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宫二代奋斗记(一) > 22 家常

22 家常(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前夫,后会无妻 闪婚之抢来的萌妻 网游之江湖乱弹 天公绕媒 我很幸运遇见你 梦碎北京的深秋 温柔的你 某个爱情故事 艳狐殇 九州祭

“还不来,得了得了,让俞州去”,敬酒不吃吃罚酒,酸腐文人,侯破军心里咒骂,“凌云重果然吃了我的反间之计,似他那般没过河就拆桥的……建德、啸卿打得不错不错”,看着奏报又是大乐,凌云重也是两次三番栽在他手上了,想抄自己后路,想的美,又皱眉,“怎可纵杀绝人望?这个啸卿又杀降……”提笔马上写令,又算计凌家是水路起家,又接收了徐元帅大部兵马,兵多将广,战船比自家的高大坚固,如今正式接邻,那就打吧。

“先生有礼”,侯大郎像模像样的一个行礼,如今也有了大名叫侯端,又正式拜了先生,以陆溓为首。

长须精瘦的陆溓点头,“坐,昨日教了大公子何为五常,公子可还记得?”

“记得,仁义礼智信为五常,仁者良心,推己及人的意思;义者……”

郑英娘在窗外听着儿子稚嫩的声音复述着,偶尔停顿,先生提示一点便接着说下去,都说完了,又听着先生低沉的声音讲“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解释着又举史上的例子。郑英娘听了听,笑着回去了。这个先生是丈夫花费许多辛苦寻了来的,才学德行都是闻名的,自己不放心看了两次,也算放心了。别的先生不能教导的,便要看丈夫和自己了。

来到另一处院子中,沈师傅正讲画,“竹如君子之风骨,石室先生的竹又与众不同,深墨为面、淡墨为背……” 底下的小姑娘们听得也颇认真,如娘也在听,只两个小的偶尔交头接耳,被一旁的大姐姐瞪了一眼不说了,郑英娘好笑的走出院来。

“这里挑起来一针……”两个侄女在绣花,二儿子在与大妹妹玩耍,三儿子在睡觉,看了一圈郑英娘又回到了自己的地方。

“夫人,月钱发完了,府里这个月的开销入账也得了,请您过目”,总有忙不完的事,“这次尽对的,“赵氏那边如何?”

“奴婢女儿在伺候着,已经不孕吐了,粥菜都能吃一些”,周嫂接过账本。

“嗯”,郑英娘现在停下就有些发呆,所以不能停,顺手拿起一旁给丈夫做了一半的里衣,“何家大柱成亲的贺礼去库里取出来吧,是明儿的日子吧?”,她已经亲自去了封家给封家姑娘添妆,“万家夫人有孕是做准了,让人去送些补品。曹勋没得写信回来?”曹勋也是他们义子,如今随着顾将军在留守庆陵,“这孩子也是个野的”,七七八八的过问个遍。

“夫人,夫人,诚少爷回来了,正在元帅那里禀报政事呢”

“快去告诉大嫂,也告诉两个姑娘到我这里来”,郑英娘顾不得发呆了,“让王婶做几样他还吃得菜,水豆腐是一定要的,周嫂你去请大嫂过府吧,午饭在府里一起吃”,也不知道这次能留多久,婚事应该尽早定了,这孩子也是心气儿高的,城里的姑娘都没看上眼的,好不容易点头同意左家姑娘了。

“冉诚想要什么赏?”等着侄子汇报战果完毕,侯破军也很高兴。

“叔父,先赏给别的将领吧,我急个什么”,侯冉诚笑着说道,心道您还能亏了自己侄子。

“好,有出息”,侯破军大笑着夸奖,得了江山还能亏了自己侄儿,要那些小恩小惠做什么,“这次回来便把婚事办了吧,我做主”

“谢叔父”,有些不好意思,“但左将军不在城中,这个”

“无事,无事,我和他提过,他也没反对,他夫人不是在嘛”,侯破军不甚在意挥挥手,“建德我也调回来了,正在路上,到时候你们一起办多热闹,去后面吧,你婶子肯定请了大嫂过来,也肯定备了钟州菜”,不是每一个降将都有机会融入到他们的最核心部分,他给了左铭机会。

……………………………………………………………………………………………………

“这个摆这边,那个摆上边,绸子往上点”,孟玉氏和盛夫人被请来给何家帮忙,何夫人已忙的团团转了。

“我看着好了,妹子再看看”,盛夫人在厅上左右看了两遍,没等孟玉氏说话,便自己一拍掌,“囍字少了一个,瞧我这眼神儿,都要成双成对的,快,摆上,那桌干果上,齐整了”

孟玉氏也是左右上下的再三确定,“齐整了,岳家的,去请你们夫人来过过目”

