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第三十章 汉穿之陈阿娇(四)(1 / 1)
刘彻最终的结果是贬庶人流放,王娡是处死。
虽然知道这些都是自己所求,而且陈娇也的确没有假惺惺的愧疚或难过什么的,但不可否认,她内心里却似乎有一个什么东西,悄悄的破碎了。
昨日之日不可留。
陈娇很快从自己不知怎么形容的情绪里脱身出来,开始全身心投入由窦太后派来的教习姑姑教授的,被她称作“皇后课程”的学习中。
陈娇学东西很快,毕竟有着成年人的毅力,一旦知道学习的这些东西于自己有用,更是用尽一切办法做到最好。
数年过去,当初不过少年的刘荣在皇帝刘启不遗余力的教导下逐渐有了一个帝王的风度,虽然依旧不很强硬,但却坚定了底线,也知到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且他与刘启性格相似,以后至少可为一个仁君。
而当初小小的陈娇如今已经长成窈窕佳人,因目标明确,故性格果断而干脆,与刘荣却是恰好互补。倒是真无怪于窦太后都要夸一句“佳儿佳妇”。
如今,两人约定已有十年的婚姻,也终于正式提上日程。
时年冬,十一月十八,宜嫁娶。
从隔天晚上开始陈娇就什么都没有吃过了,可偏偏一大早又要早起,又困又饿之下陈娇真是没有了一点力气。
随着喜娘的各种摆弄,又是沐浴又是上妆,还要换上好几层又长又重的喜服,种种折腾之下,直到午后,众人才似乎意犹未尽的堪堪停手。好容易终于到了登喜车的时候,陈娇已经被一身重重的喜服压得彻底没了脾气。
待到进了东宫的太子居处,随后又是行礼又是拜见皇帝与太子生母栗姬,还要去拜见窦太后,再想想即将到来的洞房……陈娇觉得自己真是已经快要奄奄一息--无怪乎每个新娘子都是一副娇娇柔柔的样子,当初是谁设计的婚礼?这样折磨人的婚礼绝对是夫家给新娘子的下马威啊!
次日,又到各位长辈处拜见了一轮,又要接受各位弟媳妇拜见的陈娇,送出了还要办公的新任夫君刘荣,一个人坐在垫席上叫陪嫁而来的王姑姑给揉肩膀松快一下。
“这两日,确实是劳累到翁主……如今得改叫太子妃了。”王姑姑笑一笑,又道:“累一些也不怕,如今太子妃却是求仁得仁,心满意足了。”
“却是这个理。”陈娇也不在乎王姑姑的一点打趣,心里琢磨的是舅舅刘启的身体。
近些年,原本身体就不怎么好的刘启算是越来越虚弱了,到如今却是每隔个几日就要卧床一次,以导致朝中有一大半的公务是由太子刘荣在处理的。也因此,即便才将将新婚,刘荣也没有时间陪陪妻子陈娇。
陈娇是知道的,历史上刘彻是十六岁登基,也就是说,大概明年刘启估计就要驾崩,而太子刘荣,自然就要登基,她,也就要成为皇后。
只有这么短短一年,而这一年,陈娇却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作出铺垫。
陈娇很清楚的知道,刘启的几个孩子都不怎么成器,而最成器的一个,早已在多年前就因不堪流放之苦病逝于外地。
而刘荣这些不成器的弟弟们,如今都在长安,并未得到刘启明确赐予的封地,自然也并未去到过封地。
--这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陈娇很明确的意识到,汉朝这么多年,能有如今这么一代,国力强盛却偏偏除了储君之外其他皇子通通没什么本事的情况,是有多么难得!
