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86、谋动之抛饵撒网(1 / 1)
因为非常时期,所以她现在简直跟被禁足一般,只能待在别院裡。
不过,自从揭开了云若的身份之后,司鸿苍与云若两人,现在简直是蜜里调油一般地亲乎。所以一点都不在乎能不能出府游玩一番。
当然,司鸿苍还不至于禽兽到对还未成年的云若出手,但吃吃软豆腐,还是吃得很欢就是。
司鸿苍侧头打量云若:头戴华贵点翠嵌宝石衔珠钗,耳悬碧玉水滴耳坠,肤色晶莹剔透。珀色眸光晶灿闪耀,朱唇娇嫩水润,她忽然心跳加快,脸颊不可抑制地红透了。
这张脸,她几乎是看到大的。
然早前虽喜欢着他,但对着他时还不至于会动念。
此时,眼下却不行了,不知怎的,看着他心中轻颤。
云若见她望着自己不出声,问,“怎么了?”
司鸿苍从不会对他撒谎。
因此,她老老实实地回道,“若若。这脸上没有了胎记后,我几乎都认不出你来,你脸上看起来也粉粉的……”没搽脂粉吧?
说着手已经伸出去轻轻抚上了他的脸颊,心道:咦?没涂脂粉呢,嗯嗯,不过这手感真是非常好摸呢!接着又道,“你眼睛更亮了,脸色也更白皙了,人似乎更加漂亮了。”
被司鸿苍这样讚美的云若,害他一直害羞起来了。
云若低垂着眼,目光一不小心下移。落在她丰满的胸脯上,吓一跳,急忙转开不敢看,只觉脸烧得更加滚烫。
这个,以前他从没注意的!
怎么就……就长成这样了?
他不禁羞愧,原来自己也是贪色的。
司鸿苍却没在意,凑近了也端详他脸,道,“不过,好像瘦了呢。”
那脸颊已经完全褪去稚气,散发着一股诱人之气
她心中有些异样,终不会将他当孩子看了。
云若听了诧异,又抬眼问道,“怎么会瘦了?”
他一点也没觉得自己瘦。
司鸿苍道,“也许是又长高了。你还在抽条?”
云若道,“长高了点吧,抽条早过了。”
说着忍不住笑起来。
司鸿苍也望着他笑。
静静的喜悦在两人间流淌。
不知不觉的,云若伸手轻触她的手。
触了下,又缩回去,不敢摸。
司鸿苍直接把手放进他手中,还悄悄地对下面人瞟了一眼。
云若被鼓励,悄悄握住那柔中带劲的手掌。
不为扶她,不为拉她,什么也不为,就这样握住,两人就这样当着人亲密,交握的手藏在身子中间。感触那纤白柔韧的手指。那柔韧的感觉一直延伸到心底,让他迷醉。
这样偷偷的亲密,面上还做若无其事状,似乎各外充满诱惑。因此互相对视,嘴角噙着微笑,然后仰头看湛蓝的天空。澹澹的白云,就像她们心头澹澹的喜悦,无法言喻。
司鸿苍先努力平息,等平静些了,才轻声问他没来到自己身边之前的情形。
云若就简要叙述了说他其实过很好,还提起白翊的事。
“白姐啊……”当她住进这座别院之后,就知道了白翊是皇帝的人了。所以,对此,她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不过,说着说着口气就抱怨起来。
“如果他早透漏点什麽给我知道的话,或许,我们俩也不必这样辛苦,还分开的咧!”
云若却微笑道,“我知道我能这麽快来到妻主身边,应该是有白姐在暗中帮助的。其实,上次在中秋的灯会上,能看见妻主也是她安排的呢。”
“啊?!你有看见我?那你为什麽………”
“妳忘了,我被下了禁制,是不能与妳相认的……..”
司鸿苍心疼地安抚她一番之后,即一副信誓旦旦地对云若说,“你放心,我一定会再娶你一次的。就如我之前曾说过的,若是大难不死,绝对回雁南村风风光光地迎娶你,决不食言!”
