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梦碎北京的深秋 > 19 第十九章

19 第十九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温柔的你 某个爱情故事 艳狐殇 九州祭 与男神生活小日子 般若谶言 做个好女配 不如将就在一起 25秒的记忆 魏翩然霍纬钧

云芳按照肖梅的安排,第二天跟着肖华,前前后后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到了万特。既然是工作,云芳只想把它做好。

可这刚到万特不到一个小时,阿威两个同行的堂哥便一前一后来打探消息。

云芳被一个半小时的地铁给挤得头晕脑胀的,在那拥挤的人群里根本不能正常呼吸,这会儿一到了万特,她只觉得自己好像被抽干了精神气的木乃伊。

这是一具刚打完胜仗的木乃伊。

对于挤地铁,肖华虽然身经百战了。可他这整整三个月没有休息,还时不时从回龙观跑顺义店,把他折磨的不成人形了。

一到店里又要打扫卫生,整理柜台的,全部的一切都是云芳自己忙活的。等这儿一切结束了,云芳彻底累到崩溃。

就在云芳累傻眼的时候,阿威的大堂哥和二堂哥一个接一个的来,他们和阿威的店就在同一层楼。大哥直接挑明了来意:“你以后是不是长期在这儿上班了?”

肖华偷偷扯了扯云芳的衣服,云芳只是笑而不语。

二哥看店门开着,径直进到店里来,环顾了一圈说:“今天有空过来玩?”

云芳仍然笑而不语。

事后肖华告诉云芳,以后他们两个或者是他们店里的人来套话,什么都别说。

但不管他们是否来套消息,云芳是真的不想参与他们之间的斗争,她只想着提高自己挣钱的能力,其他的她什么都不想管,也管不着。

果不其然,不到傍晚的时间,大哥店里的店员来了一次,一见云芳在整理柜台就说:“你们这么多高冰佛挂件,这一长溜排的那么齐,我还以为他们在开会呢。”

这个女孩叫小芳,后来从她嘴里,云芳知道了很多秘密。

既然是工作,那就得安分守已。

云芳来了几天,和周围的人也不熟悉,她只默默做自己的事情。倒是旁边一个店里叫娜娜的店员,时常过来找云芳聊天。肖梅和娜娜简直算的上表面上的闺蜜,云芳见他们那么熟悉,也才渐渐和娜娜说会儿话。

这个珠宝城里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大家之间都在暗掐互斗。

这是生意上的竞争,和云芳本人无关。

云芳来了半个月之后才大概了解了周围的情况。

这些开店的老板一般都有两个,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但这样的组合只有阿威和他的两个堂哥是夫妻档,其他人全部是情人档,当然,还得除去“教授”这个单人档。

经常来找云芳聊两句的娜娜是个大众情人,这也是云芳后来才知道的。

这里除了生意上的竞争,还有大老板和小老板之间的合作。

店里的生意冷清的很,整个珠宝城除了偶尔来几个脸熟的客户,几乎见不到生人。云芳的店里整整十二天都没开张,旁边的几个小店更惨,整整一个半月都没开张。这样的情况据说从去年开始就有了苗头,可当时只是交易的数量少了些,每日开个四五单都是正常的,但从未有不开张的时候。

房地产在北京红红火火的时候,珠宝城的生意也火的不得了。肖梅正是借着二哥的举荐,抓住了这样大好的机会,才让她手头的资本快速翻番。可现如今北京的房地产迅速衰退,国家整个经济呈现下滑的势态,珠宝这样的奢侈品行业也正经历着一场大洗牌的淘汰机制。

这样的淘汰是残酷的,也是现实的。

阿威的二哥是在北京上的大学,他的同学有很多都在政府部门和银行工作,有很多消息他都能比其他人更早知晓。去年五月份的时候,珠宝生意开始有所下滑,到了年终的时候,他就自己做了一份年度报表分析,思考了两个晚上后,他做出了人生的重大决定。

他决定关掉莲花桥和公主坟的两个分店,把六家分店的规模缩减成四家。这六家店都是他一个人辛辛苦苦打拼来的结果。

说起这个二哥,确实是个业界的传奇。他父母大半辈子在乡下种田,从未出过小县城一步。他们家真是家徒四壁,他和他大哥当年上大学的钱还是跟阿威家借的。大哥在厦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二哥学的是金融学。大哥毕业后留在厦门,找了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眼看大哥都快三十了,家里连办酒席的钱都没有。二哥毕业后留北京,为了生计和债务,他在市场卖过鱼,在公司上过班,最后是在潘家园摆地摊发了点小财,就怂恿阿威老爸到北京来投资玉石珠宝行业。本来小吃行业竞争就大,全家四口人全投进去了,累死累活一年也不过是二十来万。阿威老爸左思右想,再加上实地考察之后,算了算自己手头的钱和开珠宝古玩店的利润,最后还是下定决心让阿威先到北京学习三个月再说。

