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十六章 军师归来(1 / 1)
黄月英看着冉冉升上天空的灯,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这流传千年的孔明灯就这样诞生了?因为自己一个阴差阳错的心愿?不得不说,有时候,世界就是那么的神奇。
在诸葛亮要黄月英为这升上天空的灯取个名字时,黄姑娘理所当然的脱口而出“孔明灯啊”
诸葛亮微微一愣,她想用他的名字命名吗?也好。
看到诸葛亮拿来笔墨,黄月英楞了楞,这是要干什么?
诸葛亮看到黄月英不明所以的样子,无奈的笑了笑:“你不是要将愿望写在上面吗?我又做了一盏,孔明灯。”
黄月英这才想起了还有愿望这回事,之前光顾着惊叹升上天空的孔明灯了。在灯上写下'父母康健;安墨安好;重为钟沐。’
这些,自然都是背对着诸葛亮写完的。
诸葛亮明白黄月英不想让人看到她的愿望,默默转过身去,在这盏孔明灯升上天空前,没有再看一眼。
他知道,黄月英身上有着不想说的秘密,他不会追问,不会挖掘。
他相信,终有一日,月英会心甘情愿的对他说出藏在心底的东西。终有一日,遇到困难时,她会丝毫没有顾忌的来寻求他的庇护。
在众将士殷切期待中,好几日不曾露面的诸葛军师,终于带着侍卫悠哉的回到军营。
刘备见了这二人,险些激动的热泪盈眶。军师终于回来了。
刘备简单的对诸葛亮说了军中近况,已经按照军师的计策取下了哪些城池。这些不过是走个过场,在回来前,天下局势诸葛亮就已经心中有数。
刘备的目的,当然是商讨下一步又该如何。当然也告诉了诸葛亮一个他不会得知的消息。方才,周瑜中了毒箭受伤,解药,只有营中的军医才有。
刘备知道周瑜和诸葛亮的关系,把周瑜中毒的消息告诉诸葛亮,让军师自己去抉择,救不救师弟。
这件事隐瞒了,或许会让诸葛亮和刘备日后心生芥蒂,说明了,诸葛亮拿了解药去就周瑜,就是欠下刘备一个大恩。
刘备别无选择。
那些思量也只不过是刘备的想法。诸葛亮手里,早就拿上了水镜先生配好的解□□。
只能说,刘备只是做了一个较为明智的选择。
和刘备探讨过军事,诸葛亮走出营帐,打算前去为周瑜解毒。走出几步,想到了什么,又折了回去。
找到黄月英,看到她的前面多了一对白花花的,,鹅毛。仔细瞧了瞧,诸葛亮确定自己并没有看错,黄月英就是在摆弄一堆鹅毛,专心致志,都没发现军师已经走到跟前。
被忽视的诸葛先生也没有搭理一心用在鹅毛上的黄月英,对跟在身后的朱玉说道:“ 去准备一匹快马。”
这一开口,倒是成功的吸引了黄月英的注意力:“军师这是要出门吗?”
诸葛亮“嗯”了一声,继续说道:“周瑜中毒,我无论如何也要保他性命。”
几年的同门情谊,军师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凉薄冷血。而且,诸葛军师貌似已经把向黄姑娘报备行踪当成了习惯,做的那么顺其自然,理所应当。
当事人黄姑娘却没注意到军师的这份改变,更不会知道诸葛军师是特意过来告诉她,自己要出门了。看着手里刚做好的羽扇,舒心一笑。
诸葛亮实在不想承认,他万人敬仰的诸葛先生还没有一堆鹅毛重要。不过在这情境下,他实在找不出什么安慰自己的理由。问道:“黄侍卫,你这是在干什么?”
黄月英扬了扬手里的扇子:“你不是看到了吗,这几日天气太热,碰巧厨房还有些鹅毛,我就做了把羽扇。”
诸葛亮拿过去看了看,面无表情的说道:“ 做工一般。”
这时候,朱玉也牵了马过来。军师便上马离开了。
黄月英在后面嘀咕着:“果然一回来就变成了扑克脸。”然后,又猛然想起来刚做好的扇子还在军师手上。
黄月英想起军师刚才不屑的口气,琢磨着军师该不会闲碍事,路上把自己辛苦做成的扇子扔了吧。
没有再多想,黄姑娘当机立断,跑向诸葛亮离开的方向。
诸葛亮听到黄月英在后面跑着叫他的名字,在这军营里,也只有黄月英敢直呼军师大名了。
勒马停下的诸葛亮看着跑的气喘吁吁的黄月英,有些不知道这姑娘又在想什么。问道:“什么事?”
费了力气追上来的黄月英这时候却愣住了,诸葛亮手上并没有她的扇子,那她的扇子去哪了?
等看到自己手上握了一路的羽扇时,黄月英只想找块豆腐拍死自己。诸葛亮什么时候把扇子还给她的?
军师还在看着她,等着她的回答,为什么追上来。
黄姑娘摇了摇扇子,干笑了两声:“我看今日天气炎热,特意追来提醒军师,千万小心,不要中暑了才好。”
说完,便头也不会的转头走了。
诸葛亮笑了笑继续赶路。
旁边有看到这一幕的士兵心里嘀咕着,军师和黄姑娘这次回来感情好了许多,黄姑娘特意来此送军师出行,依依不舍,情意绵绵,这份真心真是来之不易啊。
闷热的天气,百无聊赖的黄姑娘想着办法打发着无聊的时光。
军师的书已经基本看了一遍,里手中的这本却是怎么也看不下去,许久没有翻动一下。
做了一副跳棋,和自己对弈,不到一刻钟,又失了兴致。
想做道菜练练手艺,菜出锅时,才知道自己没有放盐。
黄月英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或许是天气太过炎热,做什么都无法集中精神。
军师去周瑜处已经一整天了,还是没有音讯。
想到周瑜上次放出的冷箭,黄月英还是心有余悸,周瑜该不会因爱生恨,把诸葛亮杀了吧!