云若真心地说道,“其实我并不在乎那些虚礼,只要妻主心中有我,若若就很高兴了。”
虽不知妻主现在是何等身份,但看这样的排场,那身份也绝对只高不低的。越是这样,他就越发地不敢去探知妻主的身份。只安安份份地祈求自己能待在妻主身边照顾她,服侍她就好。其他的,他其实也就一无所求了。
这时,下面白星过来唤道,“主子,家主找您。”
司鸿苍虽不舍,却十分满足了。
放开云若的手,柔声道,“你去休息一下,我去见见母亲。”
云若轻“嗯”了一声,一点都不敢耽误妻主去见家主。
每每看了这两人一副“两小无嫌猜”的模样,总总让她的母皇,嘴角一阵勐抽!心想着:早知道她这麽快就能将人给认出来,实在真不该替她送这小子过来的!
不过足以堪慰的是,她还知道关注宫中的情势变化。
司鸿烨领着司鸿苍来到一间密室前。
司鸿苍见司鸿烨在一幅画的后面轻轻一按,一道密道的门即刻在她们的面前开启。
看着设置在书房裡的密道时,其实没让司鸿苍有太多的惊讶。有的只是一脸的澹定与了然。
毕竟,皇帝每次到来都不曾惊动过她人。所以她早就在想这座师府别院,绝对不像它的外观一样不甚起眼,一定有秘密!
果然啊,这座府邸果然有一条通往皇宫大内,直达皇帝寝宫的地道!
所以说,这座府邸表面上虽是归师府所有,但真正拥有人却是皇帝本人!
这密道,不管是出宫或是逃生可多便利啊!
还让她大大地脑补以及yy了好一番。
看着女儿一副了然的模样时,司鸿烨也只微微一顿,并不是很在意女儿这样有些别于常人的反应。反而,只当她像自己,也是见识多广才会这般不惊不乍,不卑不亢,沉稳内敛的。这让她欲立司鸿苍为太女的心意便更加地坚定了。
………………..
皇帝寝宫紫宸殿内
如今被召进寝宫之内的大臣。无论是中立的,观望的,还有已经站好位置的,大臣们心裡大约猜测得到,病危的皇帝这是已经准备要下遗诏了吧。
重臣们,猜是猜对了。不过,大家却先被站在皇帝身边一名少女,给震惊的震惊,震撼的震撼!
老一辈的几乎都认得那张容颜,年轻一辈的除了大皇女,刚新任御前侍卫带刀统领的张倾也认得,以及皇帝钦点为舍人的陆家勤更是认得到有春!
其他人不认得的也属应当,因为,自十五年前张贵君(张冰玉)即被皇帝司鸿烨囚禁于冷翠宫里了。
‘清儿?!不对!她就是清儿所生的女儿啊!没想到竟然这麽像……’张廷看着女孩有些恍然隔世的感觉,好像看到了另外一个活生生的弟弟一样。
‘她是…….谁啊?!’大皇女真的有点吓到!若非眼前是真女子,她都要误以为是她父君(年轻时)站在眼前了。
‘舅舅?! ……..不,不对,她是女的,她是何人?’张倾暗暗惊道。
‘阿苍?!她……怎会在这裡?!’陆家勤更是惊讶!
大皇女、张廷、张倾母女与陆家勤几人,几乎惊呼出声,
司鸿苍的容颜,根本就是前身的父亲张冰清的翻版!差的只是她的左眼下没有那颗小小殷红而惹人怜爱的泪痣而已。
看过了众人的反应,一副“病入膏肓,离死不远”的皇帝,靠躺在凤床上,即连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封大皇女为康王封地维庸,四皇女为定王封地蜀庸。并定在冬至节后,康、定二王,即各自迁往封地居住。
第二道,正了司鸿苍为嫡皇女的身份。
第三道,追加封赐司鸿苍为皇太女。
这是皇帝司鸿烨的计划之一,第一步------逼反。(当然大皇女与四皇女就此放弃皇位之争,两人乖乖地待在各自封地裡安养一生,就算在地方上称王,皇帝还是可以容许的。)
这下紫宸殿一下全炸开了锅,全场一片譁然!
