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凤髓香引 > 1 楔子

1 楔子(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昭然天下 再世为皇秦云 凤舞兰陵 室友不该保持距离 那时烟花 上善 风入藕花 色已成空 寂寞时,我的风情在流窜 数字生命

第一次见到他时,我正在河边洗着荇菜。

那河岸边桃花成片,夭夭放肆。

天空忽然飘起了微雨。

他一副书生打扮,大约三四十岁的模样,只身往河边来,凝神看着河对岸,似在侧耳倾听。

那胡子连同衣袖被山风荡起,看上去一身寂寞。

我冲他高声道,先生,你帮我把那棵菜捡上来。

他老实地下水捞起,送来给我,一脸客气,又问我,你可曾见到一个唱歌的人。

人长得倒是斯文俊逸,只是下巴上留着长胡子,看上去有些古板沉闷。

我接过荇菜,趁他不备,偷偷拉了下他的胡子。

他目瞪口呆地看着我。

我笑嘻嘻地说,老爷子,你不是要找那个唱歌的人吗?我就是啊。

说着,我又光明正大地拉了他的胡子一把。

他气得脸都红了,结结巴巴地骂道,一个女子怎能如此轻佻。

——敢说我轻佻!

谁不知邯郸城里最美的赵姬,不是宫中妃嫔,也不是名门闺秀,而是祁家酒肆的燕惊。

而我,刚好就是祁燕惊。

可惜燕惊除了貌美,一无是处,也不会唱歌。

如此搭讪的,我见得多了。

我愤然踩了他一脚,狠狠地,然后跑了,竟忘了是我让他帮我捡菜的。

三日之后,我再次见到他是在祁家酒肆里。

酒肆里其实已经好久没来客人了。

不是酒肆生意不好,而是因为王上住在酒肆中,半月未去,哪还有人敢住进来。

王上好歌,不只是在祁家酒肆里流连不去,还派人来把我们家破败的小酒肆修葺了一下,扩建得像豪门别院似的,人家提起祁家酒肆时再不敢直言那是娼家,还都说祁家祖坟冒青烟了。

可迷住王上的,不是我家祖坟上的青烟,而是我的姐姐青媚。

我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和姐姐长大,他们待我如珠如宝,舍不得我受半分委屈。虽是姐妹,姐姐却是命运多舛,哥哥盘下这家酒肆时,她刚年满十三,便抛头露面,在酒肆中卖唱。

父亲在世时说哥哥有治才,但生计所迫,他只读了几年诗书,便为稻粱计,弃笔从商了。那年酒肆的生意不好,有个富商愿娶青媚为妾,哥哥无奈之下,将青媚嫁了出去。青媚嫁得并不风光,回来得更是狼狈。有人说那个富商娶了姐姐后纵欲过度,不到一年便油尽灯枯了,富商姐夫过世之后,家中子弟为了争夺姐姐大打出手。从此,姐姐艳名远播,同有漫天谣言。

姐姐也见过长胡子书生。

姐姐一曲歌罢,对他说,今日得见先生,虽不知先生名姓,已知先生乃真名士。我见他眉眼皆是笑意,恭维着姐姐,姐姐娇羞地连连摆手推却。我狠狠瞪了他一眼,等姐姐出去煮茶,我一摞袖子,摆出最市井最流氓的脸色,警告他别打姐姐的主意。他皱眉对我说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家里到了我要识字那一年已败落了,兄姐常忙于生计,我又贪玩,一见到简牍便头大如斗,他这分明是欺我不曾读过书。

人说燕赵多猛人,我就让他看看燕赵女人的厉害。我拉上他的胡子狠狠一拽,他疼得忙捂住下巴看着我,气得说不出话来。我拍拍手,抖掉手中那几根揪下来的胡子说,姐姐的歌,可不是白听的。

这我可不是漫天要价。

我清楚地记得那日姐姐难得唱起《关雎》。王上初次来酒肆时,曾邀姐姐唱此曲。可姐姐说,既然是“在水一方”,在堂中吟唱,岂不失了情致?

