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十一节(1 / 1)
李伟的一番话说得我脊背一阵阵地发凉。此刻窗外阳光明媚,可我依然感觉寒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来,让人无处躲藏。
“照你这么说,这个替罪羊我是当定了?”我不甘心,要做困兽之斗。虽然进入银雪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活力,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种我从未经历过的成长方式,诚然,这几个月过得很辛苦,但在充实和喜悦中一点点潜滋暗长的还有我对自己不断增长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我没有想到自己还可以这样出色,并且,不止于出色,我更希望自己会变得优秀,我知道,这些只有在银雪才能够实现,我丝毫不怀疑她会给我这样一个平台,所以,我不甘心就这样成为他们兄弟内斗的牺牲品。
“那也不一定!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时候,看似没有路,但也许拐个弯又是大道了……”他一脸的漫不经心,“你也别太担心,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说着,他安慰似的冲我笑笑,“需要帮忙的话,只管吭声。”
“好的。”我也笑笑,算是领情。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告诉你,你正面临着什么,但从没有人会帮你选择应该走的路。
在把整件事重新梳理之后,我给齐志远回了电话,希望他再给我一些的时间,我要认真准备一下。他沉默了片刻后,提醒我,徐远山这两天就要过来,让我跟尽量和他搞好关系。我明白他的意思,很自然地请他放心。
我和徐远山曾有过一面之缘,在公司年会上听到过这个名字。印象中那是个中等个头,微胖,圆脸的男人,操着一口方言版普通话,见到人总是乐呵呵的,一脸忠厚的样子。这样一个人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事,着实让我有些意外。然而,我的出现,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意外呢?
徐远山到达办事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接风。虽然相较之下他更显得风尘仆仆,但“宣示主权”却是刻不容缓。饭桌上,他给我了我超规格的礼遇,一句一个“丁助理”,然后就是左一句抱歉,右一句怠慢,说的我反倒觉得自己像是在主人不在的情况下私闯了别人的禁地。
“丁助理,真是不知道您要来……临出发前才接到齐总的电话,说您已经到这边了,还说您是头一次出远门,请我多多关照……你瞅瞅齐总这话说的,进了银雪的门,咱不都是一家人吗,还客气个啥,虽然咱是个粗人,但也知道这该尽这地主之谊,是不是?”徐远山满面笑容的说道,“只是,这原本该我先到,帮着您张罗打点一切的,没曾想,您到赶在我前面了,也不知道李伟这小子懂不懂这待客之道,有没有怠慢您?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望丁助理海涵……”
“徐经理,您这就见外了,不是?!你刚不是说,进了银雪的门,就是一家人,这一家人,哪用得着这么客气啊?倒是我这不请自来的,给您和李伟倒平添了不少困扰……”
“哪里,哪里……丁助理这又说的是况外话了,公司安排人来指导我们成都片区的工作,我们正求之不得呢,哪里会有困扰,是高兴,高兴还来不及呢……”我的话还没说完,徐远山却接过了话茬,继续道,“丁助理,不瞒您说,这成都片区离家几千里地,人生地不熟的,我们三个人撇家舍业地这苦撑苦熬,也实在是不容易,我们也希望公司能派个人过来,好好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让老总们也知道知道我们的辛苦,不要以为我们拿着公司的钱过来游山玩水来了……”他说着,脸上竟也带出了一丝委屈。
“徐经理,您可千万别这样想。公司上下,谁不知道,您这个片区是离家最远的,最辛苦的,去年这大半年,你就回过一次家,连嫂子生孩子都没能赶回去,这银雪公司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佩服你的为人和对公司的忠心的,你要是这样想,哪可真的冤枉我们大家了!”
