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孤岛(1 / 1)
云城客栈。
凌云的手指轻扣着书案:"越来越热闹了呢,远山。"
"对海匪而言御史是死是活并不重要。他们只要造出声势,南海诸岛很快就会知道白云城和朝廷已势同水火,也乐得看好戏。"
"赵砚大概已将御史被害的消息递给姚震。姚知府可不糊涂,但远远隔着海,不管他信不信赵砚,在收到迥然不同的消息时也难免会心生疑惑。还有,姚震和崔默然谈不上熟识,若因为赵砚的谣言他先存了个疑惑在心,看到崔默然的信自然要先甄别一番。我不怀疑他的判断力,但白云城此次事急,不能耽搁……"说着,他从书案上取纸笔写了一页小笺,细细叠好。
"远山,去借个信鸽,给姚震送去。"
"不用借。"青衣护卫现身一笑。
"哦?"
"静风过南地时顺了姚知府一头猛禽,正好还他。"
凌云也笑了:"静风想得周到。不过,还是那么会惹事。"
书房
"城主!"管家快步赶来。
"信已发出?"
"是。但是……"管家的脸色很难看。
"怎么?"叶孤城挑了挑眉。
……
"来人,速请崔御史,陆大侠,花公子,孙校尉还有凌公子去安云楼一叙。"
安云楼
"叶孤城,有新消息?"最先到的是陆小凤。
叶孤城正站在高台上凝视着天边的云彩,听到声音回过头来:"你很快,是的,不过恐怕不是好消息。"
"叶城主!"正说间另外几个人也到了。
"除了塔楼暗堡,安云楼是城中最高处,亦是观云赏月的好地方。"叶孤城语气平淡。
陆小凤大汗,叶孤城……观云赏月?你在说什么?
"管家说他到了季风云,他没看错。季风云初成时移动缓慢,远远望去,和别的云彩不差多少,全凭经验分辨。赵砚大概看到了,眼力不错。"叶孤城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陆小凤有些摸不着头脑:"那又怎样?"叶孤城你打什么哑谜?
"对于白云城而言,季风云总是在三月底四月初出现,总是汇聚在白云城到南地的海域之间,出现时间短则十日长则半月,颇有规律,赵砚说的时机太好大约就是指的这个……"
见众人疑惑,叶孤城继续说:"眼下不出一天季风云就会漫过白云城向南地而去。季风云汇聚处风大浪急,风向一致,方向是,东南。"
陆小凤脸色一变,那正是从白云城到南地的方向。
"所以就算姚知府收到信,也是一天之后。到那时风信所迫,他就算有心救援暂时也无计可施,贸然逆风启航……"他摇了摇头,"后果都是一样的。"
"叶城主是说……"花满楼轻轻皱眉,迟疑道。
"不错,"叶孤城的目光在众人脸上划过,声音冷冽而平静:"从明日起至少十日内,飞仙岛就是一座孤岛。"
无人能援。
"白云城依岛上山势而建,靠山一面地势陡峭,是邻水悬崖,天然屏障。沿海岸线修有工事暗堡,加上沿岸的湍流暗礁,要强行登陆并不容易。但有两处是海匪最可能强攻的,一处是水城门,一处是落日滩。"城防管事徐彪正奉命简述城防概况。他刚从水城门赶来,一脸尘土。
"水城门是白云城的出海要道,城楼高筑,城墙坚固,但它连通内湾,众船只停靠之处,一旦失守,整个城防形同虚设。"
"不过船炮的口径射程比不上岸炮,海匪的火力对水城门一带暂时不会有大威胁。"海匪们也精得很,只在射程边缘伺机而动,明显在打消耗战。徐彪顿了顿:"如今迫在眉睫的是怎么度过后日。"
看众人眼中疑惑,徐彪接着说,"落日滩地势平缓,开阔,是沿岸少有的水流稍缓的地方。然暗礁丛生,平常稍大一点的船就无法靠近。但到大潮汛时,水面会高涨约五六尺,快船可以轻松进入……所以虽有城墙工事高筑,若那时被匪徒们抢滩成功一拥而上……"徐彪眉头紧锁,"后日是初一,正值大潮,落日滩看来有的苦战。"南王余党要不钻这个空子才叫奇了怪。
"而城中的弹药……敌船太多,存储的弹药消耗太快,远远超过预期……"徐彪说着转向自家城主。
“几日?”叶孤城不动声色。
“三日。”徐彪想了想,又说;“加上孙校尉那里的火硝……最多四日。”
"白云城的火器存量这么少?"出声的是崔御史。
"回禀御史大人,火器原本就不易得。"徐彪是个直性子,说话顾虑也少:"原先南王在时曾承诺若白云城有事会出手相援。南王又多疑,所以存量只是看着够用而已。南王事败后就更没想要再添些。"南王不是最大的祸害么,本来以为他倒台后就会安静很多咧。徐彪暗自想着。
"这么说来,怪不得赵砚这么笃定……"陆小凤沉吟道。上百条船轮番上前……是要等着白云城弹药用尽,任人宰割么。
叶孤城的脸上掠过一丝冷笑。凌云看到了不由扬眉,眼中带着思索。
“四日。”叶孤城开口道。
徐彪紧绷着脸,咬咬牙道:“是,属下知道了。”
陆小凤面露疑惑:“四日?叶孤城,你不是说季风云少则十日多则半月,四日又是什么意思?”