王上便让人在院中挖了一条渠,还引了后山的溪水进来,夏来开满了芙蕖。

从此姐姐不再去我们小时候采摘荇菜的小河边,只在这开满芙蕖的水中划划小船,芙蕖自然比荇菜华贵娇媚,却少了摇曳于山野间的那份惬意。

其实,长胡子书生不算是客人,因为他住店不给钱。

赵国自从武灵王下诏,胡服骑射之后,赵人皆着小袖长靴。长胡子书生,竹冠布衣,且大袖兜风,似乎是个外出游历的儒生。

哥哥平生最好儒生,和他一见如故成了朋友。

世人重文轻商,文士皆自恃甚高,怎么会纡尊降贵来结交商贾?我怀疑他是来骗酒喝的落魄书生,害怕哥哥被骗,便多留了几份机心。

哥哥却笑道,世人怎知他素有鸿鹄志,而这唯有百里兄能懂。

那时,我才知他姓百里。

哥哥寻了一个小吏的差事,王上几日未来,他便请了些朋友到酒肆里寻欢作乐。

我和姐姐正在后院。有人跑进来说,哥哥喝醉了,还拉着那个新来的歌姬灌酒。

酒肆一向不用我来操心,都是由哥哥和姐姐打点。但是那个歌姬,我却是知道的,她可是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摇钱树。

姐姐说过,若是有一日她随了王上,酒肆就只能靠这新来的歌姬了,要是她喝倒了嗓子可怎么办?

我拖上姐姐要去前堂,一路上走得急,不料在回廊上与百里撞了个满怀。

歌舞升平,软语温香,酒过三巡,便是大儒名士也原形毕露。

姐姐忙上前扶住他,问道,我大哥可是在前堂醉了?

我见他摇摇晃晃的,想过去帮把手,他忙伸手护住了自己的胡子,怔然看着我。

——不是说酒壮色胆,怎么这个人越喝越胆小。

我站在廊道正中,挡住他去路,挑挑眉,揶揄他说,先生你是不是也醉了?

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支吾了半天,才问我更衣所在何处。

果然是醉得不知东西南北了。我哑然失笑,这烟花之地,又不是豪门府邸,何必这么文绉绉的,我为他指了茅房的方向。

他红着脸道了声谢,东倒西歪地去了,还差点在回廊上摔了一跤。

我突然心情很好,哈哈大笑,他回过头来看我,又惊又恼,脸色变了又变,仓惶逃走。

姐姐在一边红着脸,不住地给他赔礼,直骂我淘气。

夜已深沉,朋友早已纷纷退场。只剩下哥哥抱着那个新来歌姬,一副如痴如醉的样子。那小女子双手微颤,拿不稳酒盏,刚举到嘴边,又偷眼看看哥哥,眼泪就簌簌地往下掉,看着煞是可怜。

未待我和姐姐上前解围,便听见外头有人高声嚷道,走水了,走水了。

酒盏滑落,一地碎陶片。

一人仗剑冲了进来,带着一身血腥之气,急急道声,快走。

竟是百里,我曾以为他是个文弱书生,没想到竟然能夺下强人手中剑。

后来,我才知道他的剑术,其实也差得很。

我见他衣裳开裂,鲜血渗出皮肉,忙掏出帕子来,捂住他身上伤口。姐姐在一旁吓得眼泪涟涟。哥哥勃然大怒,斥责我怎么敢对贵客不敬。百里的脸涨得通红,说自己来,便要去捂伤口,隔着那一方布头,他抓到了我的手,我还没生气,他倒先慌了,连连赔礼。被哥哥拉走时,我笑着对他小声道,我叫祁燕惊。

那一夜,火光冲天,烧尽了祁家不少财物,却是祁家酒肆的运气。来放火的人走漏了风声,王上的侍卫随即赶到。王上震怒,下旨斩杀主使之人,看着姐姐在王上怀里嘤嘤哭泣,我隐约知道祁家从此卷入了后宫之争。

也好,陶盏碎了,换上了琥珀盏。

百里在酒肆里一住便是半年。

姐姐还未入宫,王上就给哥哥加了官,又给哥哥张罗婚事,听说还是个世族小姐。

于是,没人顾得上百里,想来也是他该走的时候了。

他想见我一面再走,那时我病着,躺在床上见到他时,倒吓了我一跳,他把胡子全剃了,只有青胡渣若隐若现。

我想起一次他大醉之后,在后院的一块大石头上泼墨挥毫。

我问他,写上的是什么,他红着脸说,燕燕于飞。

我扮上一脸天真,问他,可是燕惊的燕?

