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第 62 章(1 / 1)
今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寒冷,这才刚过了霜降没几天,便飘起了小雪花。
凤捭的掬水堂早早就点上了炭火。
饶是如此,她夜晚也总睡不安稳,明明她是不惧寒冷的人,却因为床边少了一个人而寝食难安。
她最近总是梦靥,和锦姑说了,锦姑也只是安慰她这都是梦,当不得真。可是她老觉得不安心。秦少郅离开已经快两个月了,边疆传来的战报也都是说秦将军在死守嘉峪关。
凤捭深知秦少郅的能力,只要他有足够的兵力和粮草,他完全不惧来势汹汹的大宛国。
可不管她回忆多少次自己攻打嘉峪关时的艰难,和他的厉害,她仍旧无法安心。不在他身边,不知道他有没有穿厚些的衣服,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好好吃饭,心里满满的,都是他在边疆的一举一动。
这大概就是陈清所谓的牵肠挂肚吧。
她其实只想和秦少郅一起去边关。
可是,因为大宛国和木辽国素来交好,她和大宛国的大王子拓跋暨有过婚约,所以她不能去,去了只会让人抓住秦少郅的不是,在朝中弹劾他罢了。而且,早在战事触发的时候,就有细作前来投靠,说大宛国的诸多兵器都是从木辽国买来的。
凤捭相信这是诬告,她和堂姐都在大周,明面上凤络是大周的妃子,还替皇上诞下龙子,可如果两国交战,她和凤络都会成为大周的人质。
就算皇上要保她们,太后和皇后以及一干朝臣也会以死相谏。
凤捭不是看不清这些情形,所以她现在变得愈发收敛。她万万不能叫人给陷害了去,一旦那些心怀不轨的给她安上什么罪名,凤络会首当其冲遭到排挤,其次便是将军府。
凤捭才不在乎别人,她只在乎秦少郅。
她不希望自己在京城里,会是他的忧心所在。
秦少郅走后的半个月里,凤捭开始觉得身子乏,连平时喜欢的骑射都懒得再去碰,甚至吃不下饭。翠玉可是急坏了,整日让厨娘翻着花样做好吃的,锦姑也做了几样木辽的特色小食,想让她能心情好些,不是总想着驸马。
锦姑记得,前两年,木辽国和大周停战议和那段时间,公主也是整日茶饭不思。
不过如今的情况,看着更为严重。
严重到了凤捭一连三日吃不下菜,闻到油味儿便要吐。
后来翠玉呆呆地问:“少、少夫人,莫不是……莫不是有了小小少爷了?”
一句话提醒了所有人。
凤捭这也才发现,自己的葵水似乎晚了好些天没来。
翠玉立即表示叫大夫给少夫人瞧一瞧,却被凤捭拦住。
凤捭对翠玉和锦姑道:“这件事,没确定下来切莫声张。翠玉,你替我去找一家小医馆,明日我亲自去医馆里瞧病。”
翠玉不明所以,茫然地看着凤捭:“少夫人,您身子金贵,岂能让庸医替你把脉。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凤捭却笑了笑,说:“照我说的去做。”
第二天下午,凤捭换了一身非常朴素的麻衣,又往脸上抹了几把灰,让自己看起来像个普通人家的夫人。
小医馆在北街,连门面都没有,只在大门口挂了一个牌子。
来这儿看病的也都是平民。
凤捭身边并没有带很多人,为了让大家以为她还在掬水堂里休息,她只带了流玉,流玉身手不错。
那两日正好赶上天气乍冷,许多人感染了风寒,凤捭在院门外等了好一会才轮到她。一踏进院子,就闻到那扑鼻而来的药材味。这药味里糅杂了许多凝神静气的味道,凤捭闻了闻,反而觉得呕吐感不那么明显。
因来看病的都是普通人家,没那么多讲究,所以大夫给女子把脉的时候既没有设立什么屏风,也没在手腕上铺上帕子。
大夫看起来年岁不低,胡子都白了。
凤捭在木杌子坐下,撩起袖子,把手放在桌上,手腕垫着一块已经发灰的长方形布囊。她轻声细语地对大夫说了自己这些日子的身子情况,全身乏力,嗜睡,恶心,还有些提不起精神。
大夫搭脉,还没过去多久,便收回手,一面捋着胡子,一面低头写单子。
凤捭问:“大夫,我这是……”
大夫抬头,笑眯眯对凤捭说:“恭喜夫人,您这是喜脉。从脉象上看,有一个多月了。夫人的胎相看着还算稳妥,以后得多多注意饮食和休息,不可过于操劳,尤其是头三个月,也不应长途颠簸。”
凤捭手轻轻放在腹部,嘴角噙着笑问:“那饮食上我当注意哪些?”
