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圆梦大学(1 / 1)
大学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如果是吴哲,他会告诉你,大学啊就是一帮年轻人谈论理想的地方。上辈子听吴哲讲他的大学生活时,我总是很羡慕,对我来说,那好像是我遥不可及的另一个世界。我曾经幻想过大学的生活,可能是因为我太笨了,我想象不出。吴哲说,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很难想象的。我喜欢听吴哲说话,因为他的话总是很有道理,让人信服。
这辈子,我终于进入了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世界。
就像当初在五班一样,在校园里,我仍然是一个另类。和在五班的时候不同,他们看我的目光中带着不可置信与惊奇。在他们眼里,我年纪小、个子小,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而在我的眼里,他们同样也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照顾的孩子。
他们管这个叫,代沟。
这个词我在书上看过,是一个心理学范畴内的词,我曾看过几本心理学方面的书,上面说代沟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年龄、经历、所处环境等的不同,会造成两代人思考方式的不同,从而产生冲突。
校园带给我的是和部队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这里充满青春的朝气与生机,真真正正的幸福时光,真真正正的年少轻狂。可是我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快乐,我就像是一个会发光的珍稀动物,走到哪里都会吸引别人的注意,走到哪里都要被人观摩。这种感觉很不好,尽管他们的目光中不带任何恶意。
后来我的队长对我说,忍耐,不仅仅能够忍耐寂寞,还要可以忍耐光环。
除了这一点外其余的都很好,老师和同学对我都很照顾。
上辈子我从来没有上过大学,我高中以上的学历是我自学得到的,因为我想在部队更长远地走下去,就必须得有学历。
上辈子,我更想上学不想当兵,这辈子,我上学是因为我想更好地当兵。
——————
对于许三多上高中这件事,许百顺还是有些迷糊的感觉,他不能理解自己的龟儿子咋一下子就上了高中,他又是怎么在龟儿子的劝说下同意了让他上高中。不过这件事情多少让许百顺很是得意了一阵,而这段时间许百顺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几乎每天要在成村长家门前路过十几次,说话彪高音,好像生怕屋里面的人听不到一样。
其实对于许三多家这样的农村家庭,负担高中的费用确实比较吃力。好在许三多的成绩优异,拿到了奖学金,再加上国家的优惠政策减免了他的学杂费,不然他真就没法继续念下去了。
不管许百顺反悔与否,许三多已经来到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报到了。高中的课程繁忙,好在许三多上辈子已经自学过高中课程,应付起来也不是那么困难。
除了学习,许三多还要坚持每天的锻炼量。每天天还没亮,同学们还在被窝里安睡,许三多就已经爬了起来开始了每日雷打不动的各项训练。等他训练结束,起床哨也吹响了,这时他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课余时间,同学们都在玩闹,许三多就泡在图书馆里,自学大学课程、看书或者是整理资料。
许三多最喜欢的就是每周的休息日。每到周末他都会早早地背上背包,跑到城外的林子里,做潜伏训练。这里才是他熟悉的地方,他喜欢趴在草窠子里,头上盖着枯草,听着风吹鸟鸣,静静地观察着四周。
每周,许三多都会写三封信,一封寄给家里,一封寄给成才,还有一封寄给伍六一。
训练、学习、写信、吃饭、睡觉,每天不断地重复,枯燥却充实。许三多的同学总是劝他要懂得娱乐、懂得享受生活,他的老师有时候也会劝他要劳逸结合,每每这个时候,许三多总会龇着两排大白牙笑着说,我会注意平衡的,不会累垮的。
1986年,许三多九岁,他已经完成了高中的学业,并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了一所高等院校,成为了该校本届最小的入学新生。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下榕树,大家都知道老许家出了个大学生,还是高考状元,许家祖坟简直都要冒青烟了!整个下榕树也就这么独一份儿。
许百顺在犹豫是否让许三多继续上学,考上大学是好事,可是大学的学费比高中多很多。许三多告诉许百顺,大学也是有奖学金的,不用家里拿钱,而且他现在在学校勤工俭学也可以挣钱。听得许百顺一面骂着“龟儿子”,一面在心里面泛酸,临走时,还是塞给许三多一个存折。
许三多坐在火车上眼眶发红,许百顺在车下大喊,儿啊,要好好活!
这是许三多上辈子的人生信条,这辈子,他也将继续下去。
1989年,许三多十二岁,仍然是学校里的珍稀动物。这一年他拿到了电子信息硕士学位,医学硕士学位,并且正在一所著名医学院攻读医学博士,同时又自修了一门心理学课程。
同年,许二和体检不合格,被涮了下来,没过几天,就离开下榕树进城打工。许百顺把当兵最后的希望放在了许三多的身上。
1990年,许三多十三岁,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心理学士学位,并由学校推荐,准备在某军区医院实习。
在许三多的建议下,许二和开了间餐馆,虽然不大,倒是个营生。许一乐在家里搞起了大棚种植,虽然他其的他什么也做不好,可种地倒还算是一把好手,在家里也好照顾许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