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真派传人 > 第三章、上学

第三章、上学(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异世之掠夺 鬼宿舍:东11幢 重生修道者 女配之角色扮演 治愈砖家 离婚夫妻 孤有话说 剪时光 重生之大牌明星 帝国的萌宠

学武需要时间,所以后来称为“功夫”。师父教一套功法,需要几天时间,但徒弟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领悟,所以小明每天都要重复练习。这个冬天,小明从比划动作,到气、力、神合一,不停的练、慢慢的悟,很多东西要练到一定程度,才能领悟到一些东西。不练到那个程度,根本领悟不到。老金给的正是这段时间,同时也考验一下肇明的自制力,看他在没有师父监督的情况下是否能始终如一。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老金回来了。考察一下肇明的进展,知道这个冬天他没有偷懒,虽然心中喜悦,但是表面不动声色,继续严格指导。

妈妈告诉肇明,他要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肇明满心欢喜,期待着一个小妹妹的到来。

夏天到了,妈妈生了一个小弟弟,顺着肇明排下来,取名肇亮。小明见到弟弟粉嫩可爱的模样,忘了自己盼望的是妹妹,喜欢的不得了,总去逗他。爷爷奶奶喜欢男孩,又有了小孙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忙碌了很多。秋天来临,7岁的小明该上学了。因为本村没有小学,大人又都忙,所以全村的孩子由大孩子带着一起走,互相照应。这样一来,肇明练武的时间少了很多,但是他晚上练得更勤奋了。

老金还是住在肇家,师徒二人避开众人,教授武功。这样过了4、5年,肇明已经能将明真拳练得精熟,老金开始教授明德拳。道家功夫是内外兼修的,“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血运行,“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学到明德拳的时候,同时要修炼内功,需要盘腿打坐,静心养性。小孩子本性单纯,加之肇明比别的小孩更少杂念,很快就能静下来,非常难得。老金边指导边告诉他:“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武功也是如此,人的道德符合了天道,人体才能与宇宙贯通,能量才会源源不断。”肇明似懂非懂,但是将这个道理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肇明虽然悟性好,毕竟是小孩儿,所以老金也会讲其他门派的故事。

肇明从老金那里,知道张三丰是明朝武当道士,相貌雄伟特异,不论寒暑只穿一件道袍、一件蓑衣;有时一餐吃很多,有时几天才吃一餐。读书过目不忘,日行千里,出没无常。张三丰北赴汴京途中的一个夜晚,梦见真武神君降临,向他传授拳法。次日黎明,张三丰被一群拦路抢劫的强盗围住,便运用神授拳技打败了这群强盗。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太极拳,原本十三式。太极拳自张三丰传出后,到清朝分流,形成现在的以陈、杨、武、吴、孙、赵堡、八卦太极等各派,拳架风格各个门派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古时道士学道,往往伴以练习武功,张三丰集其大成,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发展,武当武术的影响已经波及世界。

而少林武术的起源,当推禅宗始祖达摩。达摩是天竺僧人,南朝时来到中国,具有大神通,曾经折一只芦苇渡江北上洛阳,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十八罗汉拳。《易筋经》留存少林,为镇寺之宝,后世僧人由此创七十二绝技。隋朝末年,少林十三棍僧帮助唐太宗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少林武术名动天下。少林拳和少林棍在武术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千佛殿是当年少林寺的练功房,现在还留有当年僧人练功踏踩的脚印。

所以,无论是武当武功还是少林武功,都源自修炼。

老金还经常给肇明讲本门历任传人的真事。例如肇明的师爷喜欢游历大川幽谷,一路上奇事极多。有一次,遇见一个彪悍的匪首,上来就打。但是无论怎么打都打不到;就改用脚踢,还是无法碰到师爷的身体。最后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气得哇哇大叫。这时师爷说:“你把衣服脱下来。”那人不明所以,他的喽罗小声说:“大哥,你后背上有两个脚印、屁股上有两个脚印。”匪首脱下一看,真的四个脚印,自己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马上跪下磕头,感谢不杀之恩。这时师爷早已哈哈大笑着走远了。

过去人比武比现在精彩得多。一次师爷到一个山东武林高手家里做客,赶上一个人来踢馆。那人上来就拆房子、拆墙,师爷让朋友将他带进客厅,取出两只玻璃杯,倒满水。那人上来一只手用力一握,杯子碎了,水洒一地。师爷微微一笑,将手掌平放在杯口上,向上一提,高过头顶,杯子里的水跟着上来,再向下一落,水又回到杯子里,一滴没撒。踢馆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这一次较量,胜负分明。师爷具有高深的内家功夫,现在也叫气功。其实练的就是能量,身体的经络气血都要运行的非常完好,达到很高的境界。听得肇明目瞪口呆,对师爷佩服至极,暗下决心,一定苦练武功,也达到这种水平。老金告诉他,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大脑思维要入静,使内在的思维、人体的能量,气和外界身体的运行合而为一,此时能量很高,从而达到出神入化。也就是说,每个宗师都要找到使内心平静的方式。