叶孤城的声音沉静如水:“请诸位来正是要商量这件事。”
南地卫军衙门。
书房里,姚震静坐品茗,在他对面的是南地指挥使李盛才。
"姚知府的意思是即刻发兵?"李盛才看完信,沉默半晌后出声。
姚震放下茶盏,眼眸里精光一闪:"李将军有顾虑?"
李盛才从书架上取了一封信递给他:"姚知府看看这个。"
姚震展开信,表情并不意外:"是这个,我也收到过。小人造谣生事,将军应该不会放在心上吧。"
"姚知府这么相信叶孤城?"李盛才问道。
姚震笑了笑:"还有崔御史。"
"可要是他们伪造了崔御史的信……"
"让朝廷尽快派兵去白云城以发现他们的阴谋?"姚震摇了摇头:"目前南海形势错综复杂,既然白云城求援,朝廷不是正好有机会见识见识南海中的各色人物?"
李将军沉吟道:"姚知府说的是。然水师出兵尚需准备……还有最重要的,在下只能统兵,无权调兵……"调兵权在兵部实质是在皇帝手上。据信上讲此次海匪来势汹汹,恐怕南地水军得派出多半去。虽卫军守土有责,事急从权,但这么大的动静皇帝要事先不知道,事后万一怪罪下来……
姚知府好像看到了他的心思,平静地取出一物:"李将军自然得向兵部上书请求调兵,但京城遥远而此事紧急,恐怕不等朝廷令到白云城已然一片焦土。李将军该做的依然要做,只是不必拘泥于常例。请看这个。"
李盛才接过打开,脸色顿时一变:"姚大人说的是,李某这就去准备。"
"几时可出兵?"
李盛才想了想:"据信上所说海匪人多势重,恐怕水军要出七成以上,需……两日。"
"能否再快些?"
李将军表情一滞:"李某尽力而为。"姚震你为官在百姓生计上是不错,带兵打仗你可一窍都不通。军队难道是行李包袱你一拎就能带走的?
两人说定,姚震就未多留,告辞李将军回府。轿子里他暗暗舒了口气。李将军果然不愿意出兵……也难怪,他才到南地不久。此地的水师都是从各地调拨而来,仅仅统一号令,整编各师就花了他大力气,不巧又摊上这事……多亏密折……皇帝很有远见……
"爹!"刚下轿子,姚知府就被一个小小身影抱了个满怀。
"四儿,怎么了?"看到小儿子,姚震精瘦的脸上浮出一丝笑意,轻轻抚着小儿子的头问道。
"小鹰回来了,大坏蛋偷走它,不过又把它放回来了。"四儿眉开眼笑。
"哦?"姚震笑了下,"这就好。"总算不下雨了,很好。之前我还真没发现你有这么喜欢小鹰。不过,小鹰是官府的财产,谁偷它胆子都很大……
"小鹰身上还带着一个字条呢,多奇怪的贼呀,爹,你看看。"
姚震接过纸条一瞥,顿时神情凝滞。打开,他的脸瞬时煞白,全身都颤抖起来。
水寨码头。
"李将军!"李盛才听到眉头一皱,转身望去。有人刚下马,正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
"姚知府?"李盛才有些不高兴。姚震,我跟你说了没这么快,而且刚才哨卫来报的消息如果属实……
"李将军,最快什么时候能出兵?尽量快一些。"姚震神情焦急,和刚才的平静判若两人。
李盛才察觉异常,正要说话,一名小校来报:"将军,观云台已确定,是季风云。"
李将军神色凝重,转向姚知府:"姚知府可知季风云是什么?"
姚震脸色一变:"季风云?"
"据本地水兵及义勇所述,季风云每年三四月间出现,出现时云团横纵在白云城和南地之间的海域上,风向东南,好似一道屏障。"
"这时候,没有人能去白云城。因为逆风浪大,无法掌船。每年都有几个不信邪的……但一直以来都是一样的结局……"
"所以,水师集整完成后也得等风信,至于最快……"李盛才也皱了眉,"据说季风云少则十天,多则半月。姚知府,姚大人,你怎么了?"
但见姚震听闻此言,脸色惨白,几乎站立不住。
"李将军,真没有别的办法?"他的声音虚弱,像是在做最后的努力。
李盛才急忙上前扶住他:"姚大人,风信,风信不是人力能及,李某会尽快集整人手,只要风信合适立即出发。"见一贯镇定的姚知府突然神色大变他不由也慌了神,连忙竭力宽慰道。
姚震定定神,深深吸了口气:"李将军说的是。请将军务必将要准备的尽快办好。风信看天,只能祈求上天施恩……"
之后,他不顾随从们的劝阻独自上了观云台,并在上面立了许久。李将军心觉蹊跷,但又不好问,连忙加紧安排人手不提。
姚震远眺海面,海上阴云密布,浊浪汹涌。
海风一阵阵掠过,吹得他浑身冰冷,但更冷的是他的心。翻滚的大浪好像将他的心卷入了深渊。太傅,出大事了,这可如何是好。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颤抖的手上还紧捏着那张字条。
"姚震见过太子殿下。"
"姚县令不必多礼,另外我叫凌云。"
"凌云?姚震见过凌公子。"
"这是我的暗记,往后如要通信我就用这个代替可好?"
"是,凌公子,姚震记下了。"
字条上一个独特的花押,上书寥寥数字:
"速援白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