陈娇是很清楚封侯所产生的弊端的,当然,像历史上刘彻那样弄个什么“推恩令”也不错,可却不是最好的--说白了,这不过是个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的办法,还是不能做到一劳永逸。
陈娇仔细琢磨过,不若对已经有的诸侯实行“分地推恩”,再对现在还没有被分封出去的皇子们,像清朝王爷们一样,赐封号食邑而不赐封地。但是这个理由要怎么找,又要以怎样的方式才能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效果,还需要慢慢斟酌。
回过神的陈娇发现王姑姑依旧在给她揉捏按摩,不禁自嘲的笑了笑。
她感觉她到汉朝这么久,好像一直在“内战”,她总是琢磨着要怎么把刘荣其他兄弟都斗倒或是控制住,免得威胁刘荣的皇位,但是她对于汉朝向来的心腹大患匈奴,却不曾想过一点对策,真让人觉得有些可耻。
陈娇垂下头,将越跑越远的思绪给抓回来。现在想这些还为时尚早,毕竟真要想法子对付匈奴或是别的什么民族,也要先帮助刘荣坐稳皇位才是--攘外必先安内,才是正理。
晚间,刘荣终于忙完了公事归来。
“荣哥哥回来了!可是累了吧,快来用膳。”陈娇笑意盈盈的迎上去,将刘荣带到餐桌上,一块儿食不言的吃完了一顿晚膳。
“今日这晚膳与平日食用起来似有不同?”用完膳,刘荣才开口询问。
“当然不同,今日这一桌子菜,可都是阿娇亲手做的。”陈娇假作一副小骄傲的样子,又转而不好意思道:“阿娇知道,荣哥哥整日忙于朝事,阿娇至多不过倾听,又帮不上什么忙,只能用这样的方法叫荣哥哥开心一下。”
“嗯,阿娇有心了。”刘荣很感动的点点头,道:“不过阿娇也要注意一些,厨间油烟大,阿娇切莫劳累到了,倒叫我,叫我……”
刘荣不好意思的一转话题,又愧疚的说:“若阿娇在宫中无趣,不若去皇祖母或母亲那儿坐坐,又或者请几位弟妹到宫中陪陪你皆可,我每日事忙,也没时间陪你。”
“阿娇知道荣哥哥是在忙正事,阿娇自己会习惯的。”看着刘荣似乎更愧疚了,陈娇又加把火道:“可惜阿娇不是男儿,不然,也可以帮着荣哥哥了,但若阿娇是男儿,又不能嫁给荣哥哥了,真是……只要每日晚上荣哥哥回来时能陪阿娇说说话,阿娇就很开心了。”
“……阿娇,苦了你了。”刘荣呆呆的望着陈娇。
“阿娇不苦,荣哥哥待阿娇好,阿娇知道的。”陈娇笑笑,心满意足的样子。
等到晚上就寝了,至半夜,身边的刘荣已经沉睡之时,陈娇才睁开了眼睛。
不可否认刘荣待陈娇真的很好,可是这样还不够!所以陈娇如今要做的就是要用他的愧疚和爱宠将她放在心里第一位--要知道夫妻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准则可不存在于皇帝与皇后之间,而陈娇的目标也绝不仅限于是刘荣的贤内助。所以,只有刘荣绝对的信任与宠爱,才是陈娇最终的护身符。
一年来,陈娇为了这个“护身符”做了许多:她不光力求成为一个贤妻,还一步一步使得刘荣逐渐将朝堂上的事情也一点一点说给她听,而她也会逐步提出一些不怎么显眼的小意见。
到如今,这个刘启病重而刘荣即将登基称帝之时,陈娇俨然已经成为了刘荣极为信任又极为亲密的谋士与贤妻的结合体。
正月十六,汉景帝启驾崩,皇太子荣于孝中登基,号诚帝。
次日,帝奉皇太后窦氏为太皇太后,奉母栗姬夫人为皇太后。另举妻陈氏为皇后,赐居长乐宫。
而终于成为皇后的陈娇,也迎来了她嫁人之后的第一次危机--选秀封妃。
当初刘荣还是太子时,当然没有什么人多事的顶着馆陶公主的仇恨给将将新婚的刘荣送什么美人,毕竟刘荣喜欢陈娇已经是上层人民默认的事实,送美人什么的,估计都是吃力不讨好、两面不是人的事。
可如今不同了--再不好色的皇帝后宫里,也不可能只有皇后一个女人的。选秀,必须选秀!封妃,必须封妃!
对此,陈娇一点意见都没有。
要知道她与刘荣可是实打实的表兄妹,将来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样的孩子呢,既然如此,不如选几个好控制的美人进宫,一可以加深刘荣对她的愧疚怜惜之情,二也可以选择合眼缘的孩子先培养起来。真到了必要的时候,陈娇也不介意留子去母。
在这样的想法下,陈娇一边在刘荣面前表示出委屈和不得不贤惠着帮着刘荣选择美人的样子,一边与母亲馆陶公主暗中说好,让她将早就选好的几个身家清白又能拿捏住的美人弄进宫,另还要选择一些年幼且长相周正的女子先培养着,以备后用。
也恰恰在这次与母亲馆陶公主的情报交换中,陈娇从母亲递进来的名单中,看到了一个时年六岁(虚岁)名为卫絮的女子的名字。
“卫”这个姓氏,本身就叫陈娇心里一惊,更遑论下边的评语还是“家境清贫,父母俱亡,姿色上佳,有弟妹各一,可堪掌控”这样一句,更叫陈娇惊疑不定:这个“卫絮”不会就是后来的卫子夫吧?
未免夜长梦多又起波澜,不愿等待的陈娇隔天就给馆陶公主去了信,以“八字适宜,可堪培养”为由详细问过了“卫絮”的所有情况。
次日,拿到馆陶公主信件的陈娇一看完信,一种“果然如此”的想法瞬间充满了陈娇整个大脑。
只见信中写到:“卫絮,长安城外郊小溪村人,年六岁,八月十三日诞。父卫革为铁匠,去岁七月亡,母刘氏随殉。其弟妹各一,弟青三岁余,妹平不足两岁。去岁十一月,于府中择秀时选中,今以舞乐培养。”
弟青。卫青!
果然是你,卫·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