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 3 章(1 / 1)
“对了李家大哥怎么样了?身体好些了吗?”微明想起被蛇妖食了精气的那人,问道。
“嗯,养了几日已经恢复了些,大夫说再养几日就没危险啦!小道士,这还要多谢你收了那妖啊!”张阿婆道。
“阿婆言重了,这是我们师徒应该做的。”微明笑了笑。
“对啦!”王大爷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李家老大被蛇精迷了,父母吓的不轻,就把在外地读书的李家老小叫回来陪陪他们。”
“李家老小啊?!”张阿婆道,回头看了看微明,“不就是小时候和小道士玩的很好的狗蛋儿嘛!”
微明边往李家走,边心里想,这是有很多年不见狗蛋了,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那时候他们一起捉蛐蛐的地方,前几天他路过看了一眼,那里的蛐蛐还是很多,但是没一只比的上小二黑。
一进李家门,不等微明开口问候,李氏夫妇一口一个“道长来了,道长来了”,千恩万谢的把微明往屋里让,搞得他怪不好意思的。
“李家叔叔婶婶,我就是顺路来看看李家大哥好不好。”微明喝了口李婶塞到他手里的茶。
“多亏了你呀!收了那害人的妖精,不然我家老大他就……”李婶说着,眼眶又红了,哽咽起来。
“好了好了,老大这不正在好起来么,你这是做什么呢。”李叔劝了她两句。
“那就好,那就好。”微明扫了一眼,并不见狗蛋,大概是不在吧。正打算告辞,内室里突然走出个拿着竹篓的少年来。
“这位是……”
“老小你也太不记事了!他就是小时候老和你玩的小道士啊!”
“好久不见呐,狗蛋。”微明笑着打了个招呼。真是很久没见了,那时候又白又胖的狗蛋现在竟是个弱不禁风,文质彬彬的书生样。看来,读书还真是个摧残人的活啊……微明暗暗的吸了口冷气,幸亏当初师父问他是要去读书还是要学收妖的时候他想起狗蛋要去读书临走前哭的撕心裂肺的惨样,果断选择了学着收妖。
“……在下现在姓李名言,字中石。狗……那是幼时粗名,还请道长不要再叫。”李狗蛋,哦不,李言说。
“额……对不住。”微明干干一笑。唉,果然是太久了,狗蛋已经不是狗蛋了,是个有文化的书生了。
“父亲母亲,我见大哥体虚盗汗,上山采些药去。”
“那怎么行!你大哥就是上山时遇了妖怪!你要是再去出了事,我们可怎么办啊!”李婶又急了起来。
“母亲不要担心,我能照顾自己。”李言还是坚持。
微明暗暗想,书读多了就是死板,你就不会先答应了不去,回去放下竹篓,过会儿再溜么。
“李婶要是担心,我和狗……额,李言一道去就是了。”微明恨铁不成钢的圆了场。
李氏夫妇一听,才安心不少,答应了下来。
“多谢。”李言也向微明行了个礼。
“狗……额,李言兄,医馆里应当有很多药材的,何必自己费心去采呢。”微明边走,边回头看看身后气喘吁吁的李言。
“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长兄如父,我自当自己采药才是孝道。”李言说着,脚下又一滑,差点摔倒。微明本想顺道带他去看看幼时捉蛐蛐的地方,现在看来是不必了。
“嗯……你说的……好有道理。”微明干干的应道,实在不知为何自己采药就比去药店买药更孝顺。师父倒是老说微明自己做饭是比下山买饭要省钱……
走了许久,日头眼看就要下沉,微明终于忍不住问还在那一堆堆草丛中仔细翻找,但是竹篓中却一无所有的李言,“不知李言兄……都这么久了,可采到了要找的药材。”
“……耽误道长这么久实在抱歉,我再找一阵就好。”李言满头大汗,起身尴尬的说了声,又俯身认真的翻找起来。
“要我帮忙么……”
“道长好意我心领了,但既然我来为兄长采药就必须亲力亲为。”
微明只好揉了揉额头,继续坐在旁边看着。
“书上明明说人参茎直立不分支,头生小叶一共有三,却不知这么多草都长得差不多……”又过了一会,李言自言自语起来,却端端被微明听到了。
“你是要找人参?”微明见李言又换了一丛草。
“对……”李言应了一句,没有抬头,半晌,欣喜若狂的刨出根什么东西,“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让我找到了!”
微明走过去瞧了瞧,犹豫了一下开口道,“人参,就是我们常说的鬼盖,性喜阴凉所以多都生长在山谷。”他接过李言手中那“人参”指了指,“这个呢,生在山坡,叶子茂密了些,根部黝黑了些,不是人参,是仙茅,服用不当怕是会中毒的。”
“……我竟如此无用!险些采错了药材害了兄长!”李言仰天长啸,看着像是要挤出滴泪来。
“额……这不还没采回去么,李兄不必如此……悲伤。”微明干干的安慰他道。看他这样子,也不知他这提醒是对是错……
“嗯,就是这里了,你在这里找找,应当找得到。”微明领着李言到了一处比较偏僻的山谷,指了一处地方让他去找,“李兄放心,我可以为你鉴别。”
李言感激的点点头上前去了,不多时就挖出一根来,微明接过来仔细看了看,这次是人参没错。
李言见微明点头,放心的将那棵参放进竹篓,精神了起来,“如此就可回家做了龙眼人参汤与兄长喝,兄长定会早日康复!”
微明笑了笑,坐在地上看着慢慢向远处草丛寻去的李言。总算省心了。
微明坐着等着走到前面些的草丛里采药的李言,百无聊赖的摘了根草凑到嘴边吹了起来,悠扬的不知名的调子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