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母亲之逝(1 / 1)
第一回母亲之逝
21世纪的上海,天空煞白,不见一片白云,高楼耸立,直插云天,路上行人急促,各自皆怀心事。在这拥挤的繁华都市中,某个偏僻的角落,有一少女安静生活着。
她就是被上天选中的有缘人,姜一月。
她今年15岁,是上海某所初中的二年级学生,她品学兼优,遗传了母亲的倾城美貌,故吸引了众多男生为之倾倒。
而班上有一富家女孩,名为小紫,其外貌一般,更是一个刁蛮任性的女孩,她平日见不惯男生都围着一月,回家便与父亲吵闹,其父是学校最大的股东,为了宝贝女儿,便向校长施压,校长逼不得已强令一月退了学。
失去学业,一月整日消沉,无事可做,母亲见此,下了决心,便去了老中医(实为欺蒙敲诈之人)处,同意卖肾,价钱约20万。
一时间,一月上了上海知名初中,重新拿起了书本,一月如饥似渴的翻读,却不知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已近及逝之年。
这日,一月从学校归来,便听得母亲痛苦的呻吟,她急道:“妈妈,你怎么了?”
母亲无力摆摆手,渗着虚汗,“只是老毛病犯了,你不用担心。”可眉宇间的痛苦告知一月,母亲病得不轻。一月放下书包,“妈,你这怕不是老毛病犯了,你到底哪儿不舒服?”
母亲却是一把推开她,颤巍起身,走向角落里的小床,和衣躺下了,一月更是不解,心想道:这母亲昨日还好好的,为何今日便成这样了?
“快去复习功课。”母亲虚弱说道。
一月本想追问下去,听出母亲言语间隐隐带着怒气,她便作罢,拾起书包,“如果有哪儿痛得厉害,一定要对我说,我好照顾你。”
“好快去!”母亲催促道。
长望她会儿,一月抱上书包,走进了里屋。
打开书本,她却没心思温习,抬眸眺望窗外,如今已是深冬,上海的冬天是不冷的。
一月的家是在上海偏僻的小镇,距离大城市有些路程,她每日上学时,会早早的起床,做好早饭后自个儿不吃,取下围裙后她一般拿起书包便快步出了门,早餐是门口卖豆浆的老爷爷免费送的,因平日一月会定时去他家帮他打扫卫生。
一月的家庭,算是悲苦的,自她知事起,记忆力就未有过父亲印象。小时候,别家孩子总会嘲笑一月是个没爹养的孩子,一月总是会攥起小小拳头向他们大区,却总是被训斥的那一个。
后而长大了,依旧少不了小孩子甚至同龄人的嘲笑,不过一月无所谓了,她只要有妈妈便足够了。
——
周末了。
今年的冬天比往年冷下许多,一月一早开了门,镇上的行人皆已穿上了厚重冬衣,门口的老爷爷也不例外,见得一月走出,老爷爷从厚厚围巾中抬起苍老的下巴,冲她笑道:“今儿有些冷,你得穿厚点哦。”
一月眯着月牙眼冲他点点头,后看向了小镇街道。
一月哈口热气在手心,怏怏的搓起手来,身侧的老爷爷见状,呵呵笑着递上一带热热的豆浆,说道:“快喝了吧,暖暖身子。”
一月感激的接过,插上吸管喝了一口,果真心头立刻一阵温暖,“谢谢了,今儿下午我去帮你接小丫吧。”小丫是老爷爷唯一的重孙,今年刚五岁,现正在镇上的幼儿园。
老爷爷倒也没拒绝,乐呵呵的接受了,“好好!老爷子我就不用冒着严寒守在幼儿园门口了。”
可不是吗,今儿的确有些冷,一月捧着豆浆,再次谢了他,走向了镇口外面。
——
出了小镇,一月跳上了去往城市中心的公交车。
一车的人都是穿上厚厚的衣裳,一月莫名的笑了。沿着过道走进了车尾,只剩下最后一个车位,她犹豫了会儿,还是决定站着,这是此路车的中心站,保不准后来的会有花甲老人。
其实站着不错,可以一览车里所有人,这不,她便看到前处有一小偷正悄悄划破了一中年妇人的提包,她冷冷蹙了眉,如今这世道,小偷横行。
“咳咳。”她重重咳嗽了声。
小偷不满瞪她一眼,本想不理,不想妇人已经察觉,扯开嗓子大叫道:“你这小偷,竟敢打老娘的主意,找牢饭吃不是!”说话间,她便掏出了手机,拨通了110。
小偷吓呆了,他这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啊,想此,便更加愤恨一月。
一月别开头,心中却是讥笑,我可是正义的小英雄,这等英雄事小时候不知做过多少回了,今日你碰上我,算你运气差了些,谁叫你品行不端呢。
小偷很快被众人扭送去了公安局,一月作为证人也去了。
这可是她数不清第几次了,公安局局长对她的样貌已经是烂熟于心了,一见证人是她,便呵呵笑着带她进了审问室。
所谓审问,不过是问问嫌疑人姓名,年纪,住址,动机是什么,确立了小偷的罪行,局长便放了一月离开。
出来时,天气更加寒冷,一月忙不禁地打了个冷战,更是突然刮来一阵寒风,这下是冷到骨头去了。
这般冷的天,她得加快脚步,买了药赶快回镇。
刚踏步,电话便响了,一月不太愿意的拿出手机,竟是门口卖豆浆的老爷爷,难不成是催她去接他那宝贝的重孙不成。
“一月,快些回来,你妈妈刚刚没了!”
寒风愈加猛烈,似要将风中的少女揉进漩涡中。
母亲,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