大夫说:“老夫都写在这单子上了。”大夫递给她一张纸,站在一旁的流玉急忙伸手替凤捭接过去。大夫继续低头写,“我这边再给你开一个方子,回头若是觉得恶心,就服用两日。”
“有劳大夫了。”凤捭忽然将手往前推了推,待收回的时候大夫袖子下已经多了一枚金锭,“不瞒大夫,我家里事情较为复杂。因不得夫人喜欢,怕腹中孩子被人惦记。所以……”
大夫这辈子的诊金加起来都比不上凤捭给他没金锭,都看傻了眼,好一会才把视线移开,对凤捭连连摇头:“夫人,这可是不得,老夫只管医人,旁的的事情从不掺和。老夫的诊金只需三十文,若是特别难治的病,也从未超过一钱银子。您这……您这……老夫万万不敢拿。”
凤捭道:“老先生您误会了,我的意思如果回头有人来问你,你就拿着钱走得越远越好。”
大夫呆呆地眨了眨眼。
凤捭起身,对老大夫微微一下,然后领着流玉回府。
第二日,凤捭才让翠玉请大夫进来给自己把脉。
凤捭饶有兴致地看着大夫表情变得诡异。
“可是喜脉?”凤捭问。
大夫沉默了一会,说:“脉象似有喜脉,又不似。”
“哦?”凤捭说,“可是府里有经验的嬷嬷姑姑们都说我最近的表现像是有了身孕。”
大夫皱了皱眉,道:“烦请夫人再让老夫瞧一瞧脉。”
凤捭于是又伸出手。
大夫把完脉,轻叹一声,说:“夫人是喜脉,不过脉象不太稳,老夫这就回去想想如何开方子。”
凤捭放下袖子,对翠玉道:“翠玉,送送大夫。”
锦姑紧张地问凤捭,“为何两位大夫说的有些差别……是那小医馆的老大夫把的不准还是……”
凤捭低头不语,轻轻抿了一口热茶。
锦姑忙夺下她手里的杯子,说:“听说这有了身子的人,不宜饮茶。”
凤捭笑道:“锦姑,您怎么看起来比我还紧张?”
“公主,您这是头一胎,务必多加小心才是。”锦姑瞪了她一眼,“如今您身份尴尬,驸马若是胜利凯旋那便罢了,若是没有……”
锦姑叹气,不敢再想下去。
凤捭把那大夫开的饮食禁忌递给锦姑,嘱托她:“锦姑,以后我吃的用的,你都替我好生注意着。”
锦姑:“公主,难不成你是疑心……”
凤捭示意她不要乱猜测。
自从她有孕的消息传出去后,连一贯瞧她不顺眼的姚氏也免了她的请安。
不过凤捭好像能体会当母亲的心情,尽管姚氏说了要她好好照顾身子,她仍旧是每日去请安,从不间断。
锦姑很是担心她。
凤捭安慰道:“我这不是为了讨好孩子的祖母。她厌恶我不过是因为觉得我没礼教,又害得少郅跟我在川滇那中小地方生活一年之久。我现在就让她好好看看,我想要礼教的时候,也是标准的大家闺秀。以后我和她关系好了,少郅回来后,也不会夹在中间,两头难做人。况且不过是请个安而已,来回走几步也好,省的我日日拘在院子里,都快闷出病来了。”
锦姑听她这么说,自然也不敢再多言。
以前她总是劝凤捭好遵守大周的礼教,如今,她反而不在意这些,公主的身体才是最要紧的。
&&&
凤捭有孕三个多月的时候,是六皇子周岁生日。皇上在宫中设宴,同时也将昭告天下,封凤妃为淑妃。此举可不单单是奖励凤妃诞下龙子,更是在警告某些人。
凤捭虽然想不懂皇上真正的用意,但只要他不为难秦少郅,也不恶意抹黑将军府,她便心满意足。
凤妃知道凤捭有身孕,特地派宫中的轿辇去接她。
凤捭和大部分命妇一起,由西侧门进入,在太监的带领之下,来到宴客厅。她并不是少言寡语的人,但是在大周的这些高门贵妇中,她几乎没有一个朋友。也就偶尔同旭王妃能说上几句话。
按照辈分和地位,凤捭今日所在的席位上都是些她不认识的人。
反正也没什么胃口,她决定等会开宴后,应付着吃两口,然后便速速离宫回家。
这皇宫,总是让她感到不安。
如今,她怀着身子,亦不敢向从前那样放肆,免得伤着腹中的孩子。
皇家宴席总是很繁琐。
每个来的人都准备了贺礼,一群人说着那些奉承话,凤捭听得耳朵都要生老茧了。不知道谁,忽然问她:“听说秦夫人是淑妃娘娘的妹妹,想来秦夫人的礼物是最好的。”
跟着有人附和着说:“说的是。秦夫人不妨说说看,好让我们开开眼界。”
凤捭根本不知道自己准备了什么礼物。
她只是吩咐锦姑备一份礼而已。
面对这群人渴望知道答案的目光,她眼珠子微微一转,说:“也不是什么大礼,不过是想着淑妃姐姐喜欢什么,就送什么罢了。”
“淑妃娘娘到底喜欢些什么?”