皇帝决意立司鸿苍为太女时,晋国夫人一直盼望能够借世族一脉的反对翻盘,但出乎意料的,除了一些言官跳起来说了几句,竟然没有多少大臣出来说这样的不对。
因为就算司鸿苍从小生养于深山野林裡,但她却实实在在是当年德馨王君所生,更是当今圣上的亲生嫡皇女啊。
这时,站出来一人,是位高权重的荣国夫人,张廷。
然而,她,却是第一个赞成之人?!更是挺身而出的为司鸿苍护航?甚至为她的身份做辩护!
晋国夫人一脸既惊且愕,又直气愤的看着刚和她成立联盟的盟友与背叛者,张廷。
直到完全确认了张廷所支持的太女人选,却为司鸿苍之后,她愤恨至极。
不过,就算张廷站在司鸿苍那边又如何?她是决意也必须站在大皇女的这个媳妇那边的。不谈家族利益,光是私底下那些见不得光的事,一旦被揭发出来,整个家族连襟带株就算死了十遍都不够!
其中还有一人在得知皇帝身边的少女就是司鸿苍的时候,那脸色是越来越黑,那是一种深深被人坑蒙的恼怒!
司鸿苍被立为储君之事,可说在一片波涛汹涌之中,却又在异常平和之下完成。这其中,当然包括了皇帝司鸿烨把持朝政十五年来,积威深重占了多数的原因。
再说,心怀鬼胎的人,就算司鸿苍现在被封为太女又怎样?她们也是会等着皇帝一“驾崩”,趁国乱一起,各自拥皇揭竿而起。到时,谁能称皇?犹未可知!只有撑到最后能登上大宝之人,才是真正的“皇”!
…………..
冬至前夕,
皇帝传出“病危”,宣了康王大皇女进宫侍疾。
这时,各方暗势力即蠢蠢欲动了起来。
晋国府 暗室裡----
“大殿下,绝对不可失去这次侍疾的机会,您一定要让皇上下诏改立您为皇以及拿到玉玺,就算是强逼也要到手!至于其他的,臣都已安排妥当了,您可以安心去做。”
“岳母,有劳您了。”
“不敢,现在我陈家就全跟您坐在同一条船上了。”
“本殿下,他日登基为皇后,一定不会忘了岳母的功劳的。”
“好说。”
相国府密室裡-----
“相国大人,真要这么做?”司鸿皱着眉,总觉得有些不对。“若是局势不朝您说的方向发展,岂不是更糟?”
“再糟会比妳去窝在鸟不生蛋的穷乡僻壤当藩王更糟吗?”李相国冷哼了一声。“一点胆气都没有。老身是看不过眼才助妳上位,妳若自己不愿意爬,最多我们都当个窝囊废看着一个来自山村野地出身的太女得意好了!”
若是有其她人在这里,一定吓得眼珠子都瞪了出来。应该待在皇女府等着冬至节日后迁往蜀庸封地的四皇女,居然出现在相国府裡,而且还是一副早就已经在这里的样子!
藩王于皇帝禅位之前擅自私下与大臣勾结就是谋逆之嫌。即使皇帝现在“病重”,但没下旨让四皇女出府,她私自出府与大臣私下相交,简直和叛乱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司鸿想了想,一咬牙,“罢了,做就做!什么时候?”
“冬至当晚。”
“这么快???”
“师不全就要带着中军回来了。”
李相国告诉四皇女司鸿,说是大皇女想假藉侍疾之便要向皇上逼宫。
所以她的计划就是,等大皇女出手围攻东宫太女时,她们便以“勤王护驾” 为名,说是反剿大皇女,其实是直捣皇帝寝宫紫宸殿,逼皇帝交出玉玺并写下立四皇女司鸿为皇的遗诏。
她当然没有告诉司鸿,她根本就不在乎谁当皇帝,她只要上位的那人是她所能掌控的傀儡皇帝就行了。
没想当初出手抢了的人,竟是司鸿烨的亲生嫡皇女!真是阴沟大翻船!不过,还好这尾断得快。否则,真会招来一场杀身之祸!(孰不知,她早被人盯上,正等着秋后算账而已)
潼关三百里处,一支近十五万大军,正在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