那时候二哥靠着两年摆地摊的钱,在珠宝城里租了一个角落的小店面,生意却非常红火。他急需阿威的资金,从阿威来北京的第一天起,他就把珠宝最基本的知识跟阿威说了,进货的时候也带着他。

阿威在这儿学了三个月,二哥真的把他的看家本领的一半都教给了阿威,阿威现在凭肉眼也能判别翡翠和和田玉的真假了。当时翡翠的价钱在北京城里正炒的火热,很多人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从几十万的资金变成了百万富翁,这中间的利润的确是非常诱人的。

阿威经过这三个月的考察,他确确实实看到了二哥这个角落里的小店,每天的净收入都是几万的。阿威是个正常的男人,他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店一年的利润是自己干小吃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利润,他能不动心吗?

肖梅知道阿威这人容易受人蛊惑,她决定带上儿子亲自去考察一番,再下结论。肖梅的到来,着实让二哥他们有些着急。阿威从小和他一起长大,他对阿威的性格了如指掌,想说服他太容易。但这个肖梅,十三岁就出社会打工,她能从山沟沟嫁进阿威这样的富裕家庭,足见这个女人的厉害。

二哥他从不轻敌。

果然,这个只有小学毕业的女人却是个活算盘,什么事儿她都算的一清二楚。肖梅来了一个月之后,确实发现了这个行业让人垂涎的利润,可毕竟是合作,有些事情该说清楚的就得摆到台面上说。

肖梅和阿威手里仅有的是资本,可二哥手里有的是进货渠道,过硬的专业知识、稳定的客源和人际关系。这场合作,注定肖梅和阿威要吃点亏。

最后他们商量的结果是:二哥出二十万,肖梅和阿威出六十万,店里进货的时候二哥必须带着阿威一起,账目由两家共同管理,利润平分。

他们拿着这八十万,租下了这个珠宝城最佳位置的店面。当时进驻这个珠宝城的人并不多,二哥是第一批进来的人,他和珠宝城的老总彼此非常熟络,没几顿饭的功夫,便把这个最佳的地理位置拿下了。

他们四人欢欢喜喜地把店面好好装修了一番,不到三天就正式开业了。

放眼望去,这整个珠宝城的实力,就属他们这家最强。可这开业不到半年的时间,肖梅就要求退股,利润均分。

原来肖梅从新店开业以来,二嫂一个人操控了店里的财政大权,只让肖梅像个售货员一样打杂,账本和利润,二嫂一概不让她经手。二嫂说了:“你们确实是出了钱,可这个店注册的法人用的是我的名字,你们到时候只管拿利润就行,其他的就不用你操心了。”

“你出尔反尔!”肖梅大喊起来。

“这里是商场,不是你的小吃店,学聪明点儿。”

肖梅早知道钱不是那么好赚的,他们合作前,她专门请律师帮她写了一份合同,二哥也签字了,只要她想退资,哪怕去借,二哥也得借来给她。

这种窝囊气,肖梅是受够了,现在阿威已经能独立进货了,她立马退资,打算自己开一家。

既然肖梅开口了,二哥几次三番劝慰,肖梅也不松口,最后只能把六十万和这半年的利润还给她。

这仅仅半年的时间,肖梅就分到了六十万的利润,这完全是一个阳光明媚的行业啊!

肖梅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她从二哥那那钱都拿回来了之后,她又利用二哥的名义约珠宝城的老总吃饭,期间送了个一万块钱的手表,老总特批给了他们最角落里的一个小店面。

店面虽小,可总算让肖梅安了心。他们两个学着二哥,在外头斥巨资开了好几家分店。卖货的本事也是跟二哥学的,久而久之,肖梅的生意也做的风生水起。

可他们还在为这个行业自吹自擂的时候,二哥心里早就打起了小鼓。这个行业现在出于鼎盛的时期,可谁能保证它永远保持这么强的生命力呢?

