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十五(1 / 1)
孟府,坐落于烟嘴胡同,是金华夫人尹二娘的住所。孟天佑从军后第五年升任了正三品天宝大将军时,尹二娘经不住孟家人的软磨硬泡收养了孟族里的一户没落人家的幺儿子做了继子,算是给早夭的夫君孟辉留了个香火,尹二娘晓得孟家的无耻目的,为了不给孟天佑惹麻烦尹二娘坚决的搬出了孟天佑的将军府,在烟嘴胡同买了个三进的宅院带着十岁的继子住,算是和孟天佑分了家。孟天佑也不好说什么,姨母这么做都是为了他,但姨母家孤儿寡母的在外住孟天佑也不放心便派了自己的几个老仆一起跟了过去,孟小依当时还小有事没事就往姨母家跑,到后来就直接常住了,孟天佑也会常常住那,以至于正儿八经的侯府倒成了没人管的了。尹二娘对自己的继子也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横竖是孟家摆着亡夫的名义硬塞的,而且那个继子过继来的时候已经十岁了,怎么养也养不熟的年纪。尹二娘对这个继子便是尽到自己的义务,供他读书,给他娶妻,五年前这个继子考了同进士,孟天佑帮着谋了个外放的知县,那个继子便带着老婆一同上任,今年孟天佑成婚,也只有那个继子的老婆卫氏回来帮忙。
沈娉婷的马车停在孟府的大门外,早有管家前来迎接,三进的房子并不大,不大一会就到了金华夫人的寝居,沈娉婷径直往前走,跨过有人故意伸出的拦路脚,绕过面前有意挡道的人肉墙,站到门帘处和蔼的问一旁的小丫头:“你是不是该伸出你的双手,把我面前的帘子打到你的头顶上,并大声的禀报侯夫人来给老太太请安了?”
那小丫头本是看着沈娉婷身后的,结果在沈娉婷和蔼可亲的问话结束后,小丫头很彻底的将沈娉婷身后使劲打手势的主子扔到了抓哇国,惊恐的将帘子打到比自己高两个头的地方,并条件反射的大声喊道:“侯夫人来了!侯夫人来给老太太请安了!侯夫人来了!侯夫人……”
沈娉婷很欣慰的拍拍小丫头的脑袋道:“真乖,一遍就够了。”
小丫头魔怔似的闭了嘴,看着和蔼可亲的侯夫人从她身边走过,直到里面响起“侄儿媳妇给姨母请安”
“好孩子快起来,喜儿给新媳妇看茶”
“是”
小丫头的手还是将帘子安安稳稳的举国自己两个高地头顶。孟小依瞪着明显不在状态的小丫头一个爆栗打过去道:“有点出息!”
小丫头突然惊醒看见面前的主子又条件反射打高帘子大声喊道:“大小姐来了,大小姐来给老夫人请安了!”
孟小依瞪着牛眼低声喝道:“小点声!”
小丫头惯性喊道:“小点声!”
屋里正在喝茶老夫人一口茶呛到气管里咳了起来,沈娉婷忙上前帮忙拍扶,老夫人咳得面红耳赤的道:“要新媳妇见笑了。”
沈娉婷笑道:“姨母哪里话,我正觉得姨母身边的人都是性情中人,有一就是一,有二就是二的,没得什么绕绕,日子过得充实舒坦。”
一旁的韦氏忙道:“可不是吗,娘身边的都是个顶个的好姑娘,我们老爷想求还求不到呢!”
老太太斜了韦氏一眼没吭声,这时一个声音道:“真是孟家的好儿媳妇啊,干什么都不忘往自己屋里塞东西,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孟家那几个老不死的嘱咐了来挣银子的!”
