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第35章(1 / 1)
醒来了。
齐远帮她擦了擦脸,照顾她吃饭,给她转述了医生的话。
顿了顿,他踌躇着开口:“妈,昨晚晨姗在这儿守了一夜,整晚都没睡。”
郑筱琴喝汤的动作停了停,没说话。
齐远暗暗叹口气,想让母亲转变态度,并不容易。
作者有话要说:
☆、第45章
郑筱琴的身体已经好转,再次做了全面检查,已无大碍,还有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齐远之前跟公司申请推后两天回去报道,人事部最后还是批准了,在医院里又守了几天,直到走的那天确定母亲病情已经稳定下来,才放心地回公司报道。
张晨姗天天都来医院送饭,有时候待一晚上,换齐远休息。齐远一开始不同意,但张晨姗坚持,他也拿她没办法。
每次张晨姗来的时候,恰巧郑筱琴都在睡觉,所以两人并没有正面接触。
齐远走后第一天晚上,张晨姗独自守在病房里。
郑筱琴从下午吃过饭就一直睡着。
张晨姗并不去打扰她,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书。
夜里困了,她躺在另一张空床上谁去。现在虽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盯着郑筱琴,但她身子还比较虚,晚上还会打吊瓶,怕她起夜不方便,也为了帮她及时通知护士换药,因此,张晨姗才不得不继续守夜。
睡到半夜的时候,张晨姗在睡梦中迷迷糊糊地感觉到房间里有人走动,她本能地睁开眼睛,朝郑筱琴床上望去,却只看到一个空空的被窝,床上的人不见了。
她立即起身下床,出去寻找。
走廊里空荡荡的,不见人影。她走到护士值班台,本来想向护士打听下郑筱琴的寻踪,看到一个年轻的女护士正在打盹儿,估计她也不可能看到什么,只好放弃。
张晨姗焦急地站在走廊里思考着。
会不会去洗手间了?
正想着,就听到右边走廊尽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她连忙转过头,看见一个人影从洗手间出来,上前几步,仔细一看,果然是郑筱琴。
张晨姗松了口气,立刻迎上去。
郑筱琴一手扶墙,一手举着吊瓶,缓慢地挪动着脚步。
张晨姗见状,走到她身边伸手扶她:“阿姨,我来帮你拿吊瓶吧。”
郑筱琴不说话,举着吊瓶的手躲闪开。
张晨姗的手摸了个空,她也不在意,只是默默地跟在后面,以防郑筱琴万一有个趔趄什么的,好及时去扶她。
好不容易走回房间,看着郑筱琴自个儿上了床,张晨姗帮她挂好吊瓶,掖好被角,等她渐渐睡熟了,才暗暗叹口气。
她能感觉得到,阿姨对她还是很排斥。
早就料到会是这种结果,张晨姗并不介意。为了齐远,这些都无所谓了。
.
第二天一早,张晨姗买了早点就去上班了,心里还惦记着今天郑筱琴要出院,下午还得请假,过来给她办出院手续。
等她下午赶到医院的时候,谁知郑筱琴已经自己办了出院手续回家了,还让护士给她带话,说不用再去看她。
“她什么时候走的?”张晨姗问护士。
“刚走不久。”护士看了看表,“没5分钟。”
“谢谢。”张晨姗立刻追出去。
就算郑筱琴不让她去看她,她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
张晨姗跑到大门口时,刚好看到郑筱琴踏上一辆出租车。
“阿姨!”喊了两声,郑筱琴没听到。
她急忙也拦下一辆车,跟着前面的出租车走。
到了郑筱琴家,张晨姗看着她从出租车上下来,上了楼。
“你下不下车?”司机问她。
张晨姗犹豫了下,摇摇头:“算了,不下了。”
既然阿姨不想让她去找她,她就不去了,只要确定她安全回到家就好。
给司机报了老妈家地址,汽车驶离了郑筱琴住的小区。
……………………………………………
很快地,迎来了中国的农历新年。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子人在一起吃着年夜饭。
饭桌上,几乎所有的亲戚都在问张晨姗那个年年都会提的问题。
“晨姗呀,你到底要等到啥时候才结婚啊?”大姑妈先起的头。
“是呀,今年还没苗头吗?”二姑妈接着问。
张晨姗默默地摇摇头,没心没肺地夹起一根香肠喂进嘴里。
“不是听说你妈给你安排了好几个相亲吗?都没合适的吗?”三姑继续问。
张晨姗顿了顿,不知道该点头还是该摇头。
二表姐侯夏就坐在旁边,暧昧地凑近她,悄声问:“你和齐远怎么样了?把他追到手了吗?”
张晨姗害羞地点点头,低低地“嗯”了声。
侯夏吃惊地瞪大眼:“你们俩成了?什么时候。”
张晨姗怕被其他人听到,拉着侯夏来到阳台,一五一十地把她和齐远的事都说了出来。
“行啊你,看不出来,你居然真的把他弄到手了!”侯夏拍拍她的肩膀,问,“那你们有没有更进一步的打算?我是说,结婚。”
张晨姗点头:“他已经说了要娶我。”
“那什么时候娶?你们什么时候结婚?过年怎么不把他带过来?”侯夏一口气问了好几个问题。
张晨姗道:“具体时间还没说,主要是他妈现在还不能接受我,所以可能还要过段时间吧。”
“哎,婆婆妈什么的,确实比较难伺候,实在不行你们先领证嘛。”
张晨姗叹口气:“他妈要是不同意,我妈也不会允许我们结婚的,因为怕我婚后受委屈。”
“也是。”侯夏点点头,顿了顿说,“一会儿把齐远叫出来,坐一块儿聊聊。”
“他都没回来,刚通过考察期,最近又是新年,一直有航班要飞,很忙的。”
侯夏刚要开口抱怨,齐远的电话就打来了。
张晨姗笑着接通:“正在说你呢,你电话就来了。”
“说我什么?”齐远问,“和谁?”