二哥开春的时候又关了两家店,只留下了万特的这个总店和一个生意最好的分店,他要把零售店的风险降到最低。目前这两个店的销量仍然是这个行业的领头军。

二哥做了十年的珠宝生意,他的鼻子像猎犬一样灵敏。从数据的分析上看,他知道,谁也躲不过这场即将到来的浩劫的洗礼。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他更需要保持资金的畅通。他深深地知道,如果六个店都长期不开张的话,他承受不住每个月月四万的租金的亏空和员工六万的支付工资。

以二哥六千万的身家,冒险支撑两年问题不大,可是他不想冒这个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下半年的生意清冷的像公墓园似的,整个珠宝城没有一个人敢承认自己有撑下去的实力,也没有人敢保证每个月几十万的销售额。而真正有这个实力的就是二哥,整个珠宝城的销售额,有百分之六十是二哥这家店创造的。

二哥把手头规整的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继续维持这两个店资金的正常运转,另一部分则用于投资。一个能在这个行业巅峰时期就开始做撤退的准备,一旦经济下滑的趋势显现,他定能全身而退,这样的经营者才是高手。

二哥就是这样的高手。

一个从小地方出来的人,能有这样的见识和气魄,能从卖鱼的小贩走上老板的位置,他的付出没人看得见,他的成功和光彩却却时时被人惦记。

在别人疯狂的时候你坦然,在别人坦然的时候你疯狂,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任何时候都是。

很多时候,二哥身上的这种冷静和清醒,像一个只露着个面纱的谜,让云芳想探个究竟又无法接近。

这就是成大事者的魅力。

自从□□上台了之后,对整个行政体系的整顿尤为严厉。以前常常光临肖梅店铺的那些公职人员,每次都是打着单位的旗号给上头领导送高货,只要一张□□盖个公章,单位就给全额报销了。现在这些真正给珠宝玉石这个行业带来利润的买家,全部都销声匿迹了,剩下的就是些买便宜货的散客。

以往这个珠宝城尽是些开着豪车大摇大摆上来挑货的领导,现如今媒体舆论无孔不入,再也没有一个当官的敢办这事儿了。可这个行业想要兴盛,长期靠这些公款买货的客户迟早要出事儿的。毕竟珠宝是一个奢侈品的行业,如果老百姓的购买能力没跟上,这一切都是白搭。

可肖梅始终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她自己开这么多店花了她五年的心血,她不到最后一刻,她是不会放弃的。肖华很早就规劝她,要缩减规模,集中全部的财力物力把两个店管好,这比什么都重要。可肖梅说了:“我就是要赚钱!我就是要赚很多钱!我不会就此放弃的,我不甘心!”

“可今非昔比,这点你比我更清楚!你要知道,现在的行情并没有以前好,我们国家整体经济下滑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你这个时候如果继续这样盲目扩张,到时候只怕得不偿失啊!”

云芳和肖华第一次到北京的时候,才三天的观察时间,肖华就劝肖梅了。

很多时候,云芳挺佩服肖华的观察力和全局观,肖梅老说肖华太有原则,骨头太硬,从不肯低头,根本不是块做生意的料。其实她错了,想真正把生意做大做好,还真需要肖华这样原则性强的人。

劝了几次无果,肖华也不说话了。

店里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差,整个珠宝城充盈着压力和不安。

云芳已经很努力看店了,一见有人靠近柜台,她立马过去迎接,可看看的人多,买的人几乎没有。眼看着每个月都在贴钱,肖梅的情绪一天比一天差。

“落死鬼!”肖梅一见阿威就没完没了地骂。见到云芳那张无辜的脸,肖梅也常常忍不住对云芳发脾气:“你给我走远点,看着你就烦!”云芳为此多次和肖华说想放弃发财的梦。

店里的生意不景气,员工的工资从每个月的七八千降到了四五千,越来越多的人辞职不干了。那天就云芳一个人在店里,肖华到顺义店盘点去了。常营店的小沈突然间找到万特来了,说是来送点东西。

云芳让她进店里来坐了会儿,她跟云芳说了:“这里边的是我们店潇潇的辞职信。老板娘先前答应她把办工牌的两百块钱补给她,那工牌我也搁里边了。”

这个小沈看上去也就三十来岁的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人挺朴实的。她说她和潇潇在常营店里干了整整三年多,现如今潇潇因为这份工资养不活她自己了,她才辞职回家的。

“那你够生活吗?”云芳问道。

“还凑合吧。我男人在工地上干活挣得多,我一个月三千六,他一个月四千五。”

“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看云芳不说话,小沈一看手机就连忙和云芳道别,说得接孩子放学。

“姐,你路上慢点吧。”

“嗯,好的,大妹子,谢谢你的茶。”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