凤捭但笑不语。
她觉得,凤络最喜欢的应该是皇上和六皇子,又或者……凤络最喜欢地位。其实她也许久未见淑妃,还不知道生完孩子变成了什么样子。
希望后宫的里人,没有因为边疆战事而过于为难她。
主持宴席的仍旧是皇后。
淑妃本应排在贵妃之下,但是宫中并无贵妃,因此她现在只排在皇后之下。在宫里也是颇有地位,甚至皇上还有心提携她协理后宫。倘若不是大宛国来袭,可能淑妃此时此刻已经有协力后宫之权了。
宴会开始后,凤捭吃了几口便再也吃不下去,翠玉忙从身上掏出几颗酸梅,让她过过嘴。
又过了一会,因六皇子苦恼着要母妃,凤妃提前向皇上和皇后告罪,皇上自然不会留她,皇后也只是象征性地说了些客套话。
淑妃一走,凤捭也急着想离开,她真是不愿意看见郭承嗣,心里恨他恨得牙根都痒痒。
她端起太监们呈上来的银耳汤,轻轻抿了一小口,随后借口出去透气,带着翠玉离开。
然而刚走到门口,淑妃身边的宫女便悄悄走过来,对凤捭说:“夫人,我们娘娘找你有话说。请这边来,娘娘和六皇子在殿里等你。”
凤捭这还是第一次看见满岁的六皇子,想到小孩子可爱,她忍不住想去抱抱,不顾被淑妃拦住了。
淑妃说:“妹妹你看你,自己有了身子要当心,如今你才三个多月,至少等五个月后,才能稍稍松口气。我当初可是差点流产,好在宫里太医医术高明,几次三番把六皇子给保住了。”
六皇子这个时候才刚会讲话,看见凤捭,扑闪着一双大眼,满是好奇。
淑妃对伺候六皇子的奶娘道:“抱着六皇子去外面走走,我和秦夫人有话说。”
淑妃对凤捭招了招手,示意她坐近些。
“妹妹,我下午的时候,去给皇上送莲子羹,无意中听到了边关的战事。”淑妃欲言又止,看着凤捭,“我,我不知道要不要告诉你。”
凤捭深吸一口气,道:“是和少郅有关吗?”
淑妃点头,然后走上前,在她耳边轻语几句。
“妹妹,你要早作打算,现在还不知道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回头我会帮你去探探皇上的意思。”淑妃握紧凤捭的手,“你也不要太担心,说不定只是误传,毕竟战事吃紧。”
凤捭却瞬间白了脸。
她觉得脑子嗡嗡只想,有些听不清淑妃在自己耳边叨叨的话,只觉得身上不停地冒冷汗。
淑妃说完,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妹妹,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尽全力保住你。皇上是明君,他不会刻意为难将军府的。”
凤捭没理会淑妃的话,而是起身行礼告辞。
“这事,你可千万别对秦老夫人讲,免得后来发现一切都是误传。”淑妃再次嘱托她。
凤捭点头,“妹妹告辞。”
撑着走到外面,凤捭脚下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在地上。等候在外面的翠玉见此,忙上前扶住她,惊讶地问:“少夫人,少夫人您这是怎么了?怎地脸色如此难看?”
凤捭声音有些沙哑,说:“我们回府。”
马车比不上宫里的轿辇,颠婆是难免的。
翠玉担心凤捭承受不住,一直让车夫慢一些。
半路上,凤捭难受得厉害,翠玉便让车停下,扶着凤捭下车透气。
凤捭下车,想到淑妃对她说的话,顿时觉得一口气快提不上来。
就在这时,她恍惚听到有人轻声叫她。
“阿樨。”
凤捭偏过头,看到了久违的徐秉谦。
他整个人看起来异常憔悴,嘴唇发干,身上带着浓浓的尘土味,似乎刚结束一路奔波。
“阿樨,我正想去将军府上找你。”徐秉谦道。
凤捭面无生机地抬头看他一眼,问:“怎么是你回来了?”
秦少郅呢?
凤捭忽然上前拽住他的手,问:“白益,你快告诉我,边关怎么样了?秦少郅怎么样了?他到底怎么了?”
徐秉谦按住她的手,说:“阿樨,你冷静一下。”
“他是死了是吗?”凤捭冷冷地盯着徐秉谦的眼睛,“你只告诉我一句话,是还不是?”
徐秉谦摇头,说:“我从边关回来,便是他要求的。那时候他还在。”
“也就是说,你也不知道?”
徐秉谦道:“这场仗,打比我们想象的都要艰苦,死了很多将士。”
“你同我绕这么多圈子是什么意思?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半个月前。”
换马不换人,一路疾驰,几欲虚脱。
“他为何让你回来?”凤捭握紧拳头,像是要把手心的帕子碾碎,“你的表情,是要告诉我,他凶多吉少是吗?”
沉默良久,徐秉谦微微点了点头。
凤捭身子一软,要不是徐秉谦手快,这会恐怕已经瘫软在地上。
“不会的。”说完,凤捭忽然吐出一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