韦氏看着一身珠翠的孟小依走进来起就不打一处来,不就是过继的继子吗,好歹这孟府的家当都得由唯一的继子来继承,结果倒好现在侯府的人把个孟府当自己家,婆婆手里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侯府的人,那孟小依头上的镂空翠玉簪本是太后赏赐给婆婆的,理应由她这个媳妇继承,现在倒好只因孟小依一句喜欢,婆婆转手就给了她。韦氏盯着孟小依头上的簪子阴阳怪气的道:“小姑子可真逗,我乃孟家三媒六娉八抬大轿迎进门的媳妇,孟氏祠堂写在族谱里儿媳,什么孟家,小姑别忘了自己的姓!”
孟小依笑道:“孟家祠堂啊,尹家祠堂里的族谱里好像也写了我姨父的姓。”
“孟小依。”
“好了!你们两个都消停点,今天你亲嫂子过来,你就不能老实点,一张嘴巴不饶人,什么尹家孟家,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韦氏晓得婆婆话里的意思,瘪瘪嘴没吭声,孟小依哼了声坐到老太太下手。老太太佯怒道:“还不来拜见你嫂嫂。”
孟小依本就不看好沈娉婷,进门的时候本想给沈娉婷使绊子,先伸了脚拦路,结果沈娉婷跨过去,再站在过道上挡路,结果沈娉婷绕过去,后来叫打帘的下丫头不打帘,结果沈娉婷一句话就叫那个小丫头魔障了,现在叫她给她行礼,孟小依心里是一千一万个不服,以为沈娉婷看不见,于是坐在椅子上没心没肺的喊了声:“拜见嫂嫂。”
沈娉婷依旧光风霁月的笑道:“小姑子真有礼,小姑子请受嫂嫂一拜。”
沈娉婷像算好了似的朝刚端了茶进来的小丫头服了服。那小丫头刚好是刚才那个打帘的小丫头,看着侯夫人给自己服礼吓得磕巴道:“侯夫人,我不是小姐,我是丫鬟小翠,您服错了,小姐在您右边,啊不,在您左边的椅子上坐着呢。”
孟小依内伤的叫道:“小翠,闭嘴!”
沈娉婷身后的红锦死咬腮帮生怕笑出声来,木棉则是使劲的捂着嘴。老太太看着惊慌失措的小翠和头顶冒烟的孟小依憋笑道:“小依,你给我老老实实的给你嫂嫂请个安,别耍花招。”
孟小依瞪了眼笑得温柔的沈娉婷咬牙站起来服了服道:“见过嫂嫂。”
沈娉婷笑道:“小姑不必多礼。”
沈娉婷和小姑子打了一上午嘴架,吃过午饭沈娉婷又坐车去了魏国公府。
去魏国公府的路上,木棉憋了半天小心翼翼道:“小姐,不,夫人,我怎么觉得大小姐好像很难缠的样子。”
沈娉婷道:“她呀,小孩子脾气,别看她爱给我使绊子,这说明她因为她哥哥娶了个瞎子而抱屈,也就是说她对自己的亲人都很在乎。孟小依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小姑娘。”
“可她还拌你来着。”
“你们两个明眼的跟在后头,她还真真绊倒我不成,不说她了,她可不是什么难缠的,真正难缠的还在府里呢。先把府里头收拾干净了,住的才舒服。”
魏国公府是昨天刚下过帖子的,今天沈娉婷以魏国公太夫人的干儿媳的身份上门也算是拜半个婆婆。沈娉婷的车子到了府外,早有管家上前迎接,魏国公府显然对孟天佑这个干儿子特别照顾,刚进了二门就有人上前相迎道:“弟媳妇可算来了,刚刚老夫人还念叨呢。”
沈娉婷弯腰服礼道:“弟媳给嫂嫂请安。”
魏国公夫人付氏暗道:“果真七窍玲珑心。”忙携了沈娉婷的手旁的青布小油车,道:“妹妹如何知道我是你嫂嫂,我可还没自我介绍呢。”
“出嫁前听说良人是个侯爷,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所交的好友亲朋皆是高官显贵,妹妹自知愚钝,怕出门访客闹笑话丢了良人的脸面,便请人打听了一下夫君的亲朋好友,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嫂嫂海涵。”
付氏笑道:“你呀别太拘谨,咱们姑娘出嫁前谁不是费劲脑汁的打探丈夫家事的,不过你如何知道我是你嫂嫂,既然知道那我是你哪个嫂嫂?”
