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一季---第二篇 第四章(1 / 1)
第一季---第二篇
第四章
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回到手术室,只见就剩我老师和蔚蔚的老师在,在就没几个人了,杨远志这回近距离的观看了,可是已经缝皮了。
几分钟之后手术结束,就是麻醉师的主场了,麻醉师观察着患者的反应,并且不时的盯着麻醉机以及监护仪,过了十多分钟和我们说,可以走了,我看见并没有拔出气管导管,可能是为了安全考虑,我们一起把患者送至ICU了,家属焦急的等待在外边,我老师和家属交代病情:
“孩子手术做完了,手术非常成功,现在麻药劲没完全过,小孩子,也不用着急醒,等他自然醒,不会哭闹,对孩子也是有好处的,你们就把不用太担心了,这里暂时也不让你们进去,你们回到病房去等吧,有消息会通知你们的,你们也没吃饭吧?一个人去买点吃的回来吃。”
患者的母亲:“江大夫,你就让我们在这吧,我就在外边,保证不影响你们正常工作,我就是想离孩子近点。”说完还眼泪汪汪的望着ICU的大门。
我们见劝说无效,也只好由着她了。
我老师又对患者的父亲说,“那你去买点吃的回来你两吃,别孩子没怎么样,你两身体在受不了,等孩子醒了,还需要你们的照顾,所以,先要照顾好自己啊!”
患儿的父亲看了一眼妻子,点了点头。过去跟他妻子说了什么,他妻子点了点头,我们想是说通了,然后走了。
下午除了值班的齐老师之外,老师们都不在,我们几个实习生在忙着自己手头的事,说是忙着,倒也没什么要紧的,在侯莎莎没进来之前还是很融洽的:我和蔚蔚看外科学的书;杨远志在看考研的书;昊天在电脑那里写病历;凌游在哪一边和这个说两句,一边和那个笑两回。
侯莎莎推门而入,我和蔚蔚瞄了一眼是她就当没看见的继续看书,凌游也没有说什么。自她进来后屋里静悄悄的,气氛有点诡异,凌游几次三番要张口,都被我横了几眼不敢出声。是的,我们不喜欢她,从来胸外科的第一天,到后来的每一天。而她虽然和杨远志是一个班的,好像也不是很和谐,杨远志和她也不怎么聊天。
记得几天前,我进洗手间时她正出来,等我出来后蔚蔚很诧异的说,“你干嘛去了刚才?”
我说“去洗手间了啊。”
蔚蔚惊诧的说,“那刚才江老师找你去给患者换药,侯莎怎么说看你去门诊那边了?”
我心里瞬间一凉,“我刚刚明明在洗手间看见她了啊!”
说完我和蔚蔚都明白了,只是没想到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以前从未遇到这种人,谎言说的比真话都真实、快捷,并且丝毫不顾虑被拆穿之后怎么下台。
我怒气冲冲的问,“她去哪个病房了?”
蔚蔚拉住我往外冲的脚步,“怎么?你还能在患者跟前理论这件事吗?”
我静了下来,终究咽不下这口气,气呼呼的坐在那里生气,凌游和昊天从外边进来,看见我的表情,好奇的问我怎么回事,蔚蔚就把前因后果说了,凌游笑嘻嘻的说,“你们啊,到底是小女子,这么点事,就气成这样,想我跟她一个老师,什么招没见过?哥哥我就从来不生气!”
凌游的话我自是相信的,但是仍然很不服气,争辩道,:“那就由着她在那颠倒是非,信口雌黄?”
凌游笑嘻嘻的说,“多大点事啊,以后留点心眼不就完了,额,对了,紫菀好像缺这个。”
我站起来就捶他胳膊,怒道,“你说谁缺心眼!?”
“呐,呐,谁急眼就是谁啦!”
之后的几天,我每次看到她都是很生气,但是事情过去了,又没有对证,只能憋在心里,搞得自己很郁闷。
蔚蔚明白我的心思,跟我说,“紫菀,其实凌游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知道她是什么人,咱防着点就行了,你这样每天气呼呼的,把自己气够呛,干嘛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我觉得蔚蔚说的很有道理,也就没那么气了,不过跟侯莎莎却是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了,都当对方是空气,只是每当有她的时候,空气都会有点紧
“侯莎莎,你来跟我给15床患者换下药。”齐老师说完就出去了。
凌游站起来笑嘻嘻的说道,“莎莎姐,带小弟一个呗!”
侯莎莎眼睛都没抬一下,不咸不淡的说道,“你去问齐老师。”
凌游抬起手摸了摸鼻子,我和蔚蔚都在嘲笑他,我用口型示意他:“活该!”
凌游正在想台阶的时候,齐老师又从外边回来,见凌游站在地中间,说道,“你愣着干嘛,去帮忙啊!”
凌游乐颠的说道,“好嘞!”然后一溜小跑出去了。
我和蔚蔚笑的前仰后合,昊天说道,“你们轻点闹吧,他也挺不容易的,这就是他,换个人都得。。。”
我和蔚蔚等他下文,他却不再说了,继续打病历,好像刚才并未说话,我和蔚蔚面面相觑,但是并没有追问。这时候,杨远志竟然开口说道:“没错啊!”
我再次大跌眼镜,再看向杨远志,他继续把自己埋在考研书籍里。我凑过去问他,“杨远志,你要考研啊?”蔚蔚“嗤”的一声笑了出来。我有点囧,杨远志竟然有点脸红,我回过头狠狠的白了蔚蔚一眼,继续问道,“那你怎么还天天在这实习啊?我看好的你们临床的学生都不好好在这实习了,都去天天泡自习室。”
杨远志抬头看了我一眼,又低下了头,说道,“我这也是想多学点,毕竟,实习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啊!也谈不上耽误时间,没事的时候就多看会,考研也会遇到病历题,多看些毕竟比书本上的字要印象深刻,不过,大概轮完心内科我也不能总来医院了。”
我点了点头,考研还是就业,一直都是困扰大学最后一年的难题。
其他专业的学生最后一年都没什么课了,留给学生做论文,考研或者找工作;而医学生,最后一年却是关键是临床实习阶段,第一次接触医院,医生,患者,以前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这回事真的能够学以致用了,或者说,这本身也是学习的过程。
大多数临床专业的学生都会选择考研,而牺牲掉1月份之前的实习机会,我们寝室的韩冰就打算十一之后进入闭关状态,蔚蔚还在犹疑,而我,也还没有想好。1月份之后,也快过年了,年后就是紧凑的招聘会什么的,又开始东奔西走找工作阶段,所以很多学生,实习这一年都不怎么在医院,而带教老师也见怪不怪了,毕竟在这个行业,本科已经是最低学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