“看看这满堂红,在想想咱们成婚是那样子,我竟恨不晚生几年”,盛夫人瞧着屋里院里的红绸、桌上的各色干果点心,不无感慨,孟玉氏和她贫嘴,“那姐姐不如现就投生到我肚子里,十八年后我保证把你嫁的风风光光”

“尽和俞家的学的油嘴滑舌”两人还逗,一听“送妆的来喽”,忙跟着何夫人去看。

府外已围了几圈百姓看热闹,“新娘子是封将军家姑娘,新郎官是何江军公子,门当户对啊”,“可不是,快看,第一抬是甚?”“是一套金玉头面,说是元帅夫人的添妆”“第二抬是福禄寿喜瓶”“第三抬是……”

一应的箱柜、器皿、被褥、绸缎一一抬进门,摆在院子里,由着街坊四邻评详,孟玉氏粗粗算了下,有二十四抬,还都是实打实的,当年她的嫁妆是三抬,已让十里八村的姑娘们艳羡了……

“那是,这年头,做啥买卖也不如打仗发家快”,外面也不知是哪个小声的叨念了一句,那语气有酸也有艳羡。

铺床的“全活人”是城里袁家的一个族中夫人,父母儿女双全,丈夫健在,康健硬朗,这年头找个这么个全福的、身份还够的夫人可不容易,何夫人托人找了许久,最后七拐八拐的亲朋好友互相介绍着才找上这么一位。

鸳鸯枕、龙凤被,撒着花生、桂圆、莲子、栗子、枣,念叨着“闺女小子生一床”,图个吉利。蛮子南侵百年,衣食住行上都影响了夏人,然婚丧大事上民间百姓并不曾忘记一代代传下来的习俗。

“翠儿,你听,必是封姐姐家送妆的到了”,唐婉在自己家里玩花绳呢,听着外面动静,就知道是隔壁何家收妆了,小孩子没个不爱热闹的,她和弟弟被嫌弃裹乱给丢在家里了,这么一闹又想起了这茬,“翠儿,咱们出去瞧瞧吧,就瞧一眼”

“姑娘,奴婢可是不敢,夫人走时下了严令的”,翠儿越长越漂亮,是个顶顶的美人坯子,此时为难的蹙眉,“再者,明儿您和盛二少爷去当压床娃娃不就能看见了,要不我和玲子再叫上娟子她们陪您捉迷藏”

“不要捉迷藏了,咱们踢毽子吧”,唐婉恢复笑意,这么一笑还是眉眼弯弯的让人看了舒服。

“奴婢去拿毽子”,翠儿放下心,可算把姑娘劝下了,忙去拿毽子招呼小伙伴,没看见身后唐婉直打量自家的东墙。

“这里,你们都到这边来玩”

翠儿、玲子几个见姑娘在那边招手,也没多想,带着鸡毛毽子跑过去了,能让她忘了隔壁的事儿最好。

齐氏刚把孟兴哄睡,拿着针线出来,准备便看着姑娘便做活。出来一看不见人,跨过两个月亮门,才听见动静,急急忙忙奔过去,一看险些昏过去,“祖宗哎,您怎么跑那上面去了”

孟婉好不容易顺着梯子爬到了墙头,终于看到了隔壁,只有窗上帖的囍字,根本没见到嫁妆,在那里扒着墙头想,嫁妆在哪。她不知道自己看到的事人家西后院,嫁妆从前院进,抬进东边的新房院子里了,听到齐氏叫,唐婉回头,甜笑:“奶娘,我的毽子掉过去了,我就是看看在哪,好让何伯母家的婆子给我扔过来”

“祖宗,别动,别回头,站那里千万别动”,齐氏快哭了,厉声对身边的婆子们道“你们都是死人呐,让姑娘自己上去,还不快把人带下来,别动啊,姑娘,奴婢去接您下来”

唐婉自己试试,到底是腿短了,上去容易下去难,只能站在上面等,下面仆妇们已经在当肉垫的当肉店、把梯子的把梯子、钱运家的不怕高自己跑上去接人。唐婉是没当一回事,娘说村里人家,女孩子也要上山下地的,爬梯子上房晒菜干子,娘小时候还上树打枣儿呢。

孟玉氏回来就被告知了女儿的举动,说来对女儿的教导她是更为矛盾的,村里和城里对女娃的要求比男孩子更不一样,她不希望把女儿养的风一吹就走的模样,可也不能像村里女子那样,会被说粗鄙的……

“大妞妞,想不想和娘学识字?”这也不能怪女儿,孩子不都是最先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嘛,她还小理解不了其中的变化,看来也是需要给她寻个师傅了。

“识字?像大哥那样吗?”,唐婉歪头想着,一会儿眉开眼笑了,“想,是不是还要学针线,顾姐姐就是这样说的。“

“对“,不能和夫人抢人,不能牵扯城里那些大户……顾家是寻得什么人呢,得去探听探听。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