手中竹简落地的响声让黄月英回过神来。摇头笑了笑,自己怎么会为诸葛亮操这个心,若不是万无一失,诸葛亮那种腹黑狐狸怎么会去以身犯险。他定会平安回来的。
黄月英看到服侍自己的丫头明玉也是坐在那,低着头没有精神。便叫来明玉:“你可会制桑菊茶?”
明玉一脸困惑:“小娘,那是什么茶。”
黄月英说道:“是用桑叶和菊花制成的茶,这时候消暑最好了,我来教你,我们一起煮一些出来。”
凉好的桑菊茶甘甜可口,明玉尝了,不停的夸赞黄小娘心灵手巧,什么注意都想的出来。
端了茶壶到刘备跟前:“天气炎热,月英制了消暑的茶,大哥快尝尝。”
刘备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果然不错,再给我倒一杯,我是个常年行军打仗的粗人,也不在意那些饮茶品茶的规矩,月英可别嫌大哥失礼了。”
黄月英又为刘备倒了一杯茶,笑道::“大哥这是不拘小节,其实月英也是讨厌那些繁琐礼节,喝茶饮酒,都要痛快才好。
那个,听闻军师今日不在?”
刘备放下茶杯,嘴角含笑:“嗯,军师是不在。”
“奥,那月英这便回去了。”
走到门口,传来刘备爽朗的笑声:“军师今日下午回来,月英不用着急,回去等着便是。”
黄月英匆匆离开,脸上染上了红晕,虽然是细若蚊呓的嘟囔,还是传到了刘备耳中:“月英可没向大哥打探军师什么时候回来。大哥若是觉得茶不够了,记得派人到我那去取!”
回到房间,明玉瞧着黄月英,说道:“小娘这会儿看上去精神多了,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这般高兴?”
黄月英自己全然不知。问到:“有吗?我看起来很高兴?”
瞧了瞧明玉拿过来的镜子,铜镜中的女子面若桃花,果然,嘴角的笑意还没有隐去。
黄月英咳了一声:“主公夸赞我们的桑菊茶好喝,我当然开心了。”
接着,又摆出了那盘跳棋:“明玉,开我教你下棋。”
和明玉玩着跳棋,倒是没有和诸葛亮、水镜一起玩的时候的挫败,明玉初学还不熟练,黄姑娘当起了常胜将军。一个时辰下来,乐呵呵的看着明玉输的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随着淡淡的兰芷淡香。黄月英知道,诸葛亮回来了。
没有转身,不在意的开口:“军师这么快就回来了,你的周师弟没留军师多呆些时日?”
身后的人轻笑出声:“周师弟自然挽留一番,可一想到还有人挂念,孔明归心似箭。”
黄月英说道:“主公的确是挂念军师,今天还在跟我提起你呢,说军师很快便会回来。”
现在黄月英背后的诸葛亮嘴角抽了抽:“这是别人赠我的,我也用不到这个,送你了。”说着,将一支白玉簪轻轻插入黄月英的长发,还感慨了句:“还不算丑。”
黄月英眨了眨眼睛,军师这是在送她东西?这簪子不可能是别人送给诸葛亮的,不用想也知道是军师自己买来的。
想到这,黄姑娘心里升起了浓浓的警觉:“军师,你想让我干什么就说吧,我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黄月英实在想不明白诸葛亮这又是在唱哪一出,不过有件事黄月英还是明白的,军师从不做赔本的买卖。
诸葛军师的脸又黑了几分:“主公还在等我,我先走了。”
说着又看了看黄月英一身竹青色衣裙:“这身打扮有些不妥,黄侍卫明日起换成男装,不要忘了现在你还是我的侍卫。”说罢,头也不会的离开。步伐不急不缓,永远的气定神闲。
黄月英瞪了一眼诸葛亮离开的背影,碰巧,明玉端了盘子走进来。黄月英疑惑道:“明玉,你拿的是什么?”
明玉把盘子放到桌上:“这是军师带回来的荔枝果干,吩咐婢子用盘装好了带给小娘。听说荔枝千金难求,也不知军师是怎么买到的。”
黄月英看着盘中的荔枝果干,想着好像前几天跟明玉闲聊时提过,诸葛亮怎么会知道?今天军师突然对自己这么好,黄姑娘坚信军师突然的转变,一定是有什么阴谋,纵然美味在口,还是觉得有那么点忐忑。
接下来的几天里,成为黄侍卫跟在军师身后。除了偶尔的端茶倒水,客串一下侍女,军师也没让黄月英再做什么。黄姑娘起初悬着的心也有些放下了。
诸葛亮在研究者地图,神情专注,常有人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这句话用在千年以前的诸葛军师身上,倒像是量身定做一般,没有半分不妥。
黄月英看着军师的侧脸,如果有一天,军师成亲了,那又会是什么样?他的妻子一定会被他万年不变的扑克脸气死。想着想着,不由得轻笑出声。
诸葛亮抬起头:“在想什么?”
“在想开心的事。”
诸葛亮没有再纠结黄月英有些不怀好意的笑,说道:“跟我出去。”
“去哪?”
“勘察周边的地形。”
黄侍卫又悲催的跟在了军师身后。好在军师走路从来不急不缓,走在诸葛亮身侧,也就当出来散步了。
路过一颗大树,树上结满了青色的果子。黄月英拉了拉军师的衣袖:“这是什么树?果子看起来很漂亮。”
诸葛亮停下脚步,摘下一颗果子擦了擦,递给黄月英:“这是甘醉果,少吃点,吃多了会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