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卅七章(1 / 1)
进Devil其实算是个意外。
初听到时,他就猜测这个老板一定是有着某些心理疾病,这是一个机会,只是他还没想好怎么利用。然后他看到了老板的面容。
很意外,是个熟人,姜承泽的熟人。
殷鸿,殷家的孩子。
五六岁上的时候,他终于被同意被放出去同旁的孩子玩耍,虽然大部分时候,他只是坐在一边的藤椅上看孩子们玩。
孩子里也有大大小小的群体,姜承业本身地位就高,又有力气,就是同一些大孩子比也不逞多让,自然是一小群孩子的头领。也因为姜承业的关系,虽然他只安静的坐在一边,但是也没什么孩子敢欺负他,偶尔下场玩耍的时候,大家也照顾着他。
与他不同的是殷鸿。
殷家那时候还没有后来那么风光,在这一群人里地位算低的。光是这一群孩子的父母里,就有好几个是殷鸿他爸的顶头上司。
所以虽然殷鸿年纪在里面算大的,又是瘦长个子,是他们之间最高的一个。但还是总给旁的孩子欺负。殷家家里女孩多,男孩里能站出来的还只有殷鸿一个,下面几个小的还在妈妈怀里吃奶。属于脂粉堆里长大的,性子很有些软弱。
大概是觉得姜承泽也是个病秧子,某种情况下看来他们俩很像,所以殷鸿同姜承泽很是要好些。姜承泽也会在那些孩子欺负他时站出来说几句话,他便更依赖姜承泽一些。
现在殷鸿长大了许多,五官也长开了,没了小时候那股弱气。
但是姜承泽还是一眼认出了他。
姜承泽看人很有一套,这是他的天赋。
他猜测殷鸿这么做,除了一些博人眼球以外,还源于他内心里深藏的软弱。
少时欺负他的孩子们到底还是在他心中留下了阴影。
但是这还不够,他现在的身份不允许。
然后他发现这里的少爷们,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大多数,都同幼年的他有几分相似。
他在旅馆里笑出了眼泪。
太恶心了,实在太恶心了。虽然这对他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真的太恶心太恶心。
在床上将落难的少爷压在身下会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征服欲,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满足。但是殷鸿的内心还是那个被欺压也不敢反抗的软弱少年,他又从心里渴求保护。这一切混合起来造就了现在的Devil,落难的,又有着当年保护者面容的少爷。
也给姜承泽,展现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他走进Devil,直接找到老板。
看吧,这一张同那时还有五六分相似的面容,殷鸿,你还记得么?
殷鸿,你能拒绝么?
所以他进入了Devil,以白晓的身份。是幸运,但不是全靠运气。他从不信运气。
他变成了妖娆放荡的白少爷。
殷鸿有洁癖,Devil里的少爷大部分第一个上的就是他的床,但是很少有长久的。这是他自小就有的洁癖,在一群孩子能将掉到地上的糖果捡起来放进嘴里时,他随身带了手帕,连餐具都要擦了又擦。这也是他当时被孩子们所不喜的原因之一。
所以他不会碰白晓,他觉得脏。
可是他不知道白晓觉得那些过来寻欢的客人们每一个都比殷鸿干净得多。
殷鸿的心思不用多时他便全然了解,但是他还是觉得恶心。
他觉得如果勉强自己同殷鸿上床的话,或许他会吐出来,就和很久以前他对白擎天做的那样。
真可笑,殷鸿是身体上的洁癖,可他是心理洁癖。
有时候他能感觉到殷鸿对他的欲念,所以他不介意在殷鸿面前□□身体,甚至抱住他的裤腿扭动。他知道这样做反而会让殷鸿觉得他恶心,想起他的脏。
所以慢慢的,殷鸿是真的对他没有了念想。
后来发现Devil里的水比他所想像的还深,他便知道自己当初的选择不错。
但是他不能太过掉以轻心,随着殷鸿对他的念想消失的还有殷鸿的耐心,只要没有了价值或者知道得太多,他很容易便会被殷鸿踢出Devil,或找人灭掉。
殷鸿毕竟不是当年那个没有任何势力的孩子了,而他却失去了身后最大的靠山,孤身一人。
他有他的办法。
自能在这潭浑水的边缘跳舞,浅浅踏入,不沾分毫。
但是两年,终究是极限。
随着主顾们的另寻他爱,新主顾迟迟不见,他知道自己在被边缘化,然后准备被踢出。
所以他努力勾搭着站在最顶层的三人。
袁衡,梁城宵,白少泽,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
如果不是遇见姜承业。
其实那一天,他只想笑。
什么啊,居然同自己亲弟弟上了床,还被包了。
只是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姜承业很显然更有技巧,这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
他被□□那一年太小,又是从前有过病史的。
快感的堆积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死亡的前兆,随着欲望攀升的从来都只有濒死感。
最开始白擎天说一年后要用他,但是实际□□用了两年有余。
但是第一次同白擎天做的时候他还是休克了,心动过速,心跳骤停,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很多时候他都可以忽略那些疼痛,死亡的感觉是压倒一切的。
正是有着这一点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他才没有被白擎天日复一日的幽禁磨光心智,沦为一个低贱的玩偶。
他并非不能□□,只是没有办法享受快感。
他很庆幸之前姜承业是在插入他的情况下抚摸他的,这种身体的极大恐惧中,他根本没有感觉。所以才没有反应。
其实医生看过,除了小时候真的是由于身体原因外,成年以后依旧出现这样的症状更多的是由于精神因素。所以不被激发快感的时候,他其实是没有任何感觉的。这也是他能在Devil里做了那么久少爷的原因。
最初的一阵过去以后,他便又恢复了平静。
情绪不易大起大落,这是他和母亲的通病。姜太太常年念佛,不是因为笃信佛法,而是为了保持心情的平静。过度的激动会让他们的四肢发麻,先是上肢,然后下肢,感觉先消失只剩下酥麻感,然后运动也会受影响,握指站立都非常困难。
所以他习惯了随时保持平静的心态,这是常年的疾病带给他的唯一有用的东西。
其实没那么难接受。
而且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再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