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冷面军师追妻记 > 6 第六章 再遇

6 第六章 再遇(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摆驾大清 霸情狼子 探长大人的特工辣妻 嫡女的田园生活 家主软弱 宠妃游戏 凤凰临 女神林小溪 面瘫太子俏萌仙 香如故

孤舟飘荡,银波泛泛,月影蒙蒙。与这姣好景色不相符的,是有些气急败坏的声音:“三哥,刚才为什么不杀了或者打晕那姑娘,然后寻找玉玺,我们接到密报,说玉玺可能在黄府,虽然不知真假,但是不可不信啊。”

不同于孙翊的焦急,孙权淡然到:“当今天下局势微妙,曹操袁绍皆对江东虎视眈眈,这时候,我们万万不可在襄阳那是非之地惹出事端。手中的玉玺是真是假不重要,只要让世人相信,我们手中真的有玉玺便可。”

孙翊还想在说什么,只见孙权又叮嘱了句:“今日你我私到襄阳不要让父亲知晓。”便闭了双目,似乎已经睡去了。

手握一册上古兵法在琢磨品读的诸葛亮,听朱玉汇报着昨夜孙权孙翊偷偷潜入襄阳,心下已经明了,他们是为玉玺而来,这两人必定是得了什么消息才会来此,那他们会去的地方,也就只有黄府了。

诸葛亮脑子里浮现出雨中那灵动的姑娘,摇了摇头,就算遇到孙权,他相信她也会保护好自己的。

“朱寒,去查探一下玉玺在何处,不要惊动旁人。”影子一般的朱寒领命离开,说他是影子,因为他总是在暗处出现,悄无声息。诸葛亮这样的人大概是只有了然的掌握了一切,心中才是安稳的。

又是几回春夏,黄月英托腮坐在桌前,前方放着这几日看着的竹册。到黄府已经三年了。

这三年里,黄月英从十五岁的小丫头变成了被父母催着成亲的大姑娘,是啊,在这里,十八岁还不成亲是罕见的。

心高气傲的徐阿姐在去年也嫁了人,嫁给了丹阳太守孙翊,听说孙翊对阿姐一见钟情,听说孙翊待她是极好的。

在这三年里黄月英读了黄府里所有的藏书,写出的字虽没有大家风范,却也算是工整秀丽。

三年里变了很多,不过父亲一脸郑重要自己好好保管的枕头,却一直那么静卧床头。

看了看还静静挂在墙角的,诸葛亮的雨伞,不是没有想过把它还回去。只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一来自己出府多有不便,二来黄月英担心自己又会忍不住的将安墨和诸葛亮混淆,这伞也就那么放着了。

到如今就算偶尔有了出府的机会,但若是拿着它去了诸葛亮那,说道:“这是先生三年前借给在下的伞,今日特来归还。”想想都有些荒谬唐突了。于是这雨伞到现在也就那样放着,没有归还。

黄月英突然想起来吃早饭时母亲脸色不太好,问了母亲也没说出是怎么了。想到这,便起身到了黄夫人房间,看到母亲正在绣一朵月季花。

看到黄月英进门说道:“月儿你那手帕有些旧了,我给你绣了个新的,你来的正好,这就要绣好了。”

黄月英嘻嘻一笑:“还是母亲最疼我。”接着又说道:“今日我看母亲似有心事,母亲可以告诉月儿,或许女儿还能分担一二。”

黄夫人叹了口气说道:“我却是有件事不知要如何是好,你舅父昨日来找我给我了一封信让我务必找个稳妥可靠的人送到新野去,说这是事关他生死的大事,他身边的人都被监视着,只能靠我这个姐姐了。你父亲素来不喜欢和他往来,你舅父也不想这件事让你父亲知晓,可是我到哪里去给他找这个人啊。”

黄月英思考了下,母亲说的舅父应该就是没见过面的蔡瑁了,那是母亲唯一的弟弟,母亲此刻为难在所难免。

黄月英说道:“母亲让我去吧。”

黄夫人听了这话一惊,绣花针扎破了手指。顾不上丝丝血珠对钟沐说着:“这怎么行呢,现在正值兵荒马乱,你出去太危险了。”

黄月英早就坚定了想法:“母亲,我是最合适的人了,女儿定会好好保护自己早去早回。舅父不是说了吗,这封信事关他的生死,倘若送的晚了使舅父身陷险境,可就来不及挽回了。”

最后黄月英还是说服了母亲由自己带着信去新野,母亲跟父亲说女儿这两天要潜心研究一个棋谱,不想有人打扰,膳食也在房间里用了。

黄月英偶尔溜出府玩黄夫人是知道的,女儿向来机灵聪慧,黄夫人倒不怕她不蕴世事被人框了去,只盼月儿此行能够平安无事,早日回来。

出了黄府黄月英拿出黄夫人给的钱财雇了辆马车和车夫,坐在马车里一路赶向新野,黄月英不免感叹如果自己会骑马就好了也不用这么麻烦,更重要的是能省下不少钱填充一下自己的小金库。

进入新野已是中午后,黄月英打发了车夫,自己一个人到客栈寻找母亲所说左臂有一黑布的人,黄月英要了两盘小菜,等了许久终于见楼上下来个人左臂一块黑布,那人要了饭菜开始吃饭,时不时的向门口瞥两眼。

黄月英放下竹筷走过去,笑着打着招呼:“王大哥好久不见。”

那人看了看黄月英悄声说着“可是蔡军师让你来的?”