老金告诉他:真正的武德是每个人内心深处自我的提高、自我的涵养和修炼,会通过一言一行表现出来,所以要时时处处严格的约束自己。道德对于习武之人是极为重要的,是贯穿武术、气功、中医养生的根本基础。如果只是练习打架,那不能算中国武术。在古代,各行各业都讲静心调息,去体认各自之道。道家对宇宙的认识,终极为无,古人之为人处事,讲清净、无为、寡欲,终生都在体认那个空无,以达更高境界。个人以修养来论,讲食疗、采药、调息、静心、手法、心法。境界低者强身健体,境界高者延年益寿,境界再高者达到天人合一。

道家功夫中包含着易经、八卦、五行生克的道理,老金在教授武功的同时,将这些理论也教给小明。他一直口传身授,因为在特殊时期中,老金的师父为防止拳谱被毁,将拳谱藏到贵州的深山之中,一直没有取出,他教老金时就是这样教的。

老金一直很遗憾,说仅仅学到师父的一半本事。因为他的师父不但武功高强,而且是很厉害的中医,但是自己只喜欢练武,对中医不感兴趣,后来师父在山东又收了一个徒弟,这个徒弟却是只精通医学,武功不会。老金每年冬天去山东,一来会会师弟,二来找寻师父的下落,可是多年来都没见到过师父。

又过了3年,老金将伏魔掌和混元剑也传给肇明。伏魔掌是高层次的功法,练习时要求心思纯正,这样才会威力无穷。肇明基础打的好,所以学的很快。

但是练武容易修心难,尤其当别人已不是对手而自己又不能还手的时候。孩子嘛,到一起就会打打闹闹,有的孩子就喜欢欺负人。小学体育课上,老师教体操,肇明动作最协调,老师总表扬他、批评调皮的男孩。几个男孩很妒忌,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拦住肇明,二话不说就开打。肇明想起师父的教导,没有还手。但是他自幼习武,摔摔打打惯了,知道如何躲闪和保护,所以身体无大碍。只是心里很委屈。怕父母担心,回家后什么也没说。哪知道,几个男孩以为肇明怕了,连续几天都在放学路上打他。肇明本是好脾气的人,也有点愤怒了。

有一天,老金板起脸问肇明:“今天你用武术了?”肇明乖乖承认说:“同学打我,几个人打我一个。开始我没理,可他们还打我,我就把一个带头儿的手拨开,没有让他受伤,我没还手,用防的。师父,我错了。”老金点头道:“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有武功动手伤人,不到生死关头、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显露功夫,知道吗?”肇明说:“师父,我记住了。”从此以后,肇明更加深藏不露,除了家里人,连亲戚都不知道他在练武。

那次之后,几个孩子感到肇明手很有力,不敢再打他了。

肇明的爷爷眼见孙子身体棒棒的,从不生病;接人待物谦虚礼让、尊敬长辈;干活勤快能吃苦,经常掩饰不住的笑。他知道现在小孩子都爱看打打杀杀的电影电视,而肇明竟然不为所动,除了上学就是一心练武,不看电视也不打游戏,心态平和,能分清是非,对孙子越来越放心。看来传统武术中的武德和文化内涵,真的引导孩子步入了正轨。

在学校里肇明不是尖子生,却也是令老师省心的乖学生。

肇明对学习不甚用功,练武却极勤奋。小院子已经不够用了,肇明经常去一座大山,登到山顶练武。这座山很高,平时人迹罕至,是一个练武的好地方。无论严寒酷暑、风吹日晒,肇明勤练不辍。

转眼10年过去了,肇明16岁,初中毕业了。在学校,肇明不是用功的学生,他尤其不喜欢历史和政治课。他喜欢学习语文,他的语文老师是班主任,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毕业。这个老师讲课之余,给学生们讲《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启蒙读物,也讲《三国演义》、岳家军和杨家将的故事,肇明很喜欢听。而且这些与老金教的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肇明的古文很好,繁体字认识不少。

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每年的医药费是一大笔开销,农村人没有医疗保险,家里有病人就更加困难。父母要照顾老人、小孩,不能出去打工。在农村,如果光靠种地,即使每日勤奋劳动也没有多少收入,所以生活水平总不见提高。

于是,肇明初中毕业后的暑假,辞别师父和家人,跟随姑父来到省城卖水果。两人总是像其他小贩一样被城管驱逐、追打,有人报警,派出所警察也不肯出警。

这一天,肇明一个人出摊卖水果又遇到城管,没想到被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救了。

目 录
新书推荐: 吃瓜千年,我成了路人真仙 洪流:华夏的史诗 这个快递员,三界抢着要 病弱美人?修仙界第一女魔头! 曹贼,还我大汉江山 退婚圣女?反手封圣大乔小乔 一夜练成至尊法,你说这是废材? 被家族抛弃后,我却捡垃圾成女帝 苟在修仙世界练武长生 末世重生夺取异能,我独断万古万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