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五十七乐章(1 / 1)
自从宁子珺成为《梵音》的负责人之后,工作变得更加忙碌了,不仅环境变了,工作量也变了,现在的工作量比起之前两人份的工作量还要多,伤脑筋的地方也变多了,脑细胞因此也损害了不少……
“这位是新来的同事,今天加入《梵音》组,主要负责外语部分。”跟组员们介绍完新成员后宁子珺又对新来的同事说了一句:“你跟大家自我介绍一吧。”
“大家好,我是高邑。今天第一天上班,很荣幸能加入到《梵音》组,然后…请大家多多关照。”说完,礼貌的稍微弯腰行了个礼。
现在《梵音》组的办公室里除了宁子珺这个负责人,就暂时只有五个成员:一个晓丽、两个从内部调来的、还有两个就是急招聘来的新人。
组里,可谓是阴盛阳衰啊!五个组员算上宁子珺六个人,就有四个是女的,只有两个男的……
对于今天新来的同事高邑,大家只从宁子珺那里知道名字不知道性别,原以为是个男性,期待已久;结果今天见到真人才知道,哦……原来是女的,而且还是个美女。
不过,虽然女同事们多少有些小失望但不妨碍对新同事的好奇;而两个‘国宝’就更别提有多兴奋了,组里的气氛一向活跃轻松,男同事兴奋之余直接吹起了口哨……
公司里,特别是从事这一行的大多招聘的都差不多是容貌靓丽的,因此杂志社里大多女性都是漂亮时髦的,而且女性的比例永远超过男性。
以至于导致,女同事们过于期待新的男同事;甚至有人大胆向人事部建议多招男性,别一味的招女性,都快变女儿国了,也因此导致人事部的压力巨大……
这个话题有点扯远了,还是拉回来讲讲现状吧。
高邑刚介绍完自己,就受到热烈欢迎;可能没想到会这样热情,脸上稍微有些羞涩,但整体还是从容大方面对,这导致同事们对她的第一印象特别好。
因为人少的缘故,办公室显得有些空旷,位置也多,也因此新来的同事都能自由的选个中意的位置。
今天新来的高邑就正好选在晓丽旁边的空位置上,高邑拉开滑轮椅,顺便和旁边的晓丽打了个招呼,晓丽也回了个灿烂的笑容。
高邑把身上的包包放到了办公桌下的柜子里,她快速地扫视了一下整个办公桌,新的,连电脑设备都是新的,而且桌子下面的柜子还带有锁,十分方便。
她觉得自己真是幸运,一回国就找到了这么好的工作,一开始听朋友说过回国找工作有点难,她已经做好准备,还往网上广撒简历。
她是专供外语的,英语、西班牙语,略懂些日语和韩语,泰语勉强会一点点;其实像她这样的学历和经验,找份外资企业的工作或者翻译的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只不过她不喜欢;这次同时叫她去面试的除了现在这家杂志社还有另一家外资企业,两家她都有去,只不过她比较喜欢这家杂志社的气氛。
果然她的选择是对的,她不喜欢呆在枯燥的办公室里整天就是枯燥的工作,这会让她窒息。
希望这家杂志社不会让她失望。
高邑打开新电脑,加入了公司的群和《梵音》的群;可能是第一天上班又或者是这个组是新成立的缘故,所以能做的工作暂时没那么多,只是先深入的了解公司和《梵音》。
宁子珺又从自己独立的办公室里走出来,拿出一份文件交代给了组里的一个男同事;然后站在旁边的白板前;是的,办公室除了必备的桌椅外还有个大大的白板供人使用,有点像走进课堂或者是研究室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会让人反感反而让人更加有斗志。
宁子珺在白板里写东西,正对着白板的几个同事对好奇的望了望,高邑和晓丽正在其中。
宁子珺写完后,转个身,拍了拍手掌,众人立马看了过来。
宁子珺酝酿了一会儿,说:“《梵音》是新成立的,大家都知道,也因为它让我们相聚在此;大家有的是新来的有的是从内部调来的,可能彼此之间不相熟,对新环境也比较陌生,但不要紧,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有大把的时间相处在一起,也因此我们要更加团结起来。虽然我们现在组里只有五个人,但并不妨碍《梵音》的进程,接下来的日子里陆续会有新同事加入到我们的组里,也希望大家对新同事有一份包容的心,除此以外还请勿打乱了自己工作的进度;每个组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章程,《梵音》组也是如此,相关规矩和章程我已经发到共享里,大家可以进去仔细看看,这里白板上我特意写了几条重要的,希望大家能遵守到位。我要说就是这些,如果你们有疑问可以现在提出来。”
话音刚落,就有组员举手。
宁子珺点头示意一下,艾玛兴致勃勃地说:“珺,我觉得我们对彼此负责的工作都不熟悉,能不能让每个人简单介绍一下,让大家有个初步了解?”
