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这个上海,孤岛(1 / 1)
第23章这个上海,孤岛
离开杨公馆的几天里,杨慕次一直在忙。
认识他的人大概不止一次地赞叹,他有一颗聪明的大脑。
加上军校里和侦缉处风雨来去地磨练,他可以轻而易举地躲过敌人的追踪,可以隐蔽而安全地与夏跃春等人联络。
他甚至假装了黑龙会的人,去误导大哥的判断。
如果可能的话,他并不想去这样做。
尤其是面对杨慕初的时候。
他虽然习惯于与那人针锋相对,就算承认了他是自己的大哥也常常阴奉阳违,可其实他的心里,在想起对方的时候,总是温暖而信任的。
甚至那人种种恶劣的事迹——抢了自己的未婚妻,发动暗杀令使自己疲于奔命,总是用最残酷的方式告诉自己事情的真相……——这些他曾经难以忘怀的事情,甚至有时难免怨怼,却是早已经可以微微地一笑了。
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人,他永远不愿意与之作对,永远不愿意与之真正地争执,那么大概就是他的大哥了。
但这个世上,总是有许多无奈的事。
无奈而且苦涩。
就像他如今的决定。
一旦踏上面前通往死亡的道路,也许再无回还的可能。
可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向日本茶室走去了。
对杨慕次来说,生命中有许多重要的事,也许并不甜蜜。
但它是如此重要,因为它是——生命里的盐。
======
人在将要面临死亡的时候,往往会陷入忆想。
有人看到雪山,想起了自己爬山时的经历。
也有人想到亲人,突然有了继续与死神拼搏的强烈意愿。
甚至也有人,声称见到了地狱的场景……
这些景象都截然不同,但在他们心中,这定然是最值得记住的东西。
如今,杨慕次也走在了登临死亡的路上。
他一步一步,像所有普普通通的中国人,在上海普通而熟悉的街道上慢慢走着。
他的老师,他的搭档,他的友人,那些已经逝去的或者已经离开的,此时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
他们沉甸甸的压下来,让他的脚步也仿佛有了一种厚重感。
就像他突然有些沉重的生命。
好在这沉重的生命中,还有些轻快的色彩。
他想到阿初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庞上所浮现出的完全不同的表情。
想到也许他的大哥会如他在信中所写,在自己死后,为了中华人民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他一定做的比自己要好。
当然也许,他最终选择了离开。
无论怎样,他都完全不会生气。那是他唯一的亲人了。
他一面想着接下来对付徐玉真的事情,一面不知不觉地回想起与大哥的相处。
他突然又想到俞晓江的一席话。
事实上这几天里,俞晓江欲言又止的话语时常出现在他的脑海。
他也总是想到阿初暧昧的话,想到他最终离开了雅舒。
杨慕次揉了揉眉间,神情有些古怪——难道他的大哥对他…竟然有那种意思吗?
======
上海的沦陷,虽然不像广州那般在看得见的碧蓝天空下燃起硝烟与炮火,似乎人们也依旧做着熟悉的日常,但有些事情到底是起了变化。
余晓江蹙着眉,阿次的决然令她心中悲愁,此刻看着街上随处可见的暴行,心中长长地发出一声叹息。
到处横行嚣张的日本兵,到处唯唯诺诺的人小心谨慎地躲着不知何时会突然降临的厄运。
明明是自己的土地,可我们不仅要在英法租界小心翼翼,如今连每一个走过的角落也都要小心着自己的言行。
甚至是生命,也都成了极个人的东西。看着同胞无辜死在眼前,也只能悄无声息地握紧拳头,对于余晓江,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有多少人已经悄无声息地死去了呢?
她心中的悲愁,简直要化成悲苦。
所有留在上海的人,包括她,包括阿次,所有在这片土地上努力活着的人们,有谁没有畅想过未来可能的生活?
可我们总是来不及。
来不及去爱,来不及携手,来不及为自己谱写想要成就的人生。
俞晓江想着,心中更加地烦躁。
只要上海还是眼前的上海,那些想要做的事情,那些想要付出的努力和结果,就永远不会有展示的舞台。
如斯的环境、如斯的际遇,不仅是随时面临的生命威胁,那种灵魂深处的压抑和愤怒,也慢慢地……在上海睁开了她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