新挂上,门板也都拆下来,等待顾客上门.
三个人来到位于西边的一条街上,这里很繁华,但是从长长的街道望向尽头,可以看见很多的官兵来回巡逻,看来,穿过西边的这些街就可以到达富人和贵人住的地方了.
西街有个很高大的门楼,门楼前用布幡写着一个大大的"银"字,看来是这里了.
银庄门前往来的人很多,我随徐老板来到银庄门口,门前有上马石和下马石,门脸装饰的很气派,上方挂着招牌,赫赫然几个大字"怀鑫楼".
我一抖,不是因为看到什么书法名家的大作而兴奋的发抖,而是我看到了"怀鑫楼"三个大字旁边的两个小字"殷氏",我现在一看到"殷"这个字都受不了,想转头跑路,那个殷狐狸害人不浅.
罗二一门心思的看着街上的景色,没空理会什么牌匾题字.
三个人一起进了"怀鑫楼",里面装饰的更加气派风雅,楼上似乎是约见大人物,谈大生意的地方.像我们这样的小本生意,都不大受重视.
我看到一个伙计迎过来,把我们让到柜前面,柜后面坐着个50对岁的老者,问明来意,让徐老板把约定书交给他.
徐老板从怀里头掏出了布包,仔细的翻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拿出一片纸.上面印着大红的戳子,赫然是"殷氏"两个字.千万不要让罗二看到,这个家伙是个好奇宝宝,万一闹出点事,那我的自由生活就泡汤了.
不过,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罗二的注意力始终在外面的大街上.徐老板将纸片递给那个老者,又从怀里掏出20两银子,老者核对完帐目,写了张钱已还完,互不相欠的条子,双方都印上自己的戳子,然后各留一份,就算大功告成.
虽然过程不超过一分钟,我却觉得仿佛过了一年.一点也不想与那只殷狐狸有任何方面的接触,那个家伙处理起来太麻烦,会耗掉我更多的脑细胞.
徐老板办完了一件大事,自然很开心,带着我和罗二出了银号,说要领着我们好好逛逛梧城,我当然开心,只要远离这个银号,去哪里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