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第一百六十四章(1 / 1)
顾书桐正在管家安排的房间里静静凝神打坐。
顾书桐在刑堂占了李旭好大一个上风,拿到了管家姐妹的处置权,但真正审讯过一次姐妹二人以后,他此刻的心情,却称不上多么好。
或者说,他的心情其实很坏。
因为他失望的发现,管家姐妹不是他掌握管家的杀手锏,而是两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先说那个让顾书桐很感兴趣的管世蒙——那个顾书桐原本以为绝对是无辜的小家伙。
管世蒙缠绵病榻病入膏肓这事,顾书桐其实早就知道,而他知道的原因,和他的出身有关。
顾书桐未创立祠部之前,乃是儒教道教合一的门派“玉山书院”的掌门。
玉山书院以“以文入道”、“以武入道”著称,不仅培养修行人,也面向凡人招收弟子授以文学武艺,择其中有道法天赋之人,才授以道法。
中委之战以前,天下门派,数玉山书院门徒最多,也数玉山书院最为出名,连中土新政府的第一任领导者,当年都曾在玉山书院求学。
只是玉山书院的“出名弟子”,绝大多数都对道法一窍不通——他们或为一代大儒,或为一代权臣,或为一代豪侠。
这些不会道法的“出名弟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既拿得起书卷湖笔,也拿得起刀枪剑戟。
中委之战,玉山书院包括顾书桐唯一的弟子、玉山书院掌门大弟子“将笔做刀”毕晓声在内得一干学子挺身抒国难,第一批加入抗委自卫军之中。
中委战争初期的三次大战是整场战争最为惨烈的,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绞肉机大战”,这几场大战根本没有胜者,参战双方都是全军覆没的局面。
世人皆知,委国最悍不畏死的主力部队,一半以上消耗在了这几场绞肉机般的大战里,没有这几场大战,中委战争再延续个几十年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这几场大战中,中土方的主力,六成以上都是玉山书院的现役或者非现役学生。
会武的前线杀敌,有谋的后方使计,战酣之时一起上阵搏杀,同生共死。
委国军队一开始攻打中土,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先遣军派的都是国内战斗力最强的精锐,导致玉山书院绝大多数还在世的门徒,都陨落于这几次战斗中,毕晓声也不例外。
这三次大战,将顾书桐由天下第一大派掌门,变成了一个后继无人的光杆司令,连宗门道场都被前来报仇的委国后续军队烧成一片白地。
而且由于损毁的太彻底,到现在都无法重建。
可以这么说:
玉山书院是中委之战,中土最早灭门的门派。
当年玉山书院之所以被公认为江湖第一,除了其规模比其他门派大,门人比其他门派多,更重要的是其门人的作风和一般的江湖门派截然不同:
玉山书院出来的人,都是出了名的古道热肠。
不管是个人、门派还是江湖家族,但凡有了困难,只要开口求到玉山书院或者玉山书院的门人,玉山书院及其门人永远都会尽力帮忙,从没有撒手不管的时候。
“管家代代子孙必有一人身染恶疾”一事,玉山书院就曾倾尽数代之力研究解决的对策,顾书桐也曾经参与其中。
按照顾书桐的理解,管家每代必有一人染上的恶疾,应该是一种效果极为霸道、持续时间极为长久、又不为世人所知的诅咒。
只要是诅咒,必有破解之法,顾书桐坚信,破解管家诅咒的关键,就在于追溯管家源头,找到诅咒是何时开始、被何人用何法所下。
而最大的问题也就在这里:
管家,没有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