听到我的话,徐远山的眼睛突然一亮,一丝难以掩示的喜悦,爬上了他的眼角眉梢。“过奖了,过奖了,丁助理,没想到您还真是我的知音啊,在银雪公司,别的咱不说,能配得上这”忠心“二字的非我徐远山莫属……”
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在我的一番恭维之下,借着酒劲徐远山一阵海侃,内容全是他如何历尽艰辛为公司开疆拓土,如何对公司赤胆忠心。而我始终面带微笑,做出认真聆听的样子,并时不时点头或发声表示惊讶和赞赏。一顿饭吃下来,只感觉自己的苹果肌又酸又困,下半张脸都硬了。
在与徐远山第一次短兵相接之后,我发现事情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简单,那看似敦厚的表相下是一张老于世故的嘴脸。所以,我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
因为喝了酒的缘故,第二天早上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醒得那么早,但房间外传来的脚步声和说话还是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听到徐远山分别给李伟和小邢(跟着他一起回来的业务员)安排工作,大意是让李伟陪着我去市里的几个有名的旅游景点转转,中午就不用回来了;他要带着小邢去几个大的连锁超市了解一下产品销售情况。随后,便是一连串的开门关门声,屋子里瞬时静了下来。看样子,徐远山是不想让我了解成都片区的真实情况,故意找理由把我支开。但是,有一点他应该心里清楚,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作为销售总监助理,我是带着任务来的,有些事他想捂肯定是捂不住的,除非……想到这儿,我不禁失笑,其实跟聪明人打交道并不是件难事,但难就难在,要弄清楚对方到底够不够聪明。既然人家徐经理有心做初一,那我何不顺道把十五做了,这样里子面子都有了。想到这儿,我便很惬意地翻了个身,继续梦我的周公去了。
一觉起来已是日上三杆。客厅里静悄悄的,李伟也不见了踪影。正纳闷呢,就听见钥匙在锁孔里转动的声音,随后李伟推门进来,看到我正站在屋子中央发呆,便笑着打招呼,“起来了,我给你卖了早点,鲜肉包子还有白粥。吃完,我带你到武侯祠转转……”“徐经理他们呢?”我弱弱地问道。“他们,去善后了……”他的脸上掠过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不用管他们,徐远山把你安排给我了,我今天的任务就是把你陪好,陪吃、陪喝、陪玩,当然特殊服务也可以,不过要另外付费的噢!”他一脸邪恶的笑容。“嘁,小屁孩一个,还敢在姐姐我跟前说怪话儿,也不照照镜子看看你嘴边的毛长全了没?!”他本来是在开玩笑,想在嘴头子上讨个便宜,没想到我竟然毫不配合,一句话把他顶了个大红脸:“诶,不带这么欺负人的,什么小屁孩儿,我虽然没你年纪大,但好歹也是个爷们儿……”他慌不迭地辩解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黄口小儿一个,就不要再硬撑大瓣蒜了……”看着他又羞又恼的样子,不觉好笑,忍不住想逗他一下。“你……”“你什么,你!要叫姐,知道不?少废话,姐饿了!吃的拿来……”他刚要开口被我一阵疯堵,只得瞠目结舌怔在一边。“诶,说你呢,愣着干吗?不是有早饭嘛,拿过来呀!”他这才回过神,沮丧地把手中早点放在了我面前的桌子上,嘟囔道:“女人难道都是这么善变吗?前一秒还是天使,后一秒就变巫婆……”我假装没听见,拿起包子开始大吃大嚼……
成都武侯祠和我想像中不大一样,原以为名曰“武侯祠”一定是为纪念诸葛亮的,去了才知道,原来刘备和诸葛亮被“一锅烩”了。几座红墙灰瓦的古旧建筑掩映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层层递进的院落中的门楼、碑碣、匾联,皆出自历代名家之手。最吸引人眼球的要算岳武穆手书的诸葛武侯的千古名篇前后《出师表》的碑刻。字迹飘逸灵动,如行运流水,又遒劲郁勃,似电掣雷奔,写得人挥洒自如,看得人酣畅淋漓。碑刻正对的大门匾额上书“汉昭烈庙”四个大字。过了二门先看到的是刘备殿,刘备锦衣端坐,神态自若,陪祀一旁的是他的孙子刘谌,却不见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侧偏殿中,一边是关羽父子和周仓,另一边则张飞祖孙三代,武将们个个气宇轩昂,神色刚毅。刘备殿后,是一座过厅,挂有“武侯祠”匾额,正殿上,诸葛亮羽扇纶巾,一脸运筹帷幄的神态,左右两侧相祀的是他的子孙。一抬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千古名句正镌刻在乌木顶梁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