宁子珺:“这个等以后组员都到齐了再一次性介绍吧,现在介绍了下次有新同事来岂不是又要介绍一遍?”
艾玛点点头,还真是这样呢。
宁子珺:“现在才开始起步,暂时接触的不会像《迷雾》这样多;等以后成员都齐了,进入各自岗位,《梵音》上轨道了,那时估计接触到的就更多了,可能还要频频跑工厂呢……”
跑工厂?高邑第一次到杂志社工作并不清楚内部情况,眼里露出了一丝不解。
旁边的晓丽看出了,好心的解释了一下。
“就是杂志上轨道后,就要印刷,得亲自跑工厂,好听点就是亲力亲为,不好听就是监督别人;万一工厂的人没理解透印刷错误,那杂志社要损失很大一笔印刷费。”
原来如此,高邑稍微了解,微微点了点头。
高邑刚来对杂志社一无所知,所以有很多疑问但不知从何说起,也就没举手提问。
艾玛提完了问题,轮到男同事陈珂。
“子珺,我想知道我们的成员什么时候能到齐?现在的人手少会不会影响到《梵音》的进程?”
陈珂是杂志社里调来的,相对而言对公司对《梵音》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宁子珺:“这个要看人事部,我跟她们说了尽量一个月内招齐人;《梵音》刚成立,开头准备的工作虽然多,但还没上正轨,所以不会影响到进程;不过大家就可能稍微辛苦一点,工作量会比以往要多。”
陈珂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心里知道不会影响到进程也微微松了口气,他就怕人手不够,影响到进程从而要不停地加班或通宵,那就惨了……不过,工作量会多起来,那这样要不要通宵加班呢?
“工作量,辛苦一点也没什么;大家一个团队,能加入《梵音》就已经很荣幸了,不过,我还想知道这个工作量多起来,我们是不是需要像《迷雾》那样通宵加班呢?”陈珂又问了问。
《迷雾》的惨烈状况相信公司里的人都瞧见,因此对陈珂提出的这个问题也同样感到好奇。
宁子珺:“加不加班我不能保证,这要看你们的效率;不过《梵音》现在暂时和《迷雾》比不了,通宵就有点夸张了,我们暂时不需要;以后等《梵音》正式上轨道了,可能会需要吧,这个不好说,有时候总会有点意外;不过那时人手充足,应该不会到要通宵的地步,可能忙起来稍微加点班这样。”
这样还好点,她们可不想像《迷雾》那些成员那样通宵一两晚,吃睡都在休息室,几个人一起堆在那里睡,太惨了……
宁子珺又说:“大家看了《梵音》的大致介绍了吗?”
看大家都点点头,她又说:“那你们有没有什么不明白?或者疑问?”