他支吾了半天,脸更红了。

我玩笑说,先生,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容易脸红,配上这长胡子更是难看,老不老,小不小的。

说罢,我趁他毫无戒备,又拉了拉他的胡子,染了一手墨。

他似乎早料到我有此举动,便拿出一条丝帕来给我。

我瞥见他袖中明明有条布帕的。

——真不会持家。

我连连摇头。

他站得离我的床榻远远的,对我说,若是到了韩国,记得到一座叫大京的山上找他。

我说,我一个赵女,无事去韩国做什么。说话间,酸水上涌,胸口憋闷,忍不住呕了出来。

他紧走几步,上前拉起我的手,扣紧我的脉搏。

一室无声,只有芙蕖花香淡淡,那柔嫩的花瓣上,红粉染透了雪白。

他皱眉,捏紧了我的手腕,我吃痛地抽回了手。

他看似迂腐,却眼光毒辣,第一眼就知道我轻佻。

他震惊的眼神里是我的素颜黛眸,我仰头,等待他轻蔑的嗤笑。

他垂下眼帘,站在那儿静默了一会儿,又问我,愿不愿意跟他走。

我想了想,便点了头。

我们离开了邯郸之后,我的身体越来越差,只好留在一个无名小村里。

他一路上细心照顾我,开始手忙脚乱,不久就比村里的老妪还周全。

五个月后,我生下一个孩子。

那时,风闻赵魏韩三国都想一统晋地,大战似乎迫在眉睫。从前住在邯郸城的酒家中,见到的总是宝马香车,听到的总是欢声笑语,从没亲眼见过挨家征兵的惨淡光景。

一日,他说有事离开,把我交给村中的几位老妪,一走三个月,却不见回来。

我一天比一天更恨那个孩子。

夜半无人,我走到水潭中,想把自己和那个孩子一同溺死。

或许是天意,我以为他是逃兵役去了,没想到他突然出现,走到水中,捞起孩子,甩了我一巴掌,说自贱者人必贱之。

我当时听不懂那个什么贱不贱的,但酒肆里的姑娘叫骂时多带一个“贱”字,我怒火中烧,早忘刚才还期期艾艾地想寻死,哭叫着冲过去捶打他,要报一掌之仇,他忙护住孩子,把我拖进了屋里。

反正我在他面前早已德行败坏,便成日不吃不喝,把自己关在屋里,挖空心思不带重样地将他的祖宗十八代全都高声问候了数遍。

我心里别扭,无处撒气,只想寻他的麻烦,看他能忍耐到几时?

他终于捧着饭菜现身,我照例扭头不吃,他拿起木勺作势要喂我。

我抬手一推,饭菜尽数撒在地上。

他气得满脸通红,说道,乱世之中,物力维艰,岂能暴殄天物。说着,他负手身后气哼哼地在屋里转了一圈,又训我道,罔闻已过,怨天尤人,是人生至愚。

纵使我听不明,也道他是真的上了火,便嘲笑道,你又不是我爹,管我的死活?

他带着瘀青的嘴角抽了抽说,你舍得死,我便舍得埋。

这话倒是颇合我的口味。

眼看他甩门而出,留我一个人在屋里。我又不甘心起来,拉开门冲着他的背影嚷道:“别光埋我,记得给我哭坟。”

可我,还舍不得死。

我还要看着百里气恼的样子,坐在院里晒太阳。

这半年来我已经习惯了百里的照顾,习惯了依赖着他过日子。

这时邯郸来了人,要带我回家,可来的人不是哥哥。姐姐也已经入了宫,祁家一门荣宠,今非昔比,自然有许多事绊住了他们。

我问百里,听说人的姻缘是上天注定的,改不得分毫。若是月老搭错了线,怎么办?

