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第二十六章(1 / 1)
二十六
这段时间漕帮北部的弟子基本已经归顺,陈启朔虽有怀疑,但还是全依顾惜朝之计将解药给各船船夫与弟子,顾惜朝让他以怀柔策反身边的人,再以扩散状去打通北部各个堂口,这一路下来效果确实不菲,顾惜朝长于辞令,每每事先就写好檄文,交于陈孟二人,让人二人意会策反之法,而他自己却时时外出,不知踪影。
于是,当有一日孟昭与陈启朔一大早便听到弟子报告说有一位老者在船下要见顾惜朝,同时生出一感觉,就是这个人了。
当二人出来看到顾惜朝引一位老者飘然上船时,一时不由呆怔,孟昭口快地说:“惜朝,你不是要出家吧,干嘛这么想不开。”
顾惜朝脸微一沉,指着身边微笑的方勖说:“你没听说过形似而神不似么,这类伪道士都看不出来,它日当了帮主还不知道要被骗几回!”
孟昭还没开口,方勖便笑:“小顾兄弟,这话说得太过了,老朽怎么能是形似而神不似呢?老朽好歹也在日日参老庄之理啊。”
陈启朔在一旁半日不语,此时才道:“不知方老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礼了。”
方勖摸摸胡子:“不用迎,老朽虽然上了年纪,腿脚还是好的。”说着点点头:“没想到还有人认得出老夫啊。”
陈启朔尴尬之色一扫而过,平静道:“晚辈曾拜访过玄妙阁,可惜前辈不肯赐见,不过我倒是偶然见过前辈的一面。所以知道您就是方阁主。”
顾惜朝看着只是点头不想再说话的方勖问:“方老找在下有事?难道又是没有人陪你去钓鱼!”
方勖此时肃色道:“我们进屋说吧。”
顾惜朝看他难得神色严肃,看看眼前另外二人,点点头,比了个请的手势。
室内一时只有煮水的声音,沉静异常,在听过方勖的话后,大家一时都说不出话来。顾惜朝许久才轻道:“这也太快了。”
方勖来找他,只有一事相告,白愁飞叛离苏梦枕,金风细雨楼一时易主,王小石准备带人反击。而同时,铁手已经办齐军器案的证据,快马回京。京中势力极度不稳。
顾惜朝手指轻敲着桌面,戚少商此时正在京师,他离开快一月,虽然六扇门介入这件事太晚,白愁飞在金风细雨楼隐忍已有几年,此时正准备一飞冲天,只是,他的时机是时候么?
不是每个人想一飞冲天就能直踏云霄,有时候,时不与我,也是一种遗憾。
陈启朔此时与他对望一眼,同时点点头,京中势力不是他们能插手的,他们需要全力应会的是军器一案,勿必在此时一举击败周季樵。
顾惜朝转回头问:“不知方老可有兴趣同我们一起南下?”
方勖故作状态地想想:“好久没坐船了,感受一下也不错。”
陈启朔此时站起身道:“我先快马去前方准备接应,这一路上,阿昭就有劳二位了。”
顾惜朝看了看眼前眨着眼微笑的孟昭,点点头。而孟昭却笑嘻嘻地看向方勖:“怎么是他们照顾我呢,应该是我来照顾他们啊。”
顾惜朝看着陈启朔笑笑地转身去布署,而后看向孟昭也微微一笑:想打玄妙阁的主意,这只狐狸还有点太小了。
戚少商坐在六扇门的大厅里,看着王小石差人送来的信,微微苦笑,总是这样,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身边极亲近的人叛得这样彻底,尤其这么多年的信任。纵然事先已经得到信儿,王小石仍是要亲口问出,亲耳确认。
但风雨楼这场权力的争斗也酝酿已久,一山不容二主,苏白二人共掌风雨楼,早晚一天会引起权力的分化,何况现在人心又如此不稳,事态如此不安。权势,那一种永远没有彼岸的急切渴望,让人们追逐着。
这么想着,他便琢磨顾惜朝在干什么,两个人分开也有一个月了,却都没有写过信,双方都不是擅长这种千里雁书的人,想必若真要传信,也是写些急事吧。
正想着,眼前一个人将光线挡住,他抬头一看,便微笑起来:“铁手!”
刚回来的铁手点点头,严肃地说:“大名府有报,漕帮的船已于前日启程南行。”
戚少商点点头:“他们的路线是走大运河去扬州,这走了两日,最多也就是半个月的事情了。”
铁手想说什么,最终还是保持沉默,这件事,关系重大,戚少商认定顾惜朝不会变卦,既然那两人互相引为知音,这件事上,可信度还是应该比较高的。他的计划便是等扬州府抓周季樵,这件事便会成为一个导火索,京中之事,即将风生水起。
这里,总也不可能太平,权力的中心,总是旋风的中心。
戚少商当然深知顾惜朝,所以他在这件事上,肯定顾惜朝在这时不会翻脸不认人。一来,他需要做一件事来证明他有能力成功;二来,他是个很固执的人,认定做一件事可以让他成功,就会一直做下去,要么成功,要么至死方休,比如两年前杀他这件事,让他非常清楚顾惜朝有多固执;第三么,他想想后确定,若顾惜朝真准备翻脸,首先应该头痛的陈启朔和孟昭,而不是他戚少商,他现在没有什么是顾惜朝特别想要争夺的。所以,他很放心顾惜朝南行。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是,顾惜朝成功后会如何。周季樵下台并不意味着漕帮一定会归陈孟二人。若顾惜朝临时发难,也很难说情况会如何。他要是想顺便把漕帮搞得大乱,也不是不可能。陈启朔基于策反,定会先行,船上只余孟昭,虽然也是滑头,但毕竟尚小,怕未必是顾惜朝的对手。虽然一时想不到让漕帮大乱对他有什么好处,毕竟孟昭当不成帮主,一时也轮不到顾惜朝,但他有时的行为也实在难以预测。
铁手看他想着出神,叹口气,准备去小楼向无情报备,突然想到什么,回过头来有些困惑地说:“据说最近有一位老道士与顾惜朝走得很近,并且登上漕帮的船一同南下。”
戚少商脸不由黑了几分,老道士?难道他的推测都是错的,顾惜朝南行真正的目的是要出家?他心中的担忧终于从七分变成了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