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晚会(一)(1 / 1)
晚会节目的初步方案已经出炉。初步已经敲定的节目有9个,其中有3个是以前晚会里的经典节目重复再造,有4个是歌舞类节目,请了外援,听说有2个大咖级的声乐专家会来助阵,而大部分舞蹈联络文工团出人协助。所以剩下的就是几个语言类的节目比较难产。但是语言类节目一直代表着整台晚会的水平,所以大家讨论了2天都没有结论,主要的矛盾点集中在徐导和林副身上。
林副也是我们科里的,他非常有才,唱歌、跳舞、小品、相声样样都会,天生属于舞台的人,也是这台晚会的男主持。林副觉得,时间紧张,重新编排一个节目有点困难,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他的建议是直接借鉴前一阵子另外一个兄弟单位的形式,采用场景转换,选取四个有意义的故事串成一个故事来讲述,据说当时那个节目非常出彩。
但徐导更倾向于创造一个全新的节目,他认为那种形式可以借鉴,但整体内容需要全部创作。
徐导和林副都是科里的老前辈,所以我们其他小喽啰们,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也都不敢发表什么意见。最终林副决定妥协一下,他说:“要不这样,给你们两天时间先把剧本创作出来,然后大家再讨论,如果剧本不错,我们就采用新的剧本!,不然就听我的建议,如何?”林副这么说,是在给徐导下战书,而这本战书徐导是必须接下的,总不能说创作不出来吧,那就没有争论的价值了。
散会后,徐导就把我叫了过去。
他说:“小苏,你那篇文章我看了,写得很好!我决定把王连长的故事抽象出来,围绕奉献这个主题,做这个节目。你觉得怎么样?”
徐导在问我的建议?
我有点受宠若惊!“嗯,很好啊!王连长的故事很感人,我那边还有很多之前整理的素材,一会儿我给你拷过来吧!”
“不用,这个剧本由你来写,毕竟你亲自上过山,你的体会比我深,你先照着你的想法,把剧本创作出来,给我看看!”
这下我有一点压力了,我以前可没干过写剧本这种事!
“怎么了?有压力?”
“没有,只是我以前没写过节目的剧本,有一点陌生,我尝试一下!您哪个时候要?”
“明天这个时候可以吗?”
这显然很有难度,但是我还是默默地咬咬牙说:“好!”
这下,今天晚上就别睡觉了,本来还想今晚不加班了,看来是不可能了。我赶紧把之前王连长的材料又重复的筛选了下,挑了几个非常典型的实例,但就是找不到一条主线能把这四个故事连起来。
徐导说,围绕奉献这个主题,可怎么把这些故事串起来呢?
盯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材料,我头都快晕了,越想越是烦躁。不行,我得出去转转!
临时的办公大楼灯火通明,好多人都还在加班!刚走出临时的办公楼,师兄的电话就来了。
师兄也知道我最近在忙晚会的事,所以他一上来就问,“怎么样了?”。
我正在痛苦这个,一股脑就把情况都跟他讲了。
他说:“没事啊,交不出来就交不出来,有什么关系呢,这么晚了,还是别加班了,回去睡觉吧!”
师兄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吧!怎么叫交不出来就交不出,“那我就不要在科里混了!”
“混不下去就混不下去呗,不行就换个地方,要不就来我们单位吧!”,他说得轻松随意。
我真的生气了!这是怎么个开导法,明显就是各种打击嘛,师兄骨子里就没觉得我能做好这个事!
“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这个工作在你看来是那么随便,想换就换!”
“难道你也觉得我担不起这个工作?”,我本来就烦,这一着急,无名火就直冒!说话也变得横冲直撞。
“没有!你看你脾气急的”,他仍然语气平和。
可他越是轻松我越是烦!我脾气急!我脾气就是太好了!“行了,不想说了,我还是回去加班吧!”
然后我就拿下手机!要挂断的时候犹豫了几秒,但还是挂断了!
一瞬间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挂师兄的电话?可随即就不想再想了,挂都挂了,难道还要打个电话去道歉?那肯定不可能,况且师兄确实说话太过分了,老是把我的工作想得那么没有价值,在他眼里我工不工作好像也没什么意义,但是对我而言,这个工作很重要!是我体现人生价值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
不过想想,这好像是第一次和师兄发火!
回到办公室,心绪却更加不宁了,师兄没有打电话来!挂完电话已经10分钟了,师兄没有任何反应,越想越烦!眼睛老不自觉就飘向手机。
突兀的铃声就进来了。
是师兄!我赶紧拿起手机就接了起来。
“师兄”
“嗯”
然后就是沉默,无尽地沉默。
他平静地说:“我刚想了一下,你说得也有道理,我不该说那么消极的话,工作还是要好好干的!”
师兄跟我道歉?
他又说:“但是你刚刚也做的不对,你不能不沟通就挂电话!”
这一点,我后知后觉也觉得不太好。
“嗯,师兄,我以后会改的!”
我有一种直觉,他笑了,虽然没笑出声,但是隔着长长的电话线,我还是感觉出来了。
然后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师兄,对不起啊,我刚刚就是太急了,脑子里太乱了,很烦!”
在道歉这件事上,我永远做的比师兄自然。
“我给你提个建议!”
建议?什么建议?师兄要开始教育我了吗?
没想到他说:“你刚刚讲得那个节目”
原来是这个!
“我觉得你的思维有点局限了,创作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你不能局限在王连长的实际情况,还有很多和王连长一样的守山战士,他们一样也在抒写着王连长的故事,你要加以想象,再拔高!”
“比如,有些刚结婚就上山的,有一些夫妻常年分居啊等等...有很多这样的点在创作上更能吸引观众的感情!”
我听得是聚精会神!天哪!师兄是不是很有才,经他这么一说,我感觉确实不一样,我之前怎么老是局限在王连长身上的故事呢!这应该是一群边防守山战士的故事!
“师兄,你太有才了!你怎么连这个都懂!”
“我上过的山头比你见过的人都多!我看过的晚会比你吃过的盐都多!”
这个比喻?是不是有一点太夸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