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大吉(1 / 1)
把自己关在一个地方,再如何自我调节心态也是没法放开的。而走出去就不同了。
小满没有走得太远,甚至只是在京郊的小院里住了一个月,然后觉得心境开阔,人也像是要生锈了。
张前隔一阵就差人送吃的过来,柳三娘送用的。
老这么呆着也不行,想想回去吧,省得让人担心。遂,关上小院的门,坐上得胜楼拉货的马车回城。
千春要嫁人了。嫁给玉郎君——宋祺,南山书院的先生。听乐乐的爹,千春的夫君说,这是个可以托付的人。
没由来的小满想到千春最早喜欢的那个人,虽然可惜,但舍掉得及时,说起来千春比自己清醒很多。
柳三娘跟唐六心疼她,“一个人去那地方呆着还知道回来?”
小满有些愧疚,平白的让人担心了,一个劲地说好话道歉。
“就是个小没良心的!”柳三娘拿着兰花指嗔怪道。
“三娘,三娘,我再也不敢了。”小满摇着她的胳膊说。
千春嫁人那天,抱着三娘、老五哭得稀里哗啦,哭完又骂小满,“你怎么那样死脑筋!”
小满上前抱住她:“我再也不死脑筋了,别哭了,今天是好日子呢。”拿帕子给她擦掉眼泪,又把人拉到梳妆台前补好妆容。
两人坐在一块,从铜镜里看到彼此,那些相依相偎的日子就像还在昨天——那样清晰生动。
千月抱着孩子站在后面笑她们:“这时候倒亲密得像亲生姐妹呢!”
两人一起回头对她笑,想到两人此刻不同的境遇,千月有些感慨,却并不适合现在说出来。
唢呐、锣、鼓、笛,乐声由远及近,锣鼓喧天。王大娘在院子里喊:“新郎官来啦!”
柳三娘亲手为千春盖上盖头,美美的新娘子出嫁了。
忙活完千春的婚事,小满找个一个有太阳的日子重走南城。她自己走过的,跟林之言走过的,还有跟其他人走过的路。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坦然自在。
没有计时,也不知道走了多久,脚步越来越重。回程的时候,她觉得自己真是走不动了,抬脚都没了力气。
张前派了跑堂的伙计跟着她,“满姑娘,还走吗?”
小满冲他摆摆手,走不动了。
伙计把她引到家茶馆,跟掌柜的交代了,一路小跑回去。没过多久,德胜楼的马车过来了,张前也在。
他把她扶上车,“这是何苦?”他叹道。
“只是想走一走,来了这些年第一次把它走得如此通透,还是比清河镇大了许多倍呢!”她靠在车内感叹。
张前把她扶正,“是大了许多倍,还走完了它,真是女豪杰呢!”
小满微微一笑,好像是有些道理。
马车停在得胜楼后院,张前帮她把鞋跟弄好,先跳下车,搭上矮凳并伸手扶她。
她怔了一下,然后伸出手去。
年十五,元宵节。
厨子备了汤圆,小满盛了一小碗,甜糯的味道留在口腔里,太甜了。她放下碗,喝一口温水。
张前安置好两个裹得严实的棉花团子,从内室出来。一身棉服揉得皱皱的,小满起身为他抚平。
“不吃了?”张前低头看着她的发际。
小满摇摇头,绕过他坐下,“太甜了。”
“甜才好呢,吃一个吧。”张前拿过她之前的碗劝道。
“吃了。”她瞪着他说。
张前拿她无法,“叫厨子再煮点面条?”
“好。”她起身往后厨走。
正吃着面,里屋传来小孩洪亮的哭声,小满就要站起来,张前示意不用。不一会儿,奶娘逗弄孩子的声音响起。
时间像被拉满的弓上的箭,一旦放手,一去不回。
“哥跟嫂子起来了吗?”小满把面里的荷包蛋挑出来,分开蛋白跟蛋黄,小口小口的吃掉蛋白。
张前很自然地从她的碗里夹出蛋黄,一面让人去看看。
庄青跟秦昭是前夜赶回来的,打扮得低调,抱着他们的孩子。
小满早已得知他们要来,之前庄青住的院子一直空着,正好给他们收拾出来。
“我想去一趟南山。”小满吃完最后一口面,往下筷子。
“嗯,上午还是下午?”张前问。
“等下就去。”
“你等等,我交待一下事情一起去。”
小满看着他,忽然笑出来。
“怎么了?”张前将碗收到一块儿,看着她弯起的眉眼,还是像个孩子。
“没有,那你快点儿,要带上儿子。”她摆摆手。
两年未去过南山。
千春跟千月都住进山里了,自从自己也成了家,小满便觉得日子满当当的。没有孩子的时候围着生意转,有了两个儿子,便围着他们转了。
马车只能到山脚下,一家四□□待好车夫便开始往山上走。
正是十五,行人如梭。
张前一手抱着一个棉花团子,走得吃力得很。偏两个小家伙活泼,扭来扭去且不听使唤。呀呀的说着大人听不懂的语言,两个团子乐得很。
小满走在后面逗下这个,又逗下那个。她跑到前面,两个小家伙也看着前面。
两张一样的小脸中间夹着一个张前,小满看得直乐。
她从张前手中接过一个,步子一下变重了一样。好沉!
一路多亏了张前,一家人好不容易才上了山。
拜过观音,正出大殿,迎面遇着两年多前给小满解签的高僧。小满对他行礼,错开身。
“姑娘可还需解签?”高僧问她。
“不用了,多谢大师。”
高僧但笑不语,错身离去。
张前搂着两个小家伙从后面跟来,“高僧怎么说?”
小满接过一个,微笑着说:“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