他说,那就剪断。

我说,断的是情份,可刀刀绞在心上,心里疼呀。

百里擦去我脸上的泪,将我搂进怀里,低声说,什么都别想,从今往后你再也不会疼了,因为万事有我。

我把头埋在他的胸口,他的心怎么跳得那么剧烈,害我都不敢偷偷在那里擦我的眼泪。

百里问我,要不要跟他去韩国。

我说,你这么无趣,以后还是留胡子吧,平日里能拉一拉倒也是个乐趣。

终于我只身一人,随他去了韩国。

没有想到,在关上接他的居然是韩国的上大夫。

更没想到,他家中奴仆数百,门下弟子三千。

原来百里大有来头,哥哥果然是慧眼。

大京的天气很好。

我住在大京的山南,起初还想着邯郸的家,可渐渐地连哥哥和姐姐的样子也想不起了。

秋去的大雁,春回的燕子,冬日的飘雪,还有满山红枫,人间美景,大京一样不落。

可那呆子成天无事就钻在他的书库里。

他家上三辈八成是买书的,简牍垒满了几个书架,还有不少都一摞一摞在地上堆着。

他说,快出去,这里乱,小心伤到你。

我仍是在他书房里游游荡荡,翻翻找找。

书简簌簌落下,他跳过来扑倒了我,将我护在身下,生气说,叫你走,你怎么不听话?

我揪着他的衣襟,将他拉近,说道,我就是不走,你又能耐我何?

他双瞳若海上焰光,我早就迷失方向,也不知是我先将唇就过去,还他先轻啮细咬了过来。于是栽倒在书堆里,十指交缠间,再也无力起来。

百里只有一个夫人,百里与她曾是父母之命的少年夫妻。她出身世家,是周室卜官之后,颇有林下之风,时常出外游历,是个女中丈夫。而我顺理成章成了百里的妾室。

女人有心计,便可怕,若没心计,便可怜。

百里夫人是个淡如秋月的美人,她知书识礼,便是有心计也不屑于用。我知她深爱百里,可她心性清高,开不了口,心头爱渐渐变成了心头痛。百里诸事明断,唯独觉察不出发妻的情意。

几年后,我终于识得半箩筐的字,并生了一个女儿,百里把她宠得无法无天,夫人对她也甚是疼爱,后来她出门游历前,还将女儿留在自己的院里小住。

一切尚好,直到女儿十二岁那年,赵魏大战,赵国大捷,魏国颓败,对韩国来说,犹如唇亡齿寒,秦国乘机入关,经魏国,直袭韩国王城。有谣言道,秦国此次来袭,想围困吞并韩国。韩王派人请百里出使秦国,化解韩国的危机。谁料,秦王罔顾道义,扣留了百里,秦韩之战一触即发。百里门下,三千弟子一夜散尽。

大京乱成一团。我依照百里临走时的安排,带着女儿逃出韩国。

祁燕惊已死,回来的是百里燕惊。

心之所系早已不同,却没人相信这件事。

有人说,百里已经死在秦国。

我不信,日日想着去秦国寻他。

哥哥千方百计阻止,我心里只想,就是死,也要与百里埋在一处。

我苦心经营,终于出了邯郸城的城门,却与那个女人不期而遇。

那个让我艳羡半生,她却痛恨我一世的女人。

她冷笑道,我为你挑的葬身之地,你可满意?

原来一切早有预谋,燕惊虽非世族后裔,却向来骄纵傲气,怎会甘心被人要挟。

远处残阳似血,冷风吹彻我的脊梁,站在断崖上,感觉自己就要飞翔。也许顺着风的方向,路过高山,穿过山谷,越过云端,出了秦关,便可以落在他的身边。

我拿出怀中匕首,划破手指,血从指尖一滴一滴往下落。看着泥地上点点猩红连成片,我暗暗向天发愿。

苍天,你一定要让女儿替我报仇。

脚下山谷,风声呼呼,一条河流潺潺流过。这山涧是燕惊初见百里的地方。

水中荇菜沿河漂流百里,岸边桃花成片,夭夭放肆。

百里曾说,自河畔初见,他一闭上眼,都是燕惊的容颜。

我问他,可是因为燕惊长得美?

他说,燕惊笑得肆意,可惊天地。

想到他那时一脸局促,我不禁莞尔,闭眼走下了断崖。

恍然中,一身轻盈,御风而翔。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