黄月英点了点头又说道:“王大嫂得知我要到新野来,特意嘱咐了我带封家书给大哥,大哥可要收好了。

终于把信送了出去,又吃饱了饭,黄月英想马上再找辆马车回家,不想却得知战事将起,为免奸细混入城中,城门已经关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打开。

黄月英只得暂且在客栈住下了。黄月英不知道的是从他走到这个客栈起,一举一动就落入了坐在角落里的诸葛亮眼中。

酒楼客栈向来都是人员混杂之地,许多消息也都从这里传出,诸葛亮自成了军师后时常会到这些地方吃饭,偶尔也会得些意料之外的消息。比如说今日。

走出客栈吩咐了朱寒,截下黄月英送出的那封信。果然,蔡瑁打算献出襄阳投靠曹操。可是这信为什么是黄月英送出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刘表已经对蔡瑁起了疑心,看住了他的一举一动。他只能找姐姐黄夫人帮忙。

黄月英在客栈呆的心急如焚,身上的钱所剩不多,母亲一定在家里为自己担心,也不知道父亲有没有得知自己已经不在家了.每次出门打探城门有没有打开时,总会听闻有人议论一个人,如何的运筹帷幄,如何的妙计安天下。

不想,这个众人议论的智慧军师,就这样又一次让黄月英遇到了。

阳光温润,微风拂面,就在这样一个午后,诸葛亮一袭白衫缓步走来,似是相熟已久般拉了钟沐的手说了声:“跟我走。”不是询问,不是商量,是命令。

黄月英一头雾水想要甩开诸葛亮:“我为什么要跟你走,放开我。”

还是挣不开诸葛亮的手,黄月英用尽了力气狠狠掐了握着自己的那双手。诸葛亮面色不变:“别折腾了,继续在这待下去你会死。”

黄月英信了,就像从前相信安墨跟着他走了一样。诸葛亮没有理由骗自己。

跟着诸葛亮回到军营,黄月英见到了刘备,那个素来以仁德著称的贤主。诸葛亮拱了拱手“主公,这是黄月英姑娘,我的一位故人。”

刘备哈哈一笑:“既是军师的朋友,那就是贵客,我已吩咐准备了酒菜,黄姑娘先休息片刻,一会儿同军师出来一起吃饭。”

黄月英拘了一礼,和诸葛亮离开了,不明白情况的时候还是少说话为妙。刘备望着离开的两人想着如此倾国倾城的一个美人,难怪军师青睐有加。

到诸葛亮的营帐中,诸葛亮说道:“你先在这委屈片刻,已经吩咐了人准备你今晚休息的地方。”

对这一切,黄月英依旧是不明白,只能听从他的安排。但唯一可以看出的是诸葛军师在这的地位是崇高的。凡是遇到过的军士,甚至是刘备,对诸葛亮都多了份尊重。

傍晚时分,凉风习习,在紧张中让人生了一丝惬意。有人来报:“军师,曹军已经进入新野城中。”又有人来报:“军师,主公备了饭菜,请军师和黄姑娘过去。”

黄月英是不喜欢现在这种感觉的,饭桌上除了自己还有算上今天才第二次见面的诸葛亮,还有初次见面的一方霸主刘备。黄月英只想快些吃光碗里的饭,离开这两个大人物。

刘备突然说了一句:“开始了。”黄月英不明白什么开始了,顺着刘备的目光看过去,新野城里火光一片,叫喊声顺着晚风传到他们所在的山上来,再过一会,新野已经成了一座火城。

一把火,烧光了一座城,和城里无数的人,当然也烧出了一场不费一兵一卒的胜利。

此刻的火中尸骨,怕也是无数的春闺梦里人吧。

黄月英明白了诸葛亮所说的‘再呆在这你会死是什么意思。’而吩咐放火的元凶此刻正面不改色的谈论着天下局势。

看着黄月英有些发呆的表情,刘备说道:“天下人皆称颂刘皇叔惟贤惟德,待人宽厚。如今看着我不眨眼的烧了一座城,黄姑娘怕是觉得我有些残忍吧。”

钟沐没想到刘备会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如今问了也只能张口做答,说了自己的想法:“黄月英不敢欺瞒主公,在我看来,一把火烧了千千万万的生命的确是有些残忍的,可我也知道今天若不这样做,尸骨无存的就是我们。主公不过是选择了最简单的方法结束一场战争,看着是杀戮却也可以说成是自保,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无奈生于乱世,很多行为也是迫不得已,月英倒不是觉得主公残忍,不过是这个时代有些残忍罢了。”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