新同事蒋朝,昨天刚入职,虽然看了公司和《梵音》的介绍,但可能专业术语比较多,有些地方不太懂。于是,就开口提问了一下。
“组长,我想问问,我们组《梵音》的流程大概是怎么样的呢?群里的《梵音》介绍,只是说了它的内容,没说整一个流程是怎么样的,我第一次到杂志社工作不太了解。”
宁子珺:“每个刊的流程都不太一样,像《迷雾》肯定比《薄荷》《上元》多一两个步骤,《梵音》呢,应该和《迷雾》大致差不多……”说完,拿起旁边桌上的杯子抿了口茶,继续说道。
“现在我就简单介绍一下;以后成员齐了,新同事对此有不懂的,蒋朝,你就负责给他们介绍。还有,不需要叫我组长,可以直接叫我名字。”被点名的蒋朝笑着说了声:“遵命!”
宁子珺:“《梵音》第一,是策划:详细研究分析杂志的定位、读者受众、媒体风格、组织架构等内容。
第二,是编辑:明确栏目主题,对收集的稿件进行归类、文字编辑、修改。
第三,是拍片:针对文章内容,进行相对应的拍摄工作。
第四,是修图:把所拍摄的照片或搜集的图片进行修图、美化,使其看起来更具感染力。
第五,是设计:美编整理各栏目,以杂志定位和风格为前提,根据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进行版面设计和排版。
第六,是校对:对美编制作完成的样刊仔细核对,确保无误。一般校对三次后可定刊。
第七,是印刷装订:选择印刷公司,确定印刷数量、纸张、张数、装订方式等。一般印刷前,印刷公司会给打印一份小样,可以看到大体成品效果。
第八,就发行:通过杂志社在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进行与当地书店、报摊等进行发行或直接邮寄的方式进行发行。”
蒋朝这个新成员正认真的听着,边听便记着。
宁子珺:“其他人还有其他问题吗?”
大家都互相望了望,好像没人有疑问了。
宁子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正式开始今天的工作;她首先要整理的是今天成员们的所负责的工作,应该怎么分配;哪些人适合做什么,都要一一整理好。其次,再和每个组员‘谈谈心’,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殆;这样也能快速对每个人有大致的了解。
她拿起每个人的简历,仔细地看了两遍;紧接着,把工作分配给每一个人。
宁子珺分配好之后,按了电话里的内线,分别叫进来。
第一个,是刚刚提问的新男同事蒋朝。
轻轻敲了敲玻璃门,得到请进的许可后方才进来。
宁子珺:“请坐。”
蒋朝坐下后,有些轻微的紧张;他第一次到杂志社工作,第一次见到公司里居然都是时髦的俊男美女,第一次感受到还有如此轻松氛围的公司;最主要的是他今年才二十几岁而已,毕业才一年,如果不是急聘,估计肯定不会叫他来面试。
宁子珺:“我看了你的简历,你虽然只有一年的工作经验,但修图很厉害,杂志社也是看中你这个才招你的,你也知道,我们杂志社通常招人都需要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
蒋朝:“我知道,所以当人事部叫我面试时我也有些惊讶……”笑了笑,阳光男孩的灿烂笑容,清澈而纯净。
宁子珺微微笑了笑,说:“那你知道要加入《梵音》,有什么感受吗?
蒋朝看着对方淡淡的微笑,觉得自己这个组长虽然淡漠了一点但人还是很不错的,很好说话。
“感受嘛……期待!期待它的成长~”
宁子珺:“你知道你以后的工作要做什么吗?”
蒋朝:“知道,修图。”
宁子珺:“对。修图是主要工作。”
蒋朝狐疑:“还有次要工作?”
宁子珺:“嗯。修图是主要工作,次要工作就是拍片。”
啊?拍片还要他?这不是摄影师做的吗,他不会这个……
不解还是不解,蒋朝带着疑惑的表情望着宁子珺,说:“我拍摄技术没有专业摄影师好。”
宁子珺:“这里所谓次要工作拍片,其实是摄影师拍,但你要提前跟摄影师沟通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照片,等我们一致商量好之后,你就要和摄影师商量,有时候摄影师不一定一次就能照到满意的相片,这就要靠你去跟摄影师进行相应的讨论。”
哦,原来是这样;吓坏他了,还以为要他拍片呢……
蒋朝:“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