“我也就是瞎猜,魏国公夫人出身百年书香世家,最好读书,所以身上会有芸香草的味道,以此猜测,嫂嫂是魏国公夫人,若是猜错了嫂嫂别笑我。”
付氏笑道:“妹妹厉害,嫂嫂佩服。”
沈娉婷跟着付氏在小油车上坐了有两盏茶的时间终于到了魏国公太夫人的朝晖堂。一番客套后,太夫人便拉着沈娉婷的手亲自介绍起了魏国公的亲眷,沈娉婷跟着一一行礼,红锦和木棉使劲的记忆。等行完一圈礼后,太夫人将沈娉婷拉到自己的软榻上一同坐下,道:“新媳妇啊,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你姨婆婆脑子里放不下多少事,你若是遇到委屈竟可以到我这来,我给你撑腰!”
一旁的五夫人谢氏笑道:“听听,听听,大嫂这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咱婆婆的亲闺女呢!”
众人都笑了起来,太夫人佯怒道:“你个小泼猴。”转头对沈娉婷道:“你别管她,你五嫂出身东山谢氏,书没读多少,倒是把那些人的无所谓学了个十成十。”
一旁的谢氏接道:“婆婆,这叫真名士,自风流。”
一旁的三夫人欧阳氏笑道:“还风流,你别下流就好。”
话音刚落,周围有了一股稍纵即逝的片刻安静,但很快就被魏国公夫人给搪塞过去,沈娉婷适时的开口道:“听说五夫人于书法上很有造诣,不知姐姐能否讨封墨宝回去。”
欧阳氏笑道:“听见没,老五,人家喜欢看你的墨宝呢。”
付氏立马接道:“我听说沈妹妹的书法也是一流,其字其行皆得沈学士精髓。”
“算是无心插柳,我小时候看不见,家父怕我长大了写的字像鸡爪丢他的脸,遂命人将他写好的字刻起来,叫我拿毛笔沾水在上边摸索,这么练着倒是能模仿的微妙微翘。我记得小时候看上一只冰种的翠玉镯子,可自己的私房钱不够就模仿父亲的字写了张字条轻易从管家手里骗到了一百两银子。”
太夫人听完哈哈大笑起来,众人皆笑起来,一旁的谢氏笑道:“还是姐姐聪明我当年怎么就没想到这个法子呢,哎呀,我错过了好多好东西呢!”众人又是一番笑。沈娉婷不用猜就知道欧阳氏的笑声有多假。
用过晚饭沈娉婷和魏国公府的人道了别,谢氏果真送了沈娉婷一副字画,沈娉婷一闻就知道是西晋真迹,沈娉婷本想推辞,但谢氏却道:“我与姐姐一见如故,往后叨扰姐姐的地方还多着呢。”
沈娉婷也就不再推辞。马车上红锦道:“夫人,我看那位三夫人好像有点……”
“没什么,太夫人统共六个儿子,跟故去的魏国公在战场上死了四个,就剩老大现任魏国公大爷、叶五爷和叶三爷,三老爷是老国公爷庶出弟弟的遗腹子,太夫人待他堪比亲子,只是三夫人欧阳氏出身淮南欧阳家,是个……,不好说。”
淮南欧阳家是个什么家族,以自保文明,五十年前的诸王夺嫡,欧阳氏看淮王有前景就嫁了个女儿给他,后来淮王失败,欧阳氏干脆把那个女儿所在的一枝化出了族谱。五夫人谢氏出身东山谢氏旁枝,说她出身名门吧,她只和名门写在同一本族谱里,说她出身书香门第吧,她自己的祖宗只出过一个两榜进士,自己的父亲还是个弃文从武的千户。纵观魏国公府,简而言之,林子太大,鸟太多,水太深,还是站在外面看风景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