“和我表姐,侯夏。我给她说了我们俩的事。”
“哦?她怎么说?”
张晨姗望了侯夏一眼:“她说让我把你带来聊聊,我说你还没回来。”
“是啊,最近太忙,又不能调班,过年不能回去陪你,你不会生气吧?”
张晨姗笑着说:“当然不会。”
外面有人开始放炮,炮声陆陆续续响起,一时间,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齐远不知在电话里说了句什么,张晨姗没听清。
“你说什么?”她探头看了看,其他屋都有人,没办法换地方。
齐远似乎也听到了炮声,没再说话。
过了几分钟,炮声渐渐小了。
张晨姗又问了一遍:“你刚才说什么?我没听到。”
“我说……”齐远顿了顿,道:“等我下次回去,我们就结婚吧。”
他的话音和炮声一起停止。
世界仿佛在这一刻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听得到张晨姗扑通扑通直跳的心跳声。
虽然刚才还是有点吵,但张晨姗却一字不落地都听进了耳里。
齐远说,等他下次回来,他们就结婚。
“好。”片刻后,张晨姗轻声回答。
.
挂断电话,齐远又看了看手里拿着的许愿牌。
他今天又飞的丽江,上次飞这边时,还恰巧碰到了张晨姗。那次他俩才见第二次面。
那个时候,他和她仅仅是相识,连朋友都算不上,遇上了只当是巧合,压根没想到会和她有什么发展。
现在想想,原来一切都是缘分。他会和她在此相遇,也许就是冥冥之中安排好了的。
大年三十晚上,古城里反而比以往清净一些。吃过了晚饭,独自出来散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大水车旁挂许愿牌的地方。
他闲得无聊,一个一个翻看着牌子上的留言。经过一棵大树旁,随手抓住一个挂在树上的牌子,待看清上面的字迹,整个人愣在原地,呼吸倏地狠狠地一窒,紧接着,像被一道闪电由头至脚灌顶而入,浑身都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
许愿牌上写着六个字,字迹娟秀清新,和上次张晨姗在丽江给他的那个蓝色木牌上的字迹一模一样。
那六个字分别是——齐远,我喜欢你。
不会错的,这个牌子是写给他的。
看着这熟悉的字迹,齐远鼻头蓦地一酸,眼眶湿润了。
原来那个时候,你就已经深深地喜欢上我了,而我却不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第46章
往年,张晨姗是最喜欢过年的。她们那儿有个规定,只要女孩子未嫁人,不管多大年龄,过年串门子走亲戚,长辈们都要给红包,直到结完婚的第二年才停止发红包。
可是今年春节,她开始觉得无聊,觉得累。除了每天不停地走亲访友外,似乎也没别的事了。尤其是拿红包的时候还要被催婚,她都快被烦死。
最最主要的原因,是齐远不在身边,因此无论去哪里,无论做什么事,都有种心里空荡荡的感觉。
晚上一回家,张晨姗就把自己甩在床上,一阵酸困疲乏的感觉立即袭遍全身。
一天又过去了。
她伸手将床头的台历拿过来。
齐远说他大概在2月26号那天回来,一回来就去领证。
2月26号……离今天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
好漫长。别说是半个月,她连一天都觉得是折磨。
不过,想到齐远回来的那天,就是他俩领证的日子,顿时觉得这种漫长的等待也是一种幸福。
那一天,她要穿什么样的衣服去和他领证呢?
结婚证上的照片可是要留一辈子的,她得好好打扮一下才是。
想到这里,张晨姗一扫刚才的苦闷,乐呵呵地起身,开始在衣柜里挑选衣服。
虽然……还有半个多月才见面。
.
2月26号那天,张晨姗专门请了一天假,就在家里等待着齐远的电话。
“为了等他回来,专门请个假。至于吗?”老妈斜眼看她。
“齐远说了,他一回来,咱俩就去领证。”张晨姗甜蜜地说,“他应该早上就到了,最迟中午到,这样的话,我们下午就可以去民政局了。”
老妈不再说话。
直到下午4点多,齐远都还没和张晨姗联系。
老妈看看表,说:“都下午4点了,民政局都要下班了,他还没回来。我看你们今天领不成证了。”
张晨姗皱眉看她一眼:“他那边可能临时有事耽搁了。今天领不成就明天去,反正只要他能回来就行。”
虽这么说着,她心里却渐渐不安起来。
万一……他今天回不来了呢?
没关系的,就算今天回不来,还有明天、后天……
他总有一天要回来的。
想了想,她给齐远发了条短信:什么时候回来?我去机场接你。
那边一直没回。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晨姗一直等到了晚上7点。
怎么回事?
难道是飞机晚点了?
她想给齐远打个电话,又怕打扰到他工作,最后还是放弃了。
老妈叹口气:“估计今天回不来了。”
张晨姗不说话,心里却焦急得犹如万只蚂蚁在她心口处啃食一般。
就在此时,手机终于响了。
张晨姗激动地拿起来一看,竟然是贝贝。
怎么是她?不是齐远?
刚升起的狂喜瞬间转换成浓浓的失落。
“喂。”张晨姗失望地接通。
“喂?你在